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裘法祖
✍ dations ◷ 2025-10-20 22:18:46 #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生前曾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等。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1914年生于浙江杭州,家中排行第七,有四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其父亲叫裘支春(1871-1959),母亲叫何银凤(1872-1933),家起先住在杭州皮市巷南口3号,后搬迁至51号并自建房屋,该处居所于2001年被拆毁。其父亲是私塾教师,后转到附近的杭州正则中学任算学,国文教师和会计。1920年,在杭州正则中学读国小和国中,1929年毕业并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级中学。1932年,从之江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的医学生的学制为8年:2年预科学习德语和基础课程,5年学习医科专业课,以及最后一年实习课程。1933年,其母亲因为急性阑尾炎导致的穿孔,形成局限性脓肿和麻痹性肠梗阻而去世,由于杭州的落后医疗条件,并未经过任何抗生素治疗。裘法祖当时在同济大学医学预科班学习德语,尚未正式开始医学专业课学习,因此无法提供任何医疗协助,为终身憾事。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学前期课程结业,并由其二姐裘修梅资助,于1937年初登上前往意大利威尼斯的邮轮,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留学。1939年,他获得 Wolf 奖学金和洪堡奖学金,并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14门课的学习。最终,他拒绝了优待外国留学生的学位口试(德语:Rigorosum)(Rigorosum,只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参加4门临床医学考试即可毕业,但无法获得德国临床医师执照),同其他德国学生一样参加了德国国家考试,在一个月内通过了全部14门课的考试,其中有11门课考试成绩为最高分1,0。1939年11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最高荣誉)和德国医师执照。1939年-1945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施瓦宾(Schwabing)医院、慕尼黑市立医院(德语:München Klinik)、巴特特尔茨市立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门医师证书。1945年-1946年6月,任巴特特尔茨市立医院外科主任。1947年-1954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武汉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2008年,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20余种。比较突出的有:
相关
- 男性女乳症男性乳房发育症(英语:gynecomastia),亦作男性乳腺增生或女性化乳房,是指男性胸部因为乳腺不正常发育造成的增大状况。这种疾病的英文名称Gynecomastia的两个词根gyne-(γυνή)
- 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一个松散的名词,用来描述随着信息活动和信息产业增加的一种经济。当前并没有关于信息经济的共同定义。这是由于事实上研究者只关心部分信息活动的增加,而不是它有无
- 托管理事会主席副主席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是联合国负责监督托管领土行政管理的机构,成立于1945年。成立托管制度的目的是进行去殖民,使托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的方向发展,尊重托管领土居民的自
- 南方古猿曾被界定为南方古猿属的种:南方古猿属(学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动物的一个已灭绝的属。是猿类和人类的中间体型。南方古猿这个属之中最著名的是阿法南方古猿与非洲南方古猿
- 碳氢化合物.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定向进化定向演化,也成为直生论,是有关生物演化的学说,其基本观点是生物演化按照一定步骤依生物自身能力而向一定方向进行,与外部环境无关。这种观点否认了自然选择的可能。
- 詹姆斯·格利姆詹姆斯·吉尔伯特·格利姆(英语:James Gilbert Glimm,1934年3月24日-),美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学会前主席,石溪大学杰出教授。
- 头部受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荷洛维奇(Andrija Mohoroviči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特别是P波)在此处波速会
- 1970年波拉气旋1970年波拉气旋是一场发生于1970年11月12日的热带气旋。它毁灭性地袭击了东巴基斯坦(现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迄今为止,它仍然是最为致命的热带气旋,也是最致命的自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