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维纳

✍ dations ◷ 2025-11-11 20:20:37 #雅各布·维纳

雅各布·维纳(英语:Jacob Viner;1892年5月3日-1970年9月12日),加拿大经济学家,曾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与法兰克·奈特、亨利·赛门斯并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先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将维纳称为1860年后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圣人(American saints in economics)”之一。

雅各布·维纳1892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来自罗马尼亚的移民。1914年,维纳本科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后于192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维纳于1916-1917年、1919-1946年间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成为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先驱。该学派后来的领军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是维纳的学生。

1946年起,维纳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直至1960年退休。1947-48年、1950-1970年间,他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成员之一。

维纳曾担任前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的顾问,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行政班子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也曾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任职。

大萧条时期,维纳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及其学说的反对者。他认为凯恩斯的分析是有漏洞的,而且其理论不是长久有效的。

维纳曾在1945年原子能管控会议(Conference on Atomic Energy Control)上发言, 强调“原子弹是最廉价的杀人工具”、“原子弹对维护和平有帮助”。这让他成为了核威慑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相关

  • 恩斯特·鲁斯卡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语: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恩斯特·鲁
  • 李维李维可以指:
  • 线粒体嵴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5 内层11 线粒体 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线粒体嵴(英语:mitochondrial cristae)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
  • 崩坏作用崩坏运动(mass wasting),又名块体运动 、块体崩坏,为风化物质受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移动的现象。崩坏的形式及速度差异很大,有些慢到难以察觉,如潜移;有些则几乎是在瞬间产生,如山崩。
  • 谢道昕谢道昕(?-),中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
  • 光密度当大部分光经过一个样本时,部分光会被吸收。在光谱学,透光率 T {\displaystyle {\mat
  • 哈士奇体育场哈士奇体育场(英语:Husky Stadium),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户外足球运动场,位于华盛顿大学校园内。自1920年落成后,就被当成华盛顿哈士奇队在太平洋十二校联盟比赛时的主场,在此举行
  • 艾美莉·克拉克‪艾米莉亚·克拉克‬(英语:Emilia Clarke,1986年10月23日-),全名艾米莉亞·伊索贝尔·尤菲米娅·萝丝·克拉克‬(英语:Emilia Isobel Euphemia Rose Clarke),是一名英国女演员。她于H
  • 进步号进步号宇宙飞船(俄语:Прогресс)是俄罗斯的无人驾驶货运太空船,可以运送物资到国际太空站。这种太空船是从联盟号宇宙飞船衍生过来的,并可借由联合号运载火箭发射来进入太
  • 军委十条《中央军委十条命令》,简称《军委十条》。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针对解放军在支左工作中的问题,于1967年4月6日发布《命令》。《命令》首先肯定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在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