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纳·科利

✍ dations ◷ 2025-08-27 02:51:36 #克里希纳·科利

克里希纳·库马里·科利(信德语:ڪرشنا ڪماري ڪولھي‎,乌尔都语:کرشنا کماری کولہی‬‎‎。{1979年2月1日—),简称克里希纳·库马里。是一名巴基斯坦政治家,昵称柯希拜伊(女王柯希)。自2018年3月以来一直担任巴基斯坦参议院成员。她是第二位担任这一职位的印度教女性。她以支持女权和反对债务奴役而闻名;并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女性之一。

克里希纳出生于1979年2月1日,她的家庭是一个信仰印度教的信德人(科利人)家庭,属于达利特种姓。 一家人来自纳加尔帕卡尔的一个村庄。 当她还是一个孩子和三年级的学生时,她和她的家人被当地一个地主囚禁在一所私人监狱里,做了三年的劳工。他们只是在警察突袭了他们雇主的土地后才被释放。她在Umerkot和Mirpukhas接受了早期教育。

1994年,她16岁结婚,当时她还在读九年级。 她婚后继续接受教育,并于2013年在信德大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

2007年,她参加了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三届Mehergarh人权青年领袖训练营,在那里她学习了巴基斯坦政府、国际移徙、战略规划,并了解了可以用来创造社会变革的工具。

克里希纳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加入了巴基斯坦人民党(PPP),为塔尔地区被边缘化社区的权利开展运动。她还为女权运动发声,反对抵押劳工,反对性骚扰。 2018年,她在2018年巴基斯坦参议院选举中以人民党候选人的身份当选巴基斯坦参议院议员,为来自信德省的女性保留了一个席位。她于2018年3月12日宣誓就任参议员。克里希纳是继拉特纳·巴格万达斯·查瓦拉之后第二位当选为参议员的巴基斯坦印度教女性。

她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女性之一。

在2020年卡拉克寺庙袭击事件之后,巴基斯坦参议院提出了一项新的法案--《保护宗教少数群体权利法案》,以避免对少数群体礼拜场所的类似袭击。但它被以贾米亚特·乌勒马-伊斯兰运动党出身的参议员阿都·加富尔·海德里为首的参议院常设委员会拒绝。克里希纳在会议期间走出参议院,以示抗议。

相关

  • 艾弗瑞坐标:42°24′30″N 72°03′15″W / 42.40833°N 72.05417°W / 42.40833; -72.05417埃弗里特(英语:Everett),绰号荣耀、进步与可能之城(City of Pride, Progress and Possibilit
  •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是使到手臂弯曲的肌肉,连接肩胛骨和前臂的桡骨,收缩使到前臂弯曲。英文名“biceps brachii”的意思是“臂的两个头”,因为该肌靠近躯体的一部分分裂为两部分。健美运动
  • 海沧隧道海沧隧道为厦门一条在建海底隧道,连接湖里区和海沧区,大陆第三条公路海底隧道。全长7.102公里,其中隧道长6.306公里,海域隧道长度2.8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3.6米。路基宽度3
  • 日本氏族日本氏族指日本历史上有“姓”或“氏”的著名氏族。即所谓的“源平藤橘”:以下姓氏按照五十音顺序排列:
  • 蛇头山蛇头山,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风柜里的一座山峰,峰顶海拔20米,为台湾小百岳之一。该山峰地处风柜尾,原有三等三角点陆补40号,但已遗失。该地区已由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规划为“蛇
  • 富康年富康年(1964年3月-),甘肃民勤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甘肃省代表。2018年,富康年被选为甘肃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谢奥哈尔县谢奥哈尔县(Sheohar District)或称湿婆诃罗县(印地语、比哈尔语:शिवहर जिला,罗马化:),是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县,面积444平方公里,识字率为56%,2011年人口656,91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80人。行政中心位于谢奥哈尔。“谢奥哈尔”是印地语、博杰普尔语县名“湿婆诃罗”在英语中的讹译,英语中偶尔也使用正确音译“Shivhar”。
  • 201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201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于2019年8月25日至9月1日在日本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这是日本第六次主办世界柔道锦标赛。此次比赛也是2020年东京奥运柔道项目的测试赛。  *   主办国家/地区(日本)
  • A.C.A.B.A.C.A.B.(全写:All Cops Are Bastards,中文可直译作所有警察都是混蛋)是一个首字母缩略字,兼政治标语。部分持不同政见者会用到此一政治标语,控诉自己受到政治迫害和警察暴力对待。这句流行语一般以涂鸦、刺青等方式书写。它可用数字“1312”来表达——其代表每个字母在英语中的排序。批评者认为这个字词是对于警察个人的侮辱,使用者应改用其他字眼去支持警队改革。而支持者则认为A.C.A.B.是将警队视作一个整体看待,没有特地攻击某个执法人员。导演西德尼·海耶斯(英语:Sidney Hayer
  • 西斯都桥西斯都桥(Ponte Sisto)是罗马历史中心的一座桥梁,跨越台伯河,连接雷戈拉区的佩蒂纳里街与特拉斯提弗列区的Trilussa广场。目前的桥梁建于1473-1479年,由教宗西斯都四世(1471年至1484年)委托修建,并以他命名。建筑师巴克西奥·庞泰利利用了已毁于中世纪早期的先前古罗马桥梁奥勒留桥的基础。目前桥上只限行人步行。西斯都桥的前身奥勒留桥,最早在4-5世纪见于记载,后来在中世纪被称为“安东尼桥”(Pons Antoninus)。安东尼桥在772年伦巴第国王狄西德里乌斯攻打罗马时部分被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