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

✍ dations ◷ 2025-04-26 17:23:55 #二人台

二人台,又名二人班、打玩意儿,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使用晋语表演,其流行地区主要是山西省、河套地区及其周边晋语使用地区。

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地区等四省区,在宁夏部分地区也有表演。

清朝后期,山西北部的农民为了逃荒西出塞外,远赴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更遥远的地区垦荒、挖煤、拉骆驼、做小生意。这种行为被称为“走西口”。这些人把山西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打坐腔、转火龙等民间艺术形式带到塞外,加上内蒙古民歌的音乐和戏剧的化妆,形成了二人台这个艺术形式。也有说法认为二人台源自宋代初年的“舞鞭”,源自清康熙年间流入张家口地区的垦荒移民带来的民歌,或者明朝末年就已经形成于内蒙古土默川地区。

民国初年,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分角色化妆演唱,把二人台艺术带进了河套地区。1931年后,计子玉、樊六的二人台小班在河套地区表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巴彦淖尔盟地区共有二人台职业小班20至30个。

和源于山西忻州市河曲县流行于呼和浩特以西的“西路二人台”交相辉映的是源于河北张家口地区尚义县,以康保县、张北县等地为流传中心的“东路二人台”,又称“坝上二人台”、“张家口二人台”、“河北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唱念用张家口及坝上地区方言,平声不分阴阳,有入声字,这是与西路二人台的重要区别。

二人台故名思意,就是两个人一台戏,表演以两个人说唱为主,有一生一旦、一丑一旦、两小旦等,但都是两个人出场。内容多为喜剧。

二人台使用的语言是晋语。有些戏如《什可拉奔花》、《海莲花》等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唱。

二人台服装和化妆仿效晋剧,道具包括长绸、扇子、手帕、霸王鞭等。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扬琴、四胡、“四块瓦”(两对竹板)等。

二人台和众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当代日益失去影响力。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当地的政府试图对二人台进行扶植。

2004年5月四省联合举办了“二人台”大赛。同年四省拍摄了12集大型电视文化纪实片《魂牵梦绕二人台》。

二人台的传统曲目中有不少以“打”字开头的曲目,故而得名“打玩意儿”。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200多个。

1949年之后,有大量新曲目出现,但传统曲目仍然占据主要市场。

相关

  • 贝克每松贝克每松(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是一种类固醇类药物,为一种糖皮质素,常见商品名为Qvar。 此药物作为吸入器的药粉、乳霜、药片以及鼻喷剂。 吸入器药粉常用于治疗长期的气
  • 阿拉伯糖阿拉伯糖,又称树胶醛糖、果胶糖,是一种戊醛糖:含有5个碳原子并且带有醛基的单糖。分子式C5H10O5,分子量150.131。阿拉伯糖因最早分离自阿拉伯胶中而得名。阿拉伯糖有8种立体异构
  • 国际跨性别纪念日跨性别追悼日(英语:Transgender Day of Remembrance),也称跨性别死难者纪念日、国际跨性别纪念日,日期为11月20日。它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反跨性别憎恨暴力谋杀事件的受害者,并提高对
  • 埃塞萨屠杀埃塞萨屠杀(西班牙语:Masacre de Ezeiza)是1973年6月20日发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皮斯塔里尼部长国际机场附近的一场屠杀。1973年,庇隆主义左翼的政治人物埃克托尔·何
  • 林灿林灿(1943年5月-),广西上思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植保系植保专业。1984年,任广西隆安县委副书记、县长。1990年,任广西南宁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1993
  • 具良根具良根(韩语:구양근,1943年-),号青麦(청맥),韩国学者、外交官,全罗南道和顺郡出生,曾任驻台北韩国代表部代表。具良根自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毕业,1967年至1972年间曾留学台湾,获国立台湾
  • 世界就业计划世界就业计划(英语:World Employment Programme,简称WEP)开始于1969年,由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为协助会员国职训工作,寻找就业机会的一个世界性计划。对于劳工疾病、死亡,以及
  • 四国大学四国大学(日语:四国大学,英语:Tokushima Bunri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德岛县德岛市的私立大学,创立于1925年。
  • 戴莉亚·迪米崔耶娃达丽娅·德米特里耶娃(俄语:Дарья Андреевна Дмитриева;拉丁拼音:Daria Dmitrieva,1993年6月22日-),俄罗斯的艺术体操选手。她获得了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体操女子个人全能比赛银牌。2015年5月与冰球运动员亚历山大·拉杜洛夫结婚,并于同年11月11日诞下1名婴儿。
  • 美国国会幕僚在维基百科的编辑美国国会职员的编辑,指部分由美国国会工作人员对维基百科进行的编写引起争议,特别是是维基百科早期到2006年中期这段时间。如马蒂·米汉、科尔曼、康拉德·伯恩斯,和拜登的条目曾引起媒体的关注。还有其它如基尔·库特耐特的条目编写则很少受到广泛报道。一些政客让自己的员工删除维基百科上的不良信息(包括含贬义的语句,打破竞选承诺的相关内容),加上有利的信息或赞扬的语句,在对手的条目中加入不利的内容,或者用工作人员撰写的传记来更换条目中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