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含经
✍ dations ◷ 2024-12-22 23:45:17 #阿含经
最初僧伽
├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又译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为部派佛教依循的根本经典,构成了部派佛教时期的经藏,在巴利三藏中称为《尼柯耶》(Nikaya)。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的僧人诵出翻译而来,和皆出自于铜鍱部的巴利经藏有所不同,而是来自于说一切有部、法藏部、大众部等各种不同的佛教部派。此外,还有部分的阿含经保存在藏文大藏经以及残存的梵语手抄本、犍陀罗语手抄本当中。汉译阿含经与南传佛教巴利语记载的《尼柯耶》有对应关系。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其内容多为当时佛陀与门徒、王公及异教人士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梵语及巴利语āgama是来的意思,ā是前置词,有相反的意思;gama是去之意,合起来就是 “来”的意思。因此古译阿含为“趣”与“归”,是“展转传来”,有传授传承的意思。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 :“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 。”《善见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僧肇《长阿含经序》说:“阿含。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无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阿含”或名“阿笈摩”,意为诸佛辗转传来的涅槃之道。《大正藏·阿含部》中载有很多阿含经的单经译本。释迦牟尼佛陀八十岁时于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后于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间般涅槃;摩诃迦叶尊者于佛陀入灭七日在从波婆城(Pāvā)至此的路上闻知此事赶到主持了荼毘。诸律藏记载因有比丘言说在佛陀入灭之后就可无拘无束,摩诃迦叶尊者(Mahā-kāśyapa)遴选五百阿罗汉至王舍城坐雨安居,于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在王舍城毘婆罗山侧七叶窟前兴建的讲堂进行结集,史称“五百结集”或“第一结集”,这是佛教各部派的一致记载,但所传具体过程不尽相同。在第一次结集中,摩诃迦叶尊者位列上座之一主持合诵,优婆离尊者(Upali)诵出律,阿难尊者(Ānanda)诵出释迦牟尼佛所说之“经”(修多罗),分为五大部阿含,形成了各部派所传《阿含经》的共同基础。除杂藏外四部《阿含经》的次序为长、中、杂、增一。另据晚出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其次序为杂、长、中、增一,而《瑜伽师地论》为杂、中、长、增一。还有《增一阿含经·序品》和《大智度论》中的次序为增一、中、长、杂。关于阿含之传承,长部义注序称,第一次结集之后,长部由阿难,中部由舍利弗(请问出处?舍利弗较佛陀早离世),相应部由大迦叶,增支部由阿那律之系统分别传承(北传佛教经论中则似未有类似说法)。另据异部宗轮论、俱舍论卷二十九、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二、成唯识论卷三等之记载,知诸部派所传之阿含互有异同。窥基之著作记载,汉译四阿含与摩诃僧祇律皆为大众部所传。日僧法幢之《俱舍论稽古》卷上以为中阿含及杂阿含是说一切有部所传,增一阿含是大众部所传,长阿含是化地部所传,别译杂阿含是饮光部所传。近现代佛学研究者多主张长阿含出于法藏部、中阿含出于说一切有部、杂阿含出于根本说一切有部、增壹阿含出于大众部末派或不明等说法。虽然佛教学者根据一些线索大致推断出汉译阿含可能所属的部派诵本,蔡耀明批判不该为《阿含经》贴上固着的(fixed)部派归属标签,而应注意诸部派变动不居的历史事实。阿含经是一种言行录的体裁书籍,记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言行,还涉及印度社会风俗等内容。述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轮回、善恶报应等论点。世为部派佛教各部派所宗。南传上座部的巴利文尼柯耶经典,属于分别说系赤铜鍱部的《经藏》(Suttapiṭaka),分为五部:1.《长部》(Dīgha-nikāya); 2.《中部》(Majjhima-nikāya);3.《相应部》(Saṃyutta-nikāya);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 5.《小部》(Khuddaka-nikāya)。其中《小部》的内容,锡兰、缅甸所传的部类,略有出入。汉译的《长阿含经》,与巴利文五部尼柯耶中的《长部》相当。汉译的《中阿含经》,与《中部》相当。汉译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相当;汉译的《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的“有偈品”等相当。汉译的《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相当。汉传的四阿含中,相当于《小部》的杂藏并没有被独立译出,而是分散译出。据考证已知最早的汉译佛经是汉明帝时所译《四十二章经》,其内容是从阿含中节译而成。中国自隋唐以来,学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视其为低下的小乘佛教(Hīnayāna)经典。《阿含经》不受重视束之高阁千年之久,此外学者称其自身的卷帙繁浩、篇章重复、辞语连犿,或译文拙涩、辞义难解等原因导致读者望文生厌。十八世纪末受欧美学者重视《巴利三藏》的影响,《阿含经》重获地位,日本学者甚为重视。近现代佛教史学者重新定位《阿含经》为佛教原始圣典,不再沿用小乘经典称谓。现代研究者在四阿含经中特别推重其中“相应教”部分,即部派时期北方说一切有部所集成的《杂阿含经》和南方分别说部所集成的《相应部》,近现代学者认为作为二者来源的共同原始诵本在第一次集结时就已基本完成;而将《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的正式集成,确立为不晚于佛灭百年后在毘舍离进行的“第二次结集”,此后四部《阿含经》陆续系统地经过整理,进入了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一世纪写成文字。
相关
- 流感快速诊断测试流感快速诊断测试(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简称RIDT)是一个针对流行性感冒的快速诊断测试,是侦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蛋白抗原。一般用的流感快筛可以在三十分钟以内知道
- HDN新生儿溶血症(HDN,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是一种第二型过敏反应,是由于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同而引起的疾病。若母亲体内有对抗胎儿血型的抗体,这些抗体便
- 哲学家哲学家(英语:Philosopher),哲学的研究者,对哲学怀抱兴趣,拥有广泛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特定的哲学问题。根据欧洲哲学传统,哲学家研究的主题包括美学、伦理学、知识论
- 迷迭香迷迭香(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盆地,木本多年生香料植物,野生或种植于白垩土壤中。茎、叶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多年生常绿小灌木。迷迭香的品种依植株的
- 俗名在生物分类中,俗名是指任何非拉丁学名的名称。在同一种语言的俗名中,又分普通名(common name)和别名。普通名是在该语言中被广泛接受使用名称;别名是普通名之外的其他所有俗名
-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也称扫描力显微镜(Scanning Force Microscope,SFM)是一种纳米级高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优于光学衍射极限1000倍。原子力显微镜的前
- 保罗·高更欧仁·亨利·保罗·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
- 隋唐隋唐(581年-907年),是对中国古代的隋朝和唐朝的合称,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是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大统一,有学者认为隋唐宋构
- 曲钦岳曲钦岳(1935年5月21日-),山东牟平人,中国天文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1935年5月生。曾先后就读于烟台经纶街小学、青岛九中、青岛一中。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
- 造成不良影响畸形学(英语:Teratology)是研究生理上发展缺陷的学科。人们常常认为它就是研究人类先天性障碍的,但是其实畸形学的覆盖面比这个广得多。除了先天发育之外,它也研究其他的生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