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

✍ dations ◷ 2025-11-09 06:58:28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海音院或上音,音乐界称上海院),前身为建于1927年11月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现任院长为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陶尔斐斯路创建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1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院;1945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50年改名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为现名上海音乐学院。文革中大批优秀音乐高级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学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是上海地区“伤亡”最惨重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以后校务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纷纷出国,同时一部分老教师退休,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1997年70周年校庆之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音乐学院的目标,之后10年间学院重点在于恢复并且提高整体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优秀音乐家和理论家。2005年上海市投入巨资对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改建,并将其列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体结构改建完工,迎接80周年校庆。2019年9月15日,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的上音歌剧院建成启用。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博士点的音乐学院;2002年陆续创办艺术管理和音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达到重点本科线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并且开始兴办普及音乐教学院校,尝试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2004年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理论、作曲(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交响曲《长征》均出自该校师生之手)、美声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1;钢琴,弦乐等传统学科造诣颇深。民乐表演专业的影响力不及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整体教学体系和风格以及研究方向基本传承欧美体系,受俄国和德国音乐体系影响甚大。1949年以后的历任院长: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 (1927–1932) → 国立上海医学院 (1932–1952) → 上海第一医学院 (1952–1985) → 上海医科大学 (1985–2000)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 (1911–1952)+同德医学院 (1918–1952) → 上海第二医学院 (1952–1985)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85–200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银行学校 (1952–1987) → 上海市金融高等专科学院 (1987–2003) → 上海市金融学院 (2003–2016)

相关

  • 睾丸睾丸,俗称蛋,是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及生殖腺的一部分。是女性卵巢的同源器官。主要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睾酮的分泌是由脑垂腺前叶分泌的黄体成长激素所控制
  • 呋喃苯胺酸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法语: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des droits de l'homme)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夏乐宫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
  •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
  •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其中包括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us)及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us)两类,取其前两个字母,合称Papovaviruses。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外表呈现正二十面体,不
  • 肌肉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英语:Muscular dystrophy, MD),指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有九种疾
  • 西佛兰德西佛兰德省(荷兰语:Provincie West-Vlaanderen)是位于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弗拉芒社群)西部的一个省,首府布鲁日,人口1,178,996(2015年),面积3,144.3平方公里。安特卫普省 · 东佛兰德省
  • 查理斯·艾博特查尔斯·格里利·阿博特(英语:Charles Greeley Abbot,1872年5月31日-1973年12月17日),美国天文学家,史密森尼学会的干事,出生于新罕布夏州威尔顿市。阿博特于1894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
  • 帕贝尔·帕夫利柯夫斯基帕威·亚历山大·帕利科斯基(Paweł Aleksander Pawlikowski,波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
  • Birch还原法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