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228年),字子敬,为避刘备叔父讳而改为子度,东汉司隶右扶风平陵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
刘备入蜀时,刘璋派遣孟达和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备命其驻守江陵,蜀平后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杀死房陵太守蒯祺(诸葛亮的姐夫),攻下房陵后继续进攻上庸,并和刘封会合于此地。关羽围樊城、襄阳时(樊城之战),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拒绝,关羽战败后,孟达因畏惧被治罪,再加上跟刘封不和,于是带着部下郤揖投降曹魏。
孟达投降曹魏后,在曹丕时受到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命其担任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达且与桓阶和夏侯尚亲善,并曾与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刘封。
曹丕死后,当时桓阶、夏侯尚都已去世,孟达因心不自安,在诸葛亮引诱下,企图归蜀汉,孟达又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诸葛亮为促使孟达起事,派郭模诈降,故意将孟达之事告诉申仪。司马懿得申仪报信后,写信安抚孟达,暗中遣军进讨。孟达得知事泄后本已决定起事,但因得司马懿信迟疑,又认为司马氏率军来讨必定先启奏魏帝曹叡再作定夺,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达,自己届时城池必已坚固;然而当司马懿不等魏帝命令就于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赶来时,完全打乱孟达的部署。后来司马懿在十六日内破上庸,斩杀孟达(详见新城之乱)。
同时代,曹魏有个举荐涿郡太守王雄的安定太守孟达,从履历看与此孟达并不是同一人。
父孟陀,官拜凉州刺史。子孟兴,为议督军,咸熙元年(264年)因蜀汉灭亡被迁徙回右扶风。外甥邓贤,孟达叛魏皈蜀时勾结司马懿,开城迎魏入城。
字子庆。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时,身处魏国上庸的孟达意图回归蜀国,徐晃乃做为司马懿的副将跟随征讨孟达,在城前叫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