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线隧道

✍ dations ◷ 2025-04-26 16:42:18 #加拿大隧道,尼亚加拉区交通,1972年完工建筑物

镇线隧道(英语:Townline Tunnel)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区威兰市内一条隧道,穿过威兰运河底部连接威兰市的两岸,因其走线与过去威兰镇和科尔伯恩港镇之间的界线相近而得名。隧道全长约330米(1,080英尺),离威兰运河水平面约9.1米(30英尺),分为行车和铁路两条管道:前者共有两条行车线,来回方向各单线行车;后者则载有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两条路轨。

政府于1966年5月批准在威兰市外围为威兰运河兴建一条新水道,以取代长14.6千米(9.1英里),途经威兰市中心的原有运河路段。镇线隧道连同其下游的缅街隧道于1960年代末与运河新水道项目同步施工,大为减低工程的难度和建造成本。在圣劳伦斯海道管理局原来的计划中,镇线隧道只供铁路行驶,但在威兰市议会争取和当地的国会下议院和省议会议员协助下,当局同意增设两条行车线。镇线隧道耗资约3200万元兴建,当中行车管道占1100万元。行车管道率先于1972年7月13日正式通车,而铁路管道则于1973年1月31日启用。铁路管道本有三条铁路轨,但中央铁路轨于1990年代移除。

1985年2月尾,威兰一带的气温回暖,导致大批积雪融化并淹浸镇线隧道;隧道的行车和铁路管道皆需封闭数天以进行清理。到了2010年3月尾,圣劳伦斯海道管理公司人员在隧道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隧道连接路下的水管出现锈蚀,其上的道路有可能出现大型路坑,因此封闭隧道及其连接路以进行修补;隧道于同年4月22日重开。

隧道的行车管道载有安大略58A省道。该公路又称镇线隧道路(Townline Tunnel Road),在东西两端分别与安大略140号和58号省道接驳,两者皆向南通往科尔伯恩港。镇线隧道路在140号省道以东则编为尼亚加拉区525号区道,并于84号区道以东驳上25号区道,约莫与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南界平行向东通往尼亚加拉河畔。

相关

  • 叶尼塞语系叶尼塞语系(Yeniseic 或 Yenisei-Ostyak)是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的一个语族。包括7种语言:其中的Yug、Pumpokol、Arin和Assan早在18世纪消亡了,我们对这些语言所知甚
  • 目的“目标”是一种个人或是系统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且会为此计划,设法达成。目标是个人或组织在某种理想状态下希望达到的状态。有时目标会有其期限(英语:time limit),因此还需要在期限
  • 菜豆菜豆(学名:Phaseolus vulgaris)通称包括云藊豆、白肾豆、架豆、芸豆、刀豆、玉豆、去豆、四季豆等,一年生豆科植物,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var. chin
  • 凌焕新凌焕新(1962年3月-),江苏靖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16年1月,任命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2017年3月,任中央军委纪委正军职专职委员。2018年12
  • N1N1运载火箭是苏联研发的用来将苏联宇航员送到月球的火箭,也被西方人称为 G-1e 或 SL-15 。N1就是俄语носитель(运载器)的缩写。N1运载火箭研发工作比土星五号晚,不仅资
  • 亨利约瑟夫·匹希斯亨利约瑟夫·匹希斯(法语:Henri-Joseph Paixhans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
  • 古礼治古礼治(1809年-1887年),字仿宜,号定波,江西定南县大石堡人,清朝军事将领、武进士出身。道光十八年,登武进士三甲,赐蓝翎御前侍卫。后升任涿州守备、天津静海营都司、直隶大名府都司等
  • 徐辉祖徐辉祖像,取自《三才图会》徐辉祖(1368年-1407年),初名允恭,明朝开国功臣徐达长子,母谢氏,以嫡子袭封魏国公。徐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在明太祖时期已在左军都督府任职
  • 古道行古道行(1599年-1640年),南直隶扬州卫人,明朝军事人物。古道行个性慷慨任侠,懂得司马兵法,在天启四年(1624年)中武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武进士,署任副千户,同年担任蓟镇潮河川守备,到七年
  • 虞宏正虞宏正(1897年10月5日-1966年11月11日),男,福建闽侯人,中国土壤化学和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