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顿效应

✍ dations ◷ 2025-10-19 16:18:21 #康普顿效应
在原子物理学中,康普顿散射,或称康普顿效应(英语:Compton effect),是指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光子跟物质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导致波长变长的现象。相应的还存在逆康普顿效应——光子获得能量引起波长变短。这一波长变化的幅度被称为康普顿偏移。康普顿效应通常指物质电子云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但还有物质原子核与光子的相互作用——核康普顿效应存在。康普顿效应首先在1923年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康普顿观察到,并在随后的几年间由他的研究生吴有训进一步证实。康普顿因发现此效应而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效应反映出光不仅仅具有波动性。此前汤姆孙散射的经典波动理论并不能解释此处波长偏移的成因,必须引入光的粒子性。这一实验说服了当时很多物理学家相信,光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粒子性,光束类似一串粒子流,而该粒子流的能量与光频率成正比。在引入光子概念之后,康普顿散射可以得到如下解释:电子与光子发生弹性碰撞(弹性碰撞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电子获得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而反弹,失去部分能量的光子则从另一方向飞出,整个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如果光子的剩余能量足够多的话,还会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弹性碰撞。康普顿散射可以在任何物质中发生。当光子从光子源发出,射入散射物质(一般指金属)时,主要是与电子发生作用。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低(与电子束缚能同数量级),则主要产生光电效应,原子吸收光子而产生电离。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大(远超过电子的束缚能)时,则我们可以认为光子对自由电子发生散射,而产生康普顿效应。如果光子能量极其大(>1.022百万电子伏特)则足以轰击原子核而生成一对粒子:电子和正电子,这个现象被称为成对产生。由于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应该可以用波动理论诠释这效应。埃尔温·薛定谔于1927年给出半经典理论。这理论是用经典电动力学来描述光子,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电子。:28, 286康普顿本人引用光电效应和狭义相对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依据余弦定律推导得出康普顿频移公式其中的符号对应如下推导要件:推导如下:移项得:也就是康普顿效应对放射生物学十分重要,由于它是高能量X射线与生物中的原子核间,最有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因此亦被应用于放射疗法。材料物理中,康普顿效应可以用于探测物质中的电子波函数。康普顿效应也是伽马射线光谱学中的重要效应,它是导致(光谱图表上)康普顿边缘的原因,因为伽马射线有可能被散射出所用的探测器以外。康普顿抑压法(用较廉价的探测器去包围较高价的主探测器)被用于探测走散的散射伽马射线而抵消此作用带来的影响。逆康普顿散射在天体物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在X射线天文学中,黑洞周围的吸积盘被认为会产生热辐射。此辐射所产生的低能光子会与黑洞的晕中的相对论性电子发生逆康普顿散射,从而获得能量。此现象被视为是吸积黑洞的X射线光谱(0.2-10千电子伏)中幂次项的成因。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穿过星系团周围的热气体时,逆康普顿效应亦能被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被气体中的电子散射到更高的能量去,即所观测到的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

相关

  • 阴茎癌阴茎癌,正式名称为阴茎及其他男性生殖器官癌症,泛指阴茎区域出现的恶性肿瘤,出现区域包括阴茎、副睾、精索、输精管、阴囊、贮精囊及睾丸鞘膜。最常出现的癌症种类为原位鳞状细
  • 氯氟烃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语系列表自然语言应当按照语言间的起源和演化关系来分类,但由于语言与生物物种不同,任何语言都能相互影响,使得语言分类十分困难,语言间到底是借词、同源还是语言联盟亦或三者都有,很多时
  • 杏林大学杏林大学(日语:きょうりんだいがく),简称杏林大,是一所本部位于东京都三鹰市新川6-20-2的日本的私立大学。1970年设立。 杏林大学拥有位于三鹰市和八王子市的三个校区,是一所设有
  • 转录调控转录调控(英语: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指通过改变转录速率从而改变基因表达的水准。转录调控可以控制转录何时发生以及产生多少RNA。被RNA聚合酶转录的基因可被至少五种机
  • .fr.fr为法国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bn
  • 林赛·霍伊尔Lynda Anne Fowler ( div. 1982)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爵士(英语:Sir Lindsay Harvey Hoyle,1957年6月10日-)是一位英国政治人物,他以前的党籍是工党。自1997年开始,他
  • G1eIF4G(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G,真核起始因子4G)是一种在真核翻译起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它主要是在翻译起始早期协同不同起始因子间的作用和增
  • 低地德语低地德语(Plattdeutsch、Plattdüütsch),又称低地萨克逊语、古萨克逊语,是低地日耳曼语的一种区域性语言,主要使用者在德国北部、丹麦南部和荷兰东部,另外亦有使用者在波兰沿海地
  • 药后驾驶在药物影响下驾驶(简称药后驾驶、药驾,英语:drug-impaired driving),是车祸的常见原因之一,区别于酒后驾驶。执法人员处理在药物影响下驾驶的个案时,往往举证因难,因为不能使用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