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啤酒

✍ dations ◷ 2025-07-20 06:13:12 #啤酒种类

小麦啤酒(Wheat beer),或称麦啤,为在酿造谷料(grist)使用小麦的啤酒,用量依小麦啤酒类型而有所不同,如巴伐利亚的德国小麦啤酒用量约占谷料60~70%%,而比利时白啤酒,则可能占40%。

根据啤酒酿造的地区和各地酿造法的小变异,麦啤有几个不同种类:

德国小麦啤酒(Weissbier)有几种不同名称,Weissbier、Hefeweizen(Hefe-酵母、weizen-小麦)。"Weizen"(小麦)此称呼被用于巴登-符登堡邦与北德地区,而"Weißbier"或"Weiße"(白色啤酒)此称呼被用于巴伐利亚。德国小麦啤酒依德国法律规范,小麦麦芽须占谷料一半以上,啤酒花惯用沙士,赫士布鲁克等增加其苦味。德国小麦啤酒不过滤,留存悬浮的酵母使外观混浊,这是其被称Hefeweizen的原因。此外,德国小麦啤酒且常进行瓶中发酵(bottle fermentation)。被过滤过的德国小麦啤酒称作水晶小麦啤酒(Kristall Weizen),除了比较清澈,与德国小麦啤酒没有差别。德国小麦的颜色在淡金色到暗金色间,味道清新,酒体厚度轻,带有香蕉与丁香味道且果香浓郁。苦味低(IBU:8~15),酒精浓度介于4.3~5.6% ABV。

饮用方法:饮用前竖立降温保存两至三天,使瓶中酵母沉淀。饮用时慢慢倾斜将酒倒入杯中。不要搅浑底部的酵母。好的酵母麦啤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如果愿意,可以在倒完啤酒后再轻轻摇晃酒瓶底部,将混浊的酵母倒入另外一个小杯子中品尝。饮用时也可以加一片桔子或者柠檬掩盖酸味。

深色小麦啤酒(Dunkel Weizen):混合烘烤麦芽,深色的小麦啤酒。

小麦勃克啤酒(Weizenbock):小麦啤酒的勃克版─即酵母小麦啤酒的浓烈版,为勃克啤酒中唯一的爱尔啤酒。材料上,小麦勃克常以60~70%以上的小麦麦芽取代大麦麦芽。

小麦勃克颜色介于深琥珀色到深红棕色,具有浓郁的麦芽味与一点丁香辛味。

白啤酒(Witbier)采上层发酵方式制作。通常低苦味、清爽、且带有香料气息。由于未过滤,酒内的小麦蛋白和酵母造成略白与朦胧的外观,而被称为白啤酒。白啤酒与其他小麦啤酒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啤酒使用的小麦没发芽且会添加香料。白啤酒最常用的香料有橙皮和胡荽子,亦可有其他香料。橙皮可用普通的甜橙皮,或是库拉索橘(一种苦橙)。白啤酒同其他小麦啤酒一样使用大量小麦,最传统的谷料(Grist)配方为54%的大麦麦芽、41%的未发芽小麦和5%的未发芽燕麦。

相关

  • 乳剂乳浊液(英语:emulsion)也称为“乳液”、“乳剂”、“乳状液”或“乳化液”,是指一相液体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油和水混合组成的乳浊液
  • 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据罗马史,罗
  • 内阁制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民主制(英语:Parliamentary system),是一种政治制度,特点是“议会无上”,政府首脑(总理或首相)权力来自议会,授权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议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
  • 王敦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
  • 朱莉·安德鲁斯朱莉·安德鲁斯女爵士,DBE(英语:Dame Julie Andrews,原名:茱莉亚·伊丽莎白·威尔士Julia Elizabeth Wells; 1935年10月1日-)是英国女演员、歌手和作家。她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
  • 孢印孢子印是辨别蘑菇孢子颜色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它能在缺乏显微镜观察或化学染色的情况下对蘑菇进行初步鉴定。孢子印由菌褶或菌管中的孢子散落沉积而成。制作孢子印时将菌柄
  • 三代三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又称夏商周。“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s: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
  • 福开森福开森(英语:John Calvin Ferguson,1866年-1945年),美国教育家,文物专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中华民国初期总统府政治顾问。1866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纳帕尼,父为教会牧师。自幼随家移
  • 慈利县慈利县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东部的县。辖域面积3,481平方公里;国产值总量66.72亿元(2009年),总人口63.66万人(2009),其中城镇人口为22.90万人,农村人口为40.76万人(2009)。当地民族除
  • 小决定暴政小决定暴政(英语:tyranny of small decisions)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E·卡恩(英语:Alfred E. Kahn)在1966年的一篇同名论文中提出的现象。这篇论文中指出:一些对于个人而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