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文则

✍ dations ◷ 2025-10-28 09:57:01 #1977年出生,在世人物,日本作家,芥川奖获奖者,爱知县出身人物,福岛大学校友

中村 文则(音なかむら ふみのりNakamura Fuminori,在西方以Fuminori Nakamura、Фуминори Накамура行世,本名轴见 文则,1977年9月2日-),日本小说家,爱知县东海市出身。

中村文则毕业于爱知县立东海南高等学校、福岛大学行政社会学部(行政社会学院,或译政法学院、社会科学院)应用社会学科(应用社会学系)。2002年11月《新潮》(‘新潮’)登载的〈枪〉(铳)获得第34届新潮社新人奖;2003年1月16日入围第128届芥川龙之介奖。

2003年6月,《新潮》(‘新潮’)登载的《遮光》(‘遮光’)入围第129届芥川龙之介奖;2004年获得第26届野间文艺新人奖。

2004年5月,《新潮》(‘新潮’)登载的《恶意之手记》(‘悪意の手记’)入围第18届三岛由纪夫奖。

2005年4月,《新潮》(‘新潮’)登载的《泥土里的孩子》(‘土の中の子供’)获得第133届芥川龙之介奖。

2009年,《掏摸》(‘掏摸<スリ>’)获得第4届大江健三郎奖。

2014年,《去年冬天、与你分别》(‘去年の冬、きみと别れ’)入围本屋大赏。

2014年2月12日,中村文则得到美国文学奖大卫·古迪斯奖(David Goodis Award)。

漫画家久世番子是他的高中同学。

他受到杜斯妥也夫斯基、卡夫卡、卡缪、太宰治、大江健三郎、萨特等的影响,广泛描写人的苦难,以贫困艰苦和就业问题等各种生存的际遇为作品特征。

《恶与假面的rule》已有韩语译本(2011年7月),英译本2013年6月在美国出版,汉译本《邪恶规则》2013年11月在台湾出版。

已有汉语(2011年)、英语(2012年)、法语(2013年)译本的《掏摸》在2012年12月14日以英文版(,Satoko Izumo和Stephen Coates英译)当选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图书编辑选出的2012年最佳小说(The Best Fiction of 2012)。

2013年2月21日,《掏摸》英语译本入围201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图书奖(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s)的推理悬疑惊悚类(Mystery / Thriller)最终决选,未得奖(得奖名单2013年4月19日发表)。

他曾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2010年)、韩国(2011年)、台湾(2011年)、美国(2013年)等多个东西方国家做文学交流。


2006年首度应邀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主办的“中日青年作家对话会”交流发表《日本文学的现状》,2010年9月作为日本青年作家代表团团长第2度访中,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9月2日到9月5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中日青年作家会议2010”交流,2010年9月2日日方中村团长33岁生日当天,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会见)上说“前回、中国の青年作家といろいろと交流して、贵重な体験や充実した収获を得た。再び中国で中日青年作家と交流でき、大変嬉しいと思う。今回も沢山収获して、作家としてより良い作品を书けるよう顽张りたいと思う”,9月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里的“全球化中的文学”研讨会发表《日本文学中的父亲形象》。

他的小说《枪》、《最后之命》(‘最后の命’)、《泥土中的孩子》(高培明译)、《在那忧郁无尽蔓延的黑夜》(‘何もかも忧郁な夜に’,姜楠译,是中村在汉语世界的第2本单行本)和上面的2篇在中国的论述已有中国汉语译。

台湾2006年3月出版的《泥土里的孩子》(收《泥土里的孩子》‘土の中の子供’和《蜘蛛的声音》‘蜘蛛の声’2篇作品,萧照芳译)这本书是中村文则在汉语世界的第1本单行本,同时是汉语世界第1个全译本。

中村氏大江健三郎赏受赏作《掏摸》在2011年1月在台湾出了汉语世界第1个全译本(叶韦利译),在同年2月11日首度应邀到台湾访问,2月12日在第19届台北国际书展(台北世贸中心内)进行以读者群为对象的讲演谈话和第1次读友会,2月13日访问台中和高雄,举行第2、第3次读友见面签名握手会,在北中南台湾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文学交流活动。

2003年1月4日写完后记的‘铳’,台湾2012年12月出版全译本《枪》(陈系美译),是中村文则在汉语世界的第1个全译本。

2013年4月,台湾出版《掏摸》姊妹作‘王国’的全译本《王国》(高詹灿译),是汉语世界的第1个全译本。

2013年11月,台湾出版《邪恶规则》(‘悪と仮面のルール’)的全译本(王蕴洁译),是汉语世界的第1个全译本。


相关

  • 生态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更衣更衣室是设置在海滩、足球场、健身房、泳池、公众浴场、按摩院等需要更衣的公共场所的隐蔽空间,是一个供人更换衣物的私人房间,它可以保障使用者在更衣时不会被外人或异性(有时
  • 香猫肝吸虫泰国肝吸虫(学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又称“香猫肝吸虫”,是一种可寄生在肉食性动物胆管的吸虫,其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极为相似,以胆汁为食,可造成肝、胆病变,主要分布在泰北、老
  • 全美航空全美航空(英语:US Airways)是美国一家已倒闭的航空公司,曾以亚利桑那州坦佩为总部。至2006年5月为止,全美航空是美国的第五大航空公司,拥有358架主航线用大型喷射客机与295架小型
  • 福田河福田河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福田河镇下辖以下地区:小界岭村、两路口村、三节街村、杜家河村、金家边村、张家湾村、纯阳山村、油
  • 前印加文化这是爱德华·兰宁(Edward Lanning)开发的秘鲁和安第斯地区文化时代划分的图表,一些研究该地区的考古学家使用了这个划分系统。路易斯·兰布雷斯(Luis Lumbreras)开发了另一个时代
  • 10族元素固体、液体、气体10族元素(又称镍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0族的元素,位于9族元素和11族元素之间,在过去和8族元素及9族元素合称为ⅧB族元素。9族元素包含镍(Ni)、钯(Pd)、铂(Pt)、�(D
  • 约翰·克里斯蒂安·波利卡普·埃克斯勒本约翰·克里斯蒂安·波利卡普·埃克斯勒本(德语:Johann Christian Polycarp Erxleben,1744年6月22日-1777年8月19日),于德国奎德林堡出生,是一名博物学家。他是格丁根大学物理系及兽
  • 对羟基汞苯甲酸对羟基汞苯甲酸(英语:-hydroxymercuribenzoic acid,缩写为“pHMB”)也称为“对羟基汞基苯甲酸”,是一种巯基试剂,它可与半胱氨酸的巯基反应,从而达到分开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目的。
  • 格里戈里·叶列梅耶维奇·叶夫多基莫夫格里戈里·叶列梅耶维奇·叶夫多基莫夫(俄语:Григо́рий Ереме́евич Евдоки́мов,1884年10月-1936年8月25日)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