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29号潜艇

✍ dations ◷ 2025-08-29 11:27:54 #UB-29号潜艇

陛下之UB-29号艇(德语:SM UB 29)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艇。它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于1915年12月31日下水,至1916年1月18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其艇载武器包括两具50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50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入役后,UB-29号被部署至佛兰德区舰队,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总共17次巡逻期间,该艇累计击沉了36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47107吨。UB-29号自1916年11月27日后失踪。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它于1916年12月13日在英吉利海峡东部的古德温沙洲(英语:Goodwin Sands)被英国驱逐舰长脚秧鸡号(英语:HMS Landrail (1914))击沉,直至其残骸于2017年在比利时的佛兰德西岸被寻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U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形势的发展,UB-I型潜艇排水量过小、适航性不佳、推进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愈发凸显。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节(9.3千米每小时)航速潜航1小时后,蓄电池电能便会耗尽。它们甚至无力应对多佛尔海峡8至10节(15至19千米每小时)的海流。为此,潜艇监察局于1915年4月研发了UB-I型潜艇的放大版——UB-II型,并由德国国家海军办公室委托两家造船厂建造。其中UB-29号是由不来梅威悉船厂承建的第五艘,于1916年2月10日下水。

UB-29号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265吨和291吨,全长36.13米,艇体采用单壳体加鞍形水柜(英语:Saddle tank (submarine))构造。由于突破了铁路限界(英语:Loading gauge),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也得以增至4.36米。该艇采用双桨驱动,具有更大的蓄电池容量和更高功率的发动机。其主机为两台奔驰(德语:Benz & Cie.)六缸四冲程267匹公制马力(196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280匹公制马力(21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8.90节(16.48千米每小时),水下5.72节(10.59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5节航速续航7,200海里(13,30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千米)而无需充电。蓄电池被放置在中央潜柜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发动机安装。其最大潜水深度为50米,潜没需时为30-45秒。

UB-29号的主武器为两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采用层叠式布局,以实现可以创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设计;鱼雷携带量增至4枚,鱼雷威力亦显著提高。辅助武器是一门50毫米甲板炮(英语:5 cm SK L/40 gun)。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潜望镜,并配备了1根两段式可伸缩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调整。其标准船员编制为2名军官加21名水兵。

1916年1月18日,UB-29号在前UC-5号(英语:SM UC-5)艇长、海军中尉赫伯特·普斯特库亨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随即展开海试(英语:Sea trial)。完成海试后,该艇独力驶往泽布吕赫,于1916年3月18日正式加入佛兰德区舰队。在佛兰德服役期间,UB-29号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曾先后执行17次巡逻,累计击沉了36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47107吨。此外,它也曾于1916年4月25日击伤排水量为3750吨的英国皇家海军轻巡洋舰佩涅洛佩号(英语:HMS Penelope (1914))。

1916年5月,时任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的赖因哈德·舍尔将军制定了伏击部分英国大舰队的计划。公海舰队将突袭桑德兰,引诱英国舰队穿过“由潜艇和雷区组成的‘巢穴’”。为了支持这次行动,UB-29号与另外五艘佛兰德区舰队的潜艇于5月30-31日午夜出发,在洛斯托夫特以东约18海里(33千米)处组成一条船位线(英语:Position line)。这支部队将拦截并攻击从哈维奇出发的英国轻型部队,以防它们向北出击加入战斗。但对德国人而言不幸的是,英国海军部已经得到的情报显示有潜艇离港,但并未袭击船只,这引起了英国人的怀疑。公海舰队因自身的出击(已转向斯卡格拉克)而推迟了启程,驻扎在北方的几艘U艇也未能收到英国人推进的电码警告,这使得舍尔预期中的伏击成为了“彻底而令人失望的失败”。在UB-29号所处的部队中,只有UB-10号发现了哈维奇部队(英语:Harwich Force),但它离得太远,无法发动攻击。由于U艇未能在伏击战中摧毁任何英国主力舰,导致在5月31日-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时,大舰队能够以满编姿态与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公海舰队交战。

1916年11月3日,海军中尉埃里希·普拉奇接替普斯特库亨担任UB-29号艇长。在他率艇执行第17次巡逻期间,UB-29号自1916年11月27日后便失去了踪迹。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它于1916年12月13日在英吉利海峡东部入口处的古德温沙洲(英语:Goodwin Sands)以南(51°9′N 1°46′E / 51.150°N 1.767°E / 51.150; 1.767)遭英国驱逐舰长脚秧鸡号(英语:HMS Landrail (1914))投掷的深水炸弹击沉。然而,随着UB-29号的残骸于2017年月在奥斯坦德西北约15海里(28千米)的比利时水域被寻获,证实了与长脚秧鸡号的报告相矛盾。一种可能的解释是,UB-29号在碰撞后逃逸,并在比利时水域触雷。另一种解释是长脚秧鸡号击沉了另一艘U艇——可能是UC-19号(英语:SM UC-19)。比利时潜水员在调查中发现艇内只有22人,潜艇残骸保存得异常完好,艇体甚至仍然完整无损,并于2017年11月通过一块黄铜铭牌正式确定其UB-29号的身份。沉船的确切位置没有公布,以便进一步研究和作为海战坟墓(德语:Seekriegsgrab)保护该地点。德国政府决定将22名船员留在残骸内。只有一些位于潜艇外的小型文物被打捞至比利时进行展览,随后移交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

相关

  • 焦磷酸四乙酯焦磷酸四乙酯(TEPP)简称特普,是一种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是焦磷酸酯的衍生物,是一种无色有吸湿性的剧毒液体。是由法国化学家菲利普·克莱蒙(英语:Philippe de Clermont)所合成,是最早发
  • Fungal DiversityFungal Diversity是一个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内容涵盖真菌的多样性、系统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发生学等真菌学主题,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英语: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的
  • 卡诺定理 (热力学)卡诺定理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定理,说明热机的最大热效率只和其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有关。此定理以尼古拉·卡诺为名。根据卡诺定理,则依卡诺定理可得到一热机的最大热效率
  • 白桂思克里斯托弗·贝克威思(英语:Christopher I. Beckwith,1945年-),汉名白桂思或白贵思,是美国的一位学者,现为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英语: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中央欧亚研究
  • X-FaceX-Face是一种加在Usenet或电子邮件消息上的小位图(48×48像素,黑白单色),典型的用法是显示发信者的脸,类似今日的用户造型或即时通讯软件好友图示功能。图像数据编码成文字,被附在
  • 顾敏顾敏(英语:Min Gu,1960年7月-),上海人,澳大利亚华裔光学家。顾敏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后赴澳大利亚从事博士
  • 弗兰克·墨菲威廉·弗朗西斯(弗兰克)·墨菲(英语:William Francis (Frank) Murphy,1890年4月30日-1949年7月19日)是一位美国法理学家、政治家。1890年出生在密歇根州哈伯比奇,曾任底特律市长、菲
  • 日丸屋秀和日丸屋 秀和(1985年5月8日-)日本男性漫画家。福岛县郡山市出身、现居美国纽约市、就读帕森设计学院肄业。可在作者个人网页上免费浏览。
  • 中澳大利亚中澳大利亚(英语:Central Australia),又称爱丽丝泉地区(Alice Springs Region),是北领地的五个区域之一,其中心城镇是爱丽丝泉。中澳大利亚位于北领地的南部,和西澳大利亚州及昆士兰
  • 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