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朝称制

✍ dations ◷ 2025-11-14 20:11:12 #东亚古代政治制度,东亚女性摄政者

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如果男性代理国政称摄政、监国。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自有临朝称制以来,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现象,惟独明朝未有一位皇太后在皇帝年幼时进行临朝称制(但万历帝年幼继位,李太后亦有代为摄政,重用张居正), 这与自明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朝”为处理国政,如天子临朝或太后临朝。“称制”为行使天子的职权,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在词源上皆无女主政治的含意。太后临朝始于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为一种女主政治在西汉吕后之时,东汉开始制度化。儒家荀子一派将女主、诈臣、贪吏称为“三乱”,南宋以后以朱熹的新儒学,也呼应荀子的看法,故影响明清两代。在此之前,女主政治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度及尊母传统下作为男权政治的补充或权宜,是被儒家为主的士大夫所接受的。女主政治因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参与方式,仅有太后及太皇太后等级且直接参与政事才称为临朝称制或临朝听政,如间接参与则称为“干政”或“预政”,皇后参与政事与太子监国相同,因成年皇帝仍在,并不称为临朝称制,皇后直接参与称为“擅权专政”或“听政代政”,间接参与称为干政、预政或贤后、谏正。

临朝即“当朝处理国政”之意;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后代理皇帝职责,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级别,所以叫“称制”,即“行使皇帝权力”之意;两者合称,即临朝称制,该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大蒙古国皇帝
大蒙古国大汗

烈祖 · 睿宗

太祖 → 睿宗(监国) → 太宗 → 昭慈后(称制) → 定宗 → 钦淑后(称制) → 宪宗 → 阿里不哥汗 → 世祖

大蒙古国大汗

裕宗 · 顺宗 · 显宗

世祖 → 成宗 → 武宗 → 仁宗 → 英宗 → 泰定帝 → 天顺帝 → 文宗 → 明宗 → 文宗 → 宁宗 → 惠宗(顺帝)

惠宗 → 昭宗 → 天元帝

后宫(皇后) · 皇宫(京师)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巴布亚皮钦语巴布亚皮钦语(Tok pisin),又叫皮钦语、新美拉尼西亚语、托克皮辛语等,是一种基于英语的克里奥尔语,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官方语言之一。巴布亚皮钦语的语序基本为主谓宾结构,且巴布
  • 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缶部归于六划部首。缶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法国电视台法国电视台(法语:France Télévisions)为法国国营电视台,其资金来源主要为电视授权费用及电视广告收入。旗下频道有法国海外领地广播电视第一台(Réseau Outre-Mer 1ère)、法国
  • 杀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年号日本年号(日语:元号)是一种日本的纪年法,从大化革新时开始学习中国使用年号制度,起初和中国明朝之前一样不只在更替君主时换年号,后来更换年号的权力甚至掌握在幕府或武家政权的手
  • 核糖体结合蛋白核糖体结合蛋白(英语:Ribophorin)是一种横跨膜糖蛋白,为粗糙内质网膜上寡聚糖转移酶的一个亚基。该蛋白分为核糖体结合蛋白I和核糖体结合蛋白II两种类型,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有重
  • 宜春郡宜春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实行郡制,改袁州为宜春郡,治所在宜春县(今宜春市袁州区),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灭林
  • 圣安寺圣安寺,又称圣安古寺,为湖南岳阳一座佛教寺院。水不在深洞庭百尺容纳四水山非于高古刹千年普照三湘。该寺始建于唐朝初年,为高僧无姓所住,宰相杨炎常来往于该寺,后由京兆尹杨凭捐
  • 高雄代天宫高雄代天宫,俗称哈玛星代天宫、哈玛星代天府、哈玛星大庙,址在高雄市鼓山区鼓波街27号,前身为日治台湾高雄第一个市府所在地,其建筑雄伟庄严,内部雕梁画栋,出自名匠潘丽水大师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