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侵蚀
✍ dations ◷ 2025-08-29 03:52:12 #侵蚀
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海里。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而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的作用则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进行各项工程建设等等。害处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侵蚀作用的正面作用,如河流将泥沙碎石带入下游,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合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繁衍生存。河水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移动产生动能,对地表进行侵蚀。而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向下侵蚀、向侧侵蚀、向源侵蚀三种。
相关
- 球菌球菌(拉丁语:coccus,复数cocci)是一类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细菌。根据排列方式的不同,球菌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等。细菌疾病 · 科
- 食品工业食品产业是全球不同行业的综合体,这些产业提供了由世界人口消费的食物能量的。只有那些自给自足型农业可以被认为不在现代食品产业之内。食品产业包括:依据2009年2月28日第十
- 巴氏涂片检查巴氏涂片检查(英语:Papanicolaou test,简称Pap test),在港澳地区称为柏氏抹片检查,是一种子宫颈医学诊断方法,用于检查子宫颈癌等疾病。巴氏涂片检查的方式是,首先取得少量子宫颈细
- 一元谓词演算在逻辑中,一元谓词演算是所有谓词字母都是一元(就是只接受一个参数)并且没有函数字母的谓词演算。所有原子公式都有形式 P ( x
- 鞘脂类代谢鞘脂(英文:Sphingolipids或glycosylceramides),是一种含有鞘氨醇碱的骨架的脂类,是脂肪族胺醇包含鞘氨醇。他们在1870年代的脑部提取物被发现和神话斯芬克斯来命名。医学导航:遗传
- 整数N ⊆ Z ⊆ Q ⊆ R ⊆
- 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英语: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是一种催化甲硫氨酸与ATP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生态系统列表下列为地球主要拥有的几个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潮间带、近海区以及远洋区。潮间带位于近海区域内,阳光充足,且有陆地上冲刷下来的营养物质,故生物种类繁多。近海区又称
- 赤道隆起赤道隆起(英语:Equatorial bulge)是指行星在赤道和在两极上测得的直径差,由行星在自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造成,使星球形成一个扁球体而不是球体。
- 28S28S rRNA(rRNA意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是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核糖体RNA,是所有真核细胞都会含有的化学组分之一。28S rRNA和原核生物的23S rRNA具有同源性。编码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