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14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2-23 20:16:39 #1950年代日食,1953年科学,1953年2月

1953年2月14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发生于1953年2月14日(西半球为2月13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由于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伪本影从地球以北或以南经过而未接触地表,只有半影覆盖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区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现在亚洲东北部和阿拉斯加领地。

该次日偏食可在东亚除中国西部外的大部、南亚东北角、中南半岛除南部沿海外的大部、菲律宾中北部、阿拉斯加领地(今美国阿拉斯加州)除东部边境外的大部、苏联亚洲部分东部(今俄罗斯亚洲部分东半部)。其中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2月14日看到日食,而阿拉斯加的一部分在2月13日看到日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1664年8月21日至2025年3月29日的21次日偏食、2043年4月9日至2331年10月2日的17次日全食、2349年10月13日至2385年11月3日的3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403年11月15日至2800年7月13日的23次日环食、2818年7月24日至2926年9月28日的7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2205年7月17日,共持续4分1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15至25次:

相关

  • 安东万·拉瓦锡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
  • 梁从诫梁从诫(1932年8月4日-2010年10月28日),出生于北平,知名环保人士,曾任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他是著名建筑学
  • 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 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巫沙布提俑巫沙布提俑(英语:ushabti,shabti 或 shawabti)为古埃及被放置于坟墓中的人偶,即陪葬品。材质为黏土,石,蜡,木,亦或搪瓷等,通常是身负背篓、双手持有镰刀和牧羊杖交叉在胸前的木乃伊形
  • 圣依纳爵罗耀拉主教座堂 (维尔纽斯)圣依纳爵罗耀拉主教座堂 (立陶宛语:Šv. Ignoto katedra) 是天主教立陶宛军中教长区的主教座堂,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1602年,耶稣会进入维尔纽斯,在1622年建造巴洛克风格的
  • 古灵古灵(4月27日-),是台湾的流行小说作家,以写言情小说为主。作品风格轻松诙谐。她小时候学古典钢琴,高中改习爵士钢琴,后考上食品营养科。职业从梦想的钢琴老师、饭店琴师、营养师突
  • 裸花紫珠裸花紫珠(学名:)又名赶风柴,为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地区,多生在溪旁林中、谷地、山坡或
  • 顾敻顾敻,五代时期诗人,在前蜀时任茂州刺史。入后蜀,累迁至太尉。工诗词,其词真挚热烈,婉丽动人,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 侯文灿侯文灿,字蔚鬷,号亦园。清代无锡人。侯杲之子。建有“亦园”,家有昆曲戏班。康熙十三年词曲家万树常与文灿切磋词曲,合编《词律》一书。侯文灿的作品《十名家词》清代第一部词集
  • 苏罗娑苏罗娑 (梵语:शूरसेन, Śūrasena),亦作首罗犀那(Śaurasena),也以国都秣菟罗、摩头罗代指国名,是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亚穆纳河西岸,北邻婆磋,首都为马图拉(梵语: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