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侵蚀
✍ dations ◷ 2025-07-14 23:02:03 #侵蚀
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海里。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而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的作用则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进行各项工程建设等等。害处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侵蚀作用的正面作用,如河流将泥沙碎石带入下游,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合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繁衍生存。河水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移动产生动能,对地表进行侵蚀。而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向下侵蚀、向侧侵蚀、向源侵蚀三种。
相关
- 抗生素抗细菌药(英语: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包括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 由微
- 路易斯·巴斯德路易·巴斯德(法语:Louis Pasteu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所形成相互关系。主要有食物的关系,即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关系(包括寄生),以及共栖、共生及对空间和其它生物生存条件等的竞争。
- 苯丙胺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多瑙河地区性家族性肾病多瑙河地区性家族性肾病(Danubian endemic familial nephropathy、DEFN)、也被称为"巴尔干半岛地方性肾病"(Balkan endemic nephropathy、BEN) - 是间质性肾炎的一种形式。
- 可的松可的松(法语:Cortisone),又译作可体松、考的松、俗称皮质素,和皮质醇(氢化可的松)都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中的糖皮质激素,化学学名:17-羟-11脱氢皮质(甾)酮。也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型药
- 伊斯特拉语伊斯特拉语(Istriot)是罗曼语族下属的一个语言,通行于克罗地亚的伊斯特拉半岛地区,特别是罗维尼和沃德年。现在伊斯特拉语的使用者只有约400人,被列为濒危语言。伊斯特拉语曾被视
- B02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B02(抗出血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马克·费尔德曼马克·费尔德曼(波兰语:Marc Feldmann,1944年12月2日-),出生于波兰,英国免疫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费尔德曼曾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和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学院医学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
- 让-保罗·贝尔蒙多让-保罗·贝尔蒙多(法语:Jean-Paul Belmondo,1933年4月9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纳伊,法国电影演员,动作片演员;父亲是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贝尔蒙多,早年多拍摄文艺片,于1960年担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