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碱

✍ dations ◷ 2025-08-28 21:45:26 #茄碱
茄碱(Solanine),又称龙葵碱、龙葵素、茄苷,是茄科(茄科)物种中被发现的一种糖苷生物碱毒素,例如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的物种中。它可以在植物的任何部分自然发生,包括叶子,果实和块茎。茄碱具有杀虫特性,是植物自然防御之一。茄碱首先在1820年从欧洲黑茄(龙葵,Solanum nigrum)的浆果中被分离出来,之后被命名。茄碱由 β-D-葡萄糖、D-半乳糖和 L-鼠李糖组成的茄三糖与茄啶相连组成。虽有毒,但在医疗上却有许多贡献,有不少研究报告指出可注射少许剂量来治疗宫颈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等癌症。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和茄子等茄科植物中。α-茄碱与α-卡茄碱占马铃薯中总糖苷生物碱含量的95%。当马铃薯被日光照射,使其外皮颜色转绿,开始准备发芽,马铃薯的茄碱含量会大升。在一般的马铃薯中,其茄碱的含量一般为 30~100mg/kg,通常认为 200mg/kg 以内食用是安全的,但发芽马铃薯芽眼四周和见光变绿部位,茄碱的含量极高,可达 5g/kg,因此食用是非常危险的。1820年首先由 Desfosses 从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的浆果中分离得到,因此得名。茄碱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人畜摄取过量均会引起中毒。早期症状为舌咽麻痒、胃部灼痛、呕吐、腹泻,继而瞳孔散大、耳鸣、兴奋,重者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2-5 mg/kg体重的剂量即可产生中毒症状,而3-6 mg/kg的剂量就可能致命。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至12小时发作,但在极端高剂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在10分钟内就出现症状。茄碱对热稳定,一般烹煮不会受到破坏。白色细针状结晶。约190℃结块变为棕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醚、氯仿,易溶于热乙醇。用酸水解时可产生茄啶和三种糖。用于生化研究。以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癫痫和哮喘。

相关

  • 遇溺遇溺是因为液体进入肺部而导致缺氧,继而窒息。常见于游泳、船只沉没、海啸、潜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国家都是1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国便是仅次于车祸。小童多是从
  • 骑士骑士或称武士,原为欧洲中世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成为一种贵族阶层。骑士的头衔来自另一位骑士或是领主的册封,骑士除了能获得自己的封地之外,也必须为所效忠的领主作战
  •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
  •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硝酸盐类药物硝酸盐是一个多原子离子其分子式NO3−和分子量62.0049克/mol。硝酸盐同样描述为有机官能团RONO2。这些硝酸酯是一专业炸药。CP#3是硝酸根离子NO3−形成的盐。许多金属都能形
  • 小核仁RNA小核仁RNA(Small nucleolar RNAs;snoRNAs)是一类小型RNA分子,可引导核糖体RNA(rRNA)或其他RNA的化学修饰(如甲基化)作用。根据MeSH的分类,此分子属于小核RNA(snRNA)的一种。可分为C/D b
  • 乌来温泉坐标:24°51′55″N 121°33′06″E / 24.865307°N 121.551662°E / 24.865307; 121.551662乌来温泉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乌来区,乌来(urai)是台湾原住民泰雅族语中冒烟的热水的
  •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英语: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缩写SHAPE)在2003年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司令部(Allied Command Europe,ACE)的总部,2003年后则成为了
  • 七年战争欧洲大陆维持战前态势,英国、法国、西班牙殖民地变更。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欧
  • 绍斯塔克杰克·威廉·绍斯塔克(英语:Jack William Szostak,1952年11月9日-),美国生物学家、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麻省总医院亚历山大·里奇杰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