利奥波德·冯·兰克

✍ dations ◷ 2025-10-29 05:05:20 #1795年出生,1886年逝世,德国历史学家,柏林洪堡大学教师,莱比锡大学校友,图林根人

利奥波德·冯·兰克(德语: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2月21日-1886年5月23日),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侯国维黑,死于德意志帝国柏林,十九世纪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他主张研究历史必须基于客观地搜集研读档案资料之后,如实地呈现历史的原貌,他的这种史学主张,被称作兰克史学,对后来东西方史学都有重大的影响。

兰克认为历史必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价值判断,以客观的态度去撰写“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他说:“历史学在每一桩存在之中都识别出无限的东西,在每种情况中,每种生存中,都有出自上帝的永恒。”简言之,历史家是“上帝之手”,而这种观念被称作“历史主义”,它被视为是思想上的进步,它的出现不仅仅限于历史理论,更是结合社会、政治秩序的人生哲学。

兰克又有“科学的历史之父”之称,其所谓的科学亦是个误会,因“科学”一词在欧陆乃泛指任何学科的有系统求知,重点是系统与方法,兰克所谓“历史科学”(Geschichtswissenschaft)是为此意,然而在英、美及中国,科学乃指自然科学,故傅斯年才言要把历史学建设的和生物学、地质学同样,后来历史学受社会科学所影响,也崇尚将成果列成“科学报告”,然这些皆非兰克所乐见的,他所谓科学的历史无非是强调信史,信史是建立在严格的学术基础上,换言之,历史非仅止于史料之搜集,更须详加考定整理,此即有赖于科学系统。且历史本就是有个体与个性的,兰克仅是希望将历史学提升至等同科学的地位,绝无意将历史学变成科学。

兰克成名极早,在处女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时即一鸣惊人,但此书中他所依赖的史料多为已出版的资料,后来他一改其行,大量使用档案等原始史料,还大叹“资料无限而人生苦短”(the material is unlimited,the man small in comparison,and time short)。《奥图曼与西班牙王国史》即是他利用柏林图书馆中的十六世纪南欧诸国史料编汇而成,《教皇史》则是使用意大利档案库的教会资料。依兰克而言,只有使用经过严格批判后而认定的史料才是言而有征的史书,不过因其在《拉丁与条顿民族史》的序言中曾写道:“历史要写得像过去发生之事一样真实。”此后来成为学界的名言,但此言系经由德文译成英文,之后再转译成中文时,因语言的隔阂,而产生的不同的解读,重视原始史料的初衷反被曲解成“史学即史料学”。

因兰克治史强调客观与材料,以致他的史学被简约为史学方法论,但强调的客观不是指撰写历史时不加裁断与解释,以免有主观的意识掺于其中,而是不以今人偏见来衡量史事,即历史不为道德、宗教、哲学等学作嫁衣裳,虽他本人也未能达到此标准,不过亦可得知历史家系因先有主观才会有客观与公心。其史学会被简约成史学方法论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首先是因伯伦汉(Ernst Bernheim)于1889年出版《史学方法论》(Lehrbuch der historischen Methoden),内容提倡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史料的批判等,他自称其方法是受到兰克的启发,更甚于兰克的是他对历史学科学化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认为经由考证与原始史料,历史便能达到高度的客观,兰克的史学经由伯伦汉的发扬后,就被简约成方法论了。

第二点,在兰克之后,科学实证主义发展日益蓬勃,“兰克学派”的成员如英国著名史家阿克顿勋爵等人,亦不免刻意淡化兰克史学中宗教色彩,而仅强调兰克的科学性。可是兰克并非科学实证派,实证仅是其史学的一部分,他本人的信念深扎于基督教义中,相信历史是由神创造,历史背后有一精神力量,他称之为“理念”(Ideanlehre),“理念”是源自于上帝意志,而历史家是在神的旨意下而客观,故他自言:“神在人心,人在神中,知识不过是道出存在我心之神。”无怪乎研究启蒙运动的德裔美籍学者彼得·盖伊直言:“假如阿克顿在兰克的著作中找不到兰克的影子,那他一定没读懂兰克。”

最后一个原因是“历史主义”的式微,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文化性格,历史经验会依文化性格而由所改变,换言之,所有人类的组织都来自于历史过程,故必须从此过程中去理解历史的本质,在科学思潮的冲击下,重视的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法则,兰克原本强调的特性,随着历史主义的式微也被淡化了。

兰克继承了修昔底德的传统,讲究求真与叙事,他曾言:“历史是艺术亦是科学”(history is at once art and science)。认为历史乃是真实呈现具体的人事,须掌握历史人物才能说明完整的故事,他的写作从容流畅,可见他虽强调求真,却未尝抛弃叙事,说兰克重分析抛叙事,乃又是一大误解。

兰克学派代表的是追求历史上客观的事实,他说:“到底发生了什么?”“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表示历史家不应有主观的判断,这个说法提出来了,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在美国、英国、法国,很多人都顺着这条路走,后来都成了科学史学(scientific history)的宣传者。中国的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等亦受到的重大影响。

余英时认为在近代中国,很快的也引进了兰克的方法,其因如下:
其一,有乾嘉学派的底子。其二,确实需要客观的史学,因为在中国以前的史学是一种褒贬式(praise and blame)的史学。
由此,中国史学就以科学史学作为一个模范,最典型的就是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的英文是History and Philology,明显是受到兰克的影响,这是因为傅斯年曾在德国留学,受了当时把历史和语言打成一片的风气感染。基本上这样应是不错,但很多人批评他,因为走到了极端,太重视小问题,反而忽略的大问题。不过就兰克来说,并没有这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像有人说柏拉图不是柏拉图主义者一样。大致上,因为傅斯年推广的结果,有了几个重要的影响:

相关

  • 手技疗法操作治疗学(英语:Manual therapy,manipulative therapy,或manual & manipulative therapy),又称手法治疗、徒手治疗、手技疗法,一种由物理治疗师、按摩师、整脊师与骨疗师所采用的
  • 卡托研究所加图研究所(英语:Cato Institute,又译卡托研究所)是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自由意志主义智库。是美国五大保守派智库之一。研究所自许的任务是要“扩展公共政策辩论的
  • 土卫二极小,但变化很大。土卫二又称为“恩赛勒达斯”(Enceladus),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于1789年为威廉·赫歇尔所发现。在旅行者号于1980年代探测土星之前,人们只知道土卫二是一个被冰覆
  • 劳拉·贝蒂劳拉·贝蒂(1927年5月1日-2004年7月31日),意大利女演员,知名于费里尼、帕索里尼和贝托鲁奇的电影。劳拉生于博洛尼亚,一开始作爵士歌手。她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费里尼的《甜蜜的生
  • 美国司法部美国司法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部,其部门长官享有阁员地位。负责的任务是保障法律的施行,维护美国政府的法律利益和保障法律对美国所有
  • 纽卡斯尔大学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纽卡素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缩写为 UoN),或译纽卡斯尔大学、纽卡素大学等,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素的公立大学,距离悉尼北部约15
  • 台北市大安区金华国民小学台北市立金华国民小学(Taipei Municipal Jin-Hua Elementary School),简称金华国小,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爱国东路79巷11号。成立于1975年8月,以解决当时附近国小人数过多,校舍无
  • 球椅球椅 (Ball Chair),又称作星球椅,由芬兰家俱设计师Eero Aarnio在1963年所设计的现代风格椅子,它因外型超脱而闻名,并且被认为是工业设计的经典之作,后来的版本增加了整体的大小和增
  • A26高速公路 (意大利)A26高速公路(意大利语:Autostrada A24),因当中多为隧道,故俗称隧道之路(意大利语:Autostrada dei Trafori),是意大利一条高速公路,自利古里亚大区首府热那亚至皮德蒙奥索拉河谷的格拉
  • NavisworksNavisworks主要用于建筑行业以扩充3D模型,如:Autodesk Revit、AutoCAD、MicroStation...等,Navisworks允许用户打开和组合3D模型,随时导航它们并使用包括注释在内的一组工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