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

✍ dations ◷ 2025-07-05 09:10:03 #龙,中国传说生物,中国神祇,光之神

烛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而在〈海外北经〉中也有类似说法:“锺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两段文章虽不同段,但同样以开眼为昼、闭眼为夜的记载十分类似,所以郭璞在注中便认为烛龙与烛阴乃是同一物。

历代对烛龙有不同解释,最早的说法见于汉代王逸对《楚辞》“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这一词句的注解。
王逸在其《楚辞章句》中说:“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认为烛龙只是寻常之龙,口衔神烛而照耀幽冥国度。这与郭璞注《山海经》“烛九阴”一词,说“照九阴之幽隐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而郭璞注《山海经》引《诗含神雾》说:“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往照天门中也。此所谓“烛阴”也”,汉代王逸所说“烛”,变为了火精。
与以下诸说结合,可见烛龙之地位正逐渐提升。

明清时期文人将烛龙等同为太阳,《易纬乾坤凿度》中又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行南时大,行北时严杀。”所以清人俞正燮在其著作《癸巳存稿》中认为“烛龙即日之名”。

近代杭州大学教授姜亮夫认为烛龙与祝融音近,称:“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烛龙。”

张明华在《烛龙和北极光》中认为,烛龙不是动物,“烛龙照明”之说是北极光现象的神化。台湾《科学人》杂志2009年5月号第36页由趙丰发表的“【上下古今人间世】烛龙:千百世代的古今奇缘”中指出。因磁北极在古代是在北部亚洲的位置,所以古人看得到上述如“锺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符合烛龙形象的极光。

相关

  • 基因鉴定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双性恋恐惧症双性恋恐惧症是指对双性恋的恐惧、歧视或憎恨。双性恋恐惧症未必和恐同症或恐异症有关。因为有些刻板印象就是针对双性恋。刻板印象包括:杂交、多重伴侣、群交、困惑。有些时
  • 暖温带温带(英语:Temperate climate、德语:Gemäßigte Zone、法语: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
  • 福陵福陵,指的可以是:
  • 斋月赖买丹月(阿拉伯语:رمضان‎,音读:Ramaḍān,意为“禁月”),直译“拉玛丹”和“赖买丹”,或者半意译作“来麦丹”,是伊斯兰历(回历)的第九个月,也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的斋戒月。根据《
  • 光镊光镊、光学镊子或光钳(英文:optical tweezers)是一种通过高度聚焦激光束产生力(量级通常为皮牛顿级)移动微小透明物体的装置。其中把持物体的区域也称为光阱 (optical trap),相应
  • 约翰·苏尔斯顿约翰·爱德华·苏尔斯顿爵士,CH,FRS(英语:Sir John Edward Sulston,1942年3月27日-2018年3月6日),英国科学家,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
  • 纳凡拉语纳凡拉语(Nafaanra),是Senufo 语言,在加纳(Ghana)西北的人说这种语言。加纳西北位于Bondouko以东,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边境沿线。约61,000人说纳凡拉语。说纳凡拉语者叫自己做 N
  • 海恒博海恒博(Alfred James Broomhall,1911年12月6日-1994年5月11日),英国内地会派往中国的医疗传教士,作家、历史学家。1911年12月6日,海恒博出生于中国山东烟台,父亲海文启(Benjamin Char
  • 栗林美奈实栗林美奈实(1976年6月11日-)是日本静冈县静冈市葵区出身的女歌手、作词家及作曲家,她除了正职歌手以外还做兼职声优。旧名为“Minami”。昵称“栗の子”。常叶学园橘高等学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