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南京屠城

✍ dations ◷ 2025-07-16 06:01:49 #湘军南京屠城

湘军南京屠城发生于1864年7月,曾国藩弟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后纵火杀掠,屠杀平民总计死者约二、三十万人(死亡人数有争议)。

自六朝以建康为首都起,南京被战火屠戮约七、八次,其中南朝梁的侯景之乱(今南京),以及湘军南京屠城规模较大。

1853年3月19日(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太平军攻克江宁(今南京市),两江总督陆建瀛及副都统霍隆武阵亡。

为镇压太平天国,湖南(湘)长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曾国藩姻亲罗泽南家族、新宁江忠源家族等统领的乡勇组成湘军。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湘军李续宾部攻破江西九江,屠杀城中近二万军民,事后李表示“设有胁从之民,必早投诚,设计逸出”。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湘军曾国藩弟曾国荃部攻破安徽安庆,屠杀数万军民。赵烈文表示:“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髻龀以上皆死……妇女万余俱为掠出”,“军兴以来,荡涤未有如此之酷者矣”。

湘军攻陷安庆后,两江总督曾国藩以肃清沿江一带太平军,巩固后方,然后再围攻天京为方针。同治元年(1862年)1月,清政府命曾国藩为协办大学士,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曾国藩令湘军继续沿江东进外,令浙江巡抚左宗棠率湘、赣、浙军2万余人攻浙江,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淮军6,500人会同英法侵略军阻挡太平军进攻上海,并伺机西攻苏州、常州,战略包围天京。3月下旬,湘军水陆军2万余人从安庆沿江东进,5月底,直抵天京城郊,江苏布政使曾国荃率陆军在雨花台一带扎营,兵部侍郎彭玉麟率水师进抵护城河口。

此时,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安徽寿州(今寿县)被苗沛霖所害。天王洪秀全得知西线军溃,湘军已抵城下,诏在上海前线督战的忠王李秀成火速回援。李秀成于6月22日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避湘军锋芒,先以粮食、弹药援救天京,两年后与其决战。7月,由于干王洪仁玕、辅王杨辅清在皖南宁国府(治今宣城市)、广德一带作战失利,洪秀全催逼李秀成回救。8月6日,李秀成再次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结兵力救天京。

从9月14日起,由“十三王”统率十余万大军自苏州等地先后启程,在东坝会齐后,分路进扎东至方山、西至板桥一线,连营数百,反包围湘军雨花台大营。同时,护王陈坤书、辅王杨辅清分攻金柱关和宁国府,断清军粮道,牵制援军。10月13日起,李秀成率军攻打雨花台曾国荃大营。湘军凭借深沟高垒,坚守不出。10月23日,侍王李世贤率3万人自浙江赶来助战,仍久攻不下。太平军士气受挫,11月26日,李秀成下令撤围。洪秀全对李秀成“严责革爵”,令他“进北救南”,率军渡至江北,西进湖北,调动湘军分兵回援,以解天京至围。曾国藩识破其计,令曾国荃坚守大营,另派援军到安徽堵截。12月1日,章王林绍璋等率首批数万太平军渡至江北,先后占含山、巢县(今巢湖市)、和州(今和县),等待后队。同治二年(1863年)2月27日,李秀成会同陈坤书等渡过长江,3月底抵巢县,计划从无为县西进。曾国藩调万余湘军进入安徽北部,李秀成攻无为、庐江、舒城、六安,均没有成功,在皖南策应的太平军也进攻失利。李秀成西进受阻,粮食奇缺,在5月19日撤回六安,经寿州东返,渡江时被湘军拦击,仅一万五千余人返回天京。“进北救南”结果损兵折将。湘军收缩对天京的包围圈,至11月下旬,相继进占天京东南的上方门、高桥门、双桥门、七桥瓮,西南的江东桥,以及东坝、秣陵、湖熟、淳化等要地。天京城只有太平、神策两门尚可与外部联系。

1862年9月李秀成回救天京以后,李鸿章的淮军在英、法侵略军和常胜军配合下,反攻苏南太平军。至1864年5月,苏南各城被攻陷,浙江全省也基本被左宗棠部湘军占领,天京完全被包围。

1863年12月20日,李秀成自丹阳前线返回天京,鉴于天京内无粮草,外绝援兵,他建议洪秀全离开天京,被拒绝。李秀成只好死守。同治三年(1864年)2月28日,湘军攻占了紫金山顶的天保城。3月2日,湘军至太平门、神策门外。3月14日,湘军以云梯登城未果。4月起,在朝阳、神策、金川门外挖地道十余处。守军筑月城,准备城墙塌后组织抵抗。6月1日,洪秀全死去,天京人心不安,李秀成等扶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3日,湘军攻占紫金山地保城,太平军失去护城的最后一道屏障。湘军随即构筑炮台数十座,昼夜对城内攻击,同时赶挖地道,准备轰城。7月19日晨,担任主攻的湘军部队齐集太平门外,中午,地雷轰发,炸塌城墙十余丈,湘军蜂拥而入,守军力战堵御,终至无效。湘军入城后,分路直冲天王府及神策、仪凤、通济、朝阳、洪武、聚宝各门,湘军水师夺取水西、旱西门。至傍晚,天京全城各门均被湘军夺占。守军与其展开激烈巷战,或战死、或自焚,十余万人无降者。曾国荃部攻陷天京,又施展杀戒。

李秀成带幼天王自太平门突围而出,旋失散。22日,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8月7日被杀。11月18日,幼天王被处死。天京被清军攻占,标志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引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记载曾国荃率湘军攻入南京城后的情景:“湘军‘贪掠夺,颇乱伍。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均被虏),老者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方。’凡此均为曾国荃幕友赵烈文目睹所记,总计死者约二、三十万人。”太平天国天京城破三十余年后,谭嗣同在南京仍听当地人说:“(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到1875年光绪帝登基时,南京依然人口不足50万,当时城里甚至连一颗完整的树都找不到。曾国荃疑似劫掠大量财宝,被称为“曾老饕”,此外还杀死百姓无数,与其兄曾国藩被称为“曾剃头”、“曾屠户”。

自六朝以建康为首都起,南京被战火屠戮约七、八次,湘军屠城与南朝梁的侯景之乱是其中两场规模较大的事件。

相关

  •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学名: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类而产出大量气体以及可以在体内能形成荚膜而得名。发现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
  • 吞并奥地利德奥合并(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并),是1938年3月11日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统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
  • 曼努埃尔·奎松曼努埃尔·路易·奎松(英语:Manuel Luis Quezón,1878年8月19日-1944年8月1日),是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深受人民支持。被誉为“菲律宾国父”(被普遍接受的菲律宾国父是黎刹)。早
  • 李羚李羚(1958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金鸡奖、金鹰奖、飞天奖。1958年12月30日生于上海市,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1975年
  • 阿拉伯语聊天字母阿拉伯语聊天字母(Arabic Chat Alphabets,ACA)是一种在网络上或移动电话简讯中使用的阿拉伯语字母。由于技术上的理由,正常的阿拉伯语字母并不能正常在上述环境中使用。基本上它
  • 成倅成倅(?—260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成济之兄。司马昭率兵攻打淮南诸葛诞时,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埋伏于石头城,王基、陈骞则领精兵在后,令偏将成倅引兵数万先行诱敌。成倅曾与亲
  •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俄语: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1883年4月25日-1973年10月26日),苏联元帅,约瑟夫·斯大林的盟友。出身为骑兵司令官,在俄国内
  • 新加坡国籍法新加坡国籍法是来自新加坡宪法,原则是血统主义和经修改的属地主义。取得新加坡国籍有四种方式:出生、血统、注册或归化。新加坡公民权首次授予于1959年,当时新加坡是自治的英国殖民地。那时,新加坡已获授予充分的内部自治。《1957年新加坡公民条例》将公民身份给予所有在新加坡或马来亚联邦出生的居民、已居住两年的英国公民,以及其他已居住十年的居民。新加坡人仍然被视为英国臣民,其护照有不常见的国籍身份:“英国臣民:新加坡国公民”而不是通常的“英国臣民:英国及殖民地公民”。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联邦在1963年9月16日合并
  • 小克鲁瓦站小克鲁瓦站(法语:Gare de Petit-Croix)是法国的一个铁路乘降所,位于法国东北部小镇蒙特勒堡,靠近小克鲁瓦。小克鲁瓦站位于蒙特勒堡的南部,巴黎-米卢斯铁路454.27公里处,距离贝尔福大约12公里。车站大致呈东西走向,开口朝北。小克鲁瓦站是一个设施较为简陋的乘降所,原有的站房已成为私人财产,现无任何人工售票服务及自动售票机,在该站上车的乘客需使用通勤卡或主动购票。以下列车线路在小克鲁瓦站停靠:小克鲁瓦站没有对应的固定长途汽车站,当沿线铁路施工或罢工时,SNCF可能会提供临时大巴车。小克鲁瓦
  • 凯尔·拉弗蒂 凯尔·拉弗蒂(英语:Kyle Lafferty,1987年2月16日-)是北爱尔兰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前锋。现在效力于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球队基马诺克,曾效力于哈茨。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伯恩利足球俱乐部。他也是北爱尔兰足球代表队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