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dations ◷ 2025-11-29 05:01:52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英语:mendelian inheritance)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其内容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P1(含基因对AA)和P2(含基因对aa)产生的子代第一代仅表现P1的性状;子代第二代既有P1的也有P2的性状,并且出现P1与P2性状的比例为
3
:
1
{displaystyle 3:1}
。孟德尔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P)进行杂交(如右图),结果第一代只得到高茎的豌豆。第二代出现了高矮混合的情况:豌豆子代高茎与矮茎的数目比总是3:1。这代表矮茎的性状没有消失,只是隐藏了而没有显现。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型叫做相对性状。孟德尔把在杂种子代第一代(即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叫做隐性性状。杂种子代第二代(即F2)开始出现不同形状叫做性状的分离,两种性状的数目的比例叫做分离比。孟德尔经总结后得出如下的结论: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后来改称“基因”,以下都称作“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画示意图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控制性状的基因总是成对的。因此生物体在形成配子再结合时就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控制性状的基因对。当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含有隐性与显性基因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体细胞只表现显性基因所表达的性状。杂交育种、医学上判断遗传病的发病概率。适用于对只包含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的分析。通常采用“旁氏表(棋盘法) ”。例如让基因型都为Dd的两颗豌豆植株亲本杂交,那么这两个亲本产生的后代出现的基因型的概率分布如下图所示:
相关
- 外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
- 精神活性物质精神药物(英语: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种化学物质的概称,这些物质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
- ECL细胞类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like cells),常简称ECL细胞(ECL cells)是一种胃黏膜(英语:gastric mucosa)上的神经分泌细胞,常分布于胃壁细胞附近。ECL细胞能分泌组织胺,辅助胃酸的分
- 貂另见内文貂属(学名 Marte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
- 识字识字(英语:literacy),有时称为读写能力,是指人阅读和书写文字的基本能力。一般是指读书和写字的能力水准到达可以沟通的能力。不识字的人称为文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识
- 王政时期罗马王政时代或罗马王国(拉丁语:REGNVM ROMANVM)是指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此时的罗马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尚未建立共和国。罗马王国时期,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
- 大路《大路》(意大利语:La strada)是意大利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所执导的一部电影,也是他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为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铁链表演者赞巴诺原先买来的女跟班死了,所以
- 约翰·东布罗夫斯基·罗伯茨Roger Adams Award in Organic Chemistry (1967) 普里斯特利奖章 (1987) 韦尔奇奖 (1990)约翰·东布罗夫斯基·罗伯茨(英语:John Dombrowski Roberts,1918年6月8日-2016年10月29
- 馅饼西式馅饼(英语:pie),常音译为“派”或“批”,是一种烤焗食品,由饼皮包着馅料;馅料可以是各类型的食品,例如肉类、蔬菜、水果及蛋酱等,主要按馅料分为咸馅饼和甜馅饼两大类。派的馅料
- 双缝干涉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