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威廉二世

✍ dations ◷ 2025-02-25 02:07:44 #1744年出生,1797年逝世,普鲁士国王,霍亨索伦王朝

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1744年9月25日-1797年11月16日)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国王和勃兰登堡选帝侯(1786年8月17日—1797年11月16日在位)。

他是腓特烈大帝之侄,一改过去实施25年的谨慎外交,在任内推行强权政治,获得前所未有的领土增长率。这让普鲁士成为德意志人与波兰人混合的“双民族国家”,并从实际上的次强,晋升为名副其实的列强。但是,因为他疏于军备改革,普鲁士的战力逐渐下降,无法因应法国大革命之后新局势的挑战。他的宗教文化政策是以振兴新教传统来对抗理性启蒙;此外,他大力赞助文艺建设,使得普鲁士的文化软实力大幅上升。包括1788年在柏林建造著名的勃兰登堡门。

腓特烈·威廉二世是普鲁士王子奥古斯特·威廉与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斐迪南·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女儿路易丝·阿玛莉埃的儿子,生于柏林。奥古斯特·威廉亲王是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第五子,腓特烈二世的弟弟。他母亲的姐姐是腓特烈二世的王后。由于腓特烈二世没有子嗣,他的父亲奥古斯特·威廉成了普鲁士王位的继承人。1758年父亲去世,他成了普鲁士的王储。

腓特烈·威廉长相英俊,年幼时性格随和,但做什么事都不能持之以恒,心理素质不高,意志薄弱,缺乏主见。他天资聪明,爱好文艺。在他的倡导下,普鲁士的文化事业非常兴旺。他曾是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的赞助人,本人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大提琴家。他的私人交响乐队享誉欧洲。在他的王储时代,腓特烈二世曾聘任他许多的职位,然而腓特烈二世对他的性格和周围环境公开地表现出疑虑。

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后,腓特烈·威廉继承了普鲁士王位成为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他刚上任的一些政策似乎使人们消除了疑虑:他大幅减税以减轻人民负担、改革沉重的法国式的征税制度、通过减少缴纳关税来鼓励贸易、修建道路和水渠,还对教育进行改革。这一切使腓特烈·威廉二世很受民众欢迎。比起前任的腓特烈大帝,缺乏赫赫战功的新国王虽然没有得到人民的太多敬重,但却比前任广受爱戴,甚得民心。

但没过多久,腓特烈·威廉二世就表现出意志薄弱,缺乏主见的弱点,他完全处于一个叫约翰·克里斯托福·冯·沃尔纳(Johann Christoph von Wöllner)的神秘主义者的影响之下,以至于冯·沃尔纳成为实际的首相。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颁布了“宗教敕令”,确认了宗教自由(给予犹太人、门诺会与摩拉维亚弟兄会充分的保护),维护基督教反抗“启蒙运动”,加以诸多限制,如限制传教,限定神职人员只能信仰新教;同年12月18日,制定了一套严厉的出版物审查制度,以压制言论自由。虽然沃尔纳的宗教政策遭到很多批评,但这实际上被证明是让普鲁士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国王虽然好色而情妇众多,但是非常虔诚地信仰新教。这个政策导向使普鲁士的宗教热情被重新唤醒,文艺学术也在国王的赞助下而变得文化兴盛、人才辈出。过去穷酸、粗线条与过度理性的普鲁士逐渐在消失,柏林市内的文艺沙龙和政治沙龙开始欣欣向荣,成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大本营。

若跟前任国王互相比较,腓特烈·威廉二世的个性与晚年的腓特烈大帝完全相反,他心地善良、信仰虔诚、积极进取、暴躁冲动、雄心勃勃、好色多情。因此他一上台,就打破前任国王谨慎小心的外交政策(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后,曾发誓说:“以后我连一只猫都不攻击了。”),推行大胆轻佻的强权外交,并在一连串的好运之下,获得巨大的成功。

1787年,联省共和国发生反对联省共和国执政威廉五世的起义。9月13日,腓特烈·威廉二世为了保护他的妹妹──威廉五世的妻子而入侵联省共和国(获得英国首相小皮特的支持)。联省共和国各省在普鲁士军队入侵下纷纷投降,威廉五世复辟(普-荷-英同盟成立)。1790年,普鲁士参与了俄奥对抗土耳其的战争并获得胜利,但并没有获得领土,这场战争后普鲁士放弃了腓特烈二世以来的反奥传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腓特烈·威廉二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同为最顽固的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欧洲君主。1791年,腓特烈·威廉二世与利奥波德二世在皮尔尼茨会晤,发表皮尔尼茨宣言,宣称要以武力对待法国革命。1792年2月,腓特烈·威廉二世与利奥波德二世缔结第一次反法同盟,这是后来欧洲形成的一系列反法联盟的基础。但是,同年普军在局部性的瓦尔密战役中输给革命后的法军,腓特烈·威廉二世立刻撤出普军,全力往东去瓜分波兰。

18世纪80年代,被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第一次瓜分后的波兰的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掀起爱国运动。波兰与普鲁士结盟之后,于1791年通过《五三宪法》。1792年,俄罗斯入侵波兰,普鲁士背叛了与波兰的军事同盟,出兵攻占波兰领土。1793年1月23日,普鲁士与俄罗斯完成第二次瓜分波兰,普鲁士得到了格但斯克和托伦、波兹南等大波兰地区,共5.8万平方公里、110万人口;俄罗斯获得相当于今日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的领土;奥地利由于忙于反对法国大革命没有参加这次瓜分。1794年3月,波兰民族英雄塔杜什·科希丘什科领导波兰人民在克拉科夫举行民族起义,4月占领华沙,建立革命政权。11月,俄军在普、奥配合下,将起义镇压下去。1795年10月,俄、普、奥3国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议:俄占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奥占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地区和马佐夫舍一部分;普占其余的西部地区,其中包括华沙和马佐夫舍的余部,面积 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

为了维护普鲁士在波兰的利益,1795年普鲁士以及西班牙、黑森-卡塞尔与法兰西共和国签定巴塞尔和约,法国归还了在反法战争中占领的莱茵河以东的领土,允许莱茵河以东的北德地区成为普鲁士的势力范围。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普鲁士被多数君主国视为叛徒,在欧洲被俄、法之外的国家敌视。

腓特烈·威廉二世在位期间,普鲁士的国土面积由3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7万平方公里,人口从540万增加到870万。但普鲁士在欧洲的威望下降,政府无能,财政因为减税与浪费而一片混乱,国债高达4800万塔勒;军队虽扩张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数量——近24万(189,000步兵和48,000骑兵)但守旧老化的情形日趋严重。1797年11月16日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去世,留下一个近乎破产的国家。

腓特烈·威廉二世一生结婚两次,有四子四女:

二人于1769年离婚。

此外,腓特烈·威廉二世有多名情妇,并有多位私生子。其中一名私生子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勃兰登堡日后成为普鲁士首相。

相关

  • 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生物地质化学循环(英语:Biogeochemical Cycle,又称作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学上指的是化学元素或分子在生态系统中划分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使得相关
  • 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日语:豊臣 秀吉〔豐臣 秀吉〕/とよとみ (の) ひでよし Toyotomi (no) Hideyoshi;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后将
  • 罗马皇帝列表这是罗马帝国历代皇帝一览表。奥古斯都于前27年创元首制,开始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皇位的承继方式一般为养子承继制,但也有亲子承继的。罗马多次出现两帝共治,甚至四帝共治。戴
  • 房地产自有率房地产自有率(home-ownership rate),中国大陆称住房自有率。各地差异,由于世界各地的差异,每个地区对于房地产自有率都有不同的定义, 因素也不一样见。在美国,房地产自有率是美
  • 伸展台计划:師徒大戰《伸展台计划:師徒大戰》(Under the Gunn)为美国真人秀节目《伸展台计划》的衍生节目,由美国Lifetime频道(英语:Lifetime Television)播放。其节目主旨皆安排曾参加历届《伸展台计
  • 格鲁伯宇宙学奖格鲁伯宇宙学奖(英语:Gruber Prize in Cosmology)设立于2000年,是由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的非营利组织格鲁伯基金会(Gruber Foundation)提供的价值50万美元的三项国际奖项
  • 波利特里峰坐标:44°59′28.28″N 07°01′7.36″E / 44.9911889°N 7.0187111°E / 44.9911889; 7.0187111波利特里峰(意大利语:Monte Politri),是意大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北部,由皮埃蒙特大
  • 普罗斯珀·德·巴朗特普罗斯珀·德·巴朗特(法语:Prosper de Barante;1782年6月10日-1866年11月22日),法国政治家、史学家,1828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第33号院士。他倡导用报告文学方式写历史。代表作有《
  • 韩秉道韩秉道(朝鲜语:한병도/韓秉道 ,1967年12月7日-),大韩民国自由派政治人物,第17、21届国会议员。
  • 喜马拉雅 (电影)《喜马拉雅》(法语片名:)是1999年法国导演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执导的、法国、尼泊尔、瑞士和英国四国合拍的一部剧情冒险片。片中不仅真实地呈现了藏地高原人的生活方式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