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份者,或称作“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人”、“权益人”、“涉众”(英文为“stakeholder”),狭义是指于某公司或机构组织中,拥有相关利益的人。广泛义则是指利益将受到组织行为影响的人。利益相关的范畴或许相当广泛,当中可能包括了:现金、股份、职位、名誉、时间、权利等等。依照1983年“史丹佛研究院”内部备忘录第一次使用这名词的定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是“如果群组并不支持,组织将不复存续”的群组成员。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这个理论由爱德华·弗里曼(R. Edward Freeman)主持发展。此后在组织上的策略管理和业务实践,公司治理,营运目标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方面被广泛接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影响,或被整个企业的行为影响。
任何组织或团体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可能影响到与私营公司相关的人员。例如,公司所有人、客户、合作伙伴、承包商和供应商、员工及其眷属,相关或位于附近的人员。
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几年“利益相关者”这个名词经常用来表示,对专案或实体持有合法权益的个人或组织。在讨论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决策过程时,这已经概括所有对于实体感兴趣(或“股权”)的人;不仅包括其供应商,员工和客户,也包含了座落地点的办公室或工厂,可能影响当地经济或社区环境的人。在此范畴下,“利益相关者”除了理事会的董事或管理人(传统的持份者),而且还包括付出象征性权益的所有人,以及潜在的“支付人” (在赛局理论中的“收益”意指交易行为的结果)。因此,为了双赢地使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组织管理需能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了解他们的态度(支持,中立或反对),并以大局权衡轻重缓急,将组织的稀缺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例如,在房东对于出租房屋进行翻修工程的案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将是租客,邻居(生活会受到工程滋扰),受房东所聘任的物业管理和维护团队。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是出资者和设计和施工团队。这事务的案例中各类权益的持有者称之为,所以可能会有一个股东的选区,一个翻修工程周遭毗邻的选区,持有债权银行的选区等等。在这种用法中,“持份”是“利益相关者”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