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髀算经
✍ dations ◷ 2025-09-29 17:11:31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髀”,拼音:bì,注音:ㄅㄧˋ)也简称《周髀》,是中国古代一本数学专业书籍,在中国唐代收入《算经十书》,并为《十经》的第一部。周髀的成书年代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周公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西汉末年写成。《周髀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历算著作,也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后世数学的源头,其算术化倾向决定中国数学发展的性质,历代数学家奉为经典。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天文算法推步类。《周髀算经》原名《周髀》,出现于西汉时期,记载相关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成果,尤其在数学方面有着突破性的进步,后人认为是经典之作,因此则改称为《周髀算经》。“周髀”这个名称,按该书中的解释,“周”指的是周代,指从周代传下来的一些方法,“髀”原意指的是股(大腿)或者股骨,在这里的意思是“用来测量日影的长八尺之表”。天文学方面,《周髀》主要阐述盖天说和四分历法。数学方面,《周髀》主要记载汉代的数学成就,率先提出了几何学重要的勾股定理,并在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中给出勾股定理的一般公式。《周髀》中出现运用重差术绘出的日高图,不过没有详细说明方法,三国时,赵爽、刘徽进一步研究,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测望理论的核心内容。《周髀》周就是圆,髀就是股。上面记载周公与商高的谈话,其中就有勾股定理的最早文字记录,即“勾三股四弦五”,亦被称作商高定理。事实上这一定理在时间上还应往前推移。地理学方面,《周髀》明确阐述了极昼和极夜现象。《周髀算经》的作者已经无法得知,从成书时间来看,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对先秦数学发展成果的总结。《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后世数学的源头,其算术化倾向决定中国数学的性质,历代数学家奉为经典。《周髀算经》的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关
- 中子活化中子活化指将样品用中子照射后,样品中原子经中子俘获而变得具有放射性的过程。俘获中子后的原子核通常会立即衰变,释放出中子、质子或阿尔法粒子同时生成新的活化产物。这些活
- 引子引物(英文:primer),又译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存在于自然中生物的DNA复制(RNA引物)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人工合成的引物(通常为DNA引物)。之所以需要引物是
- 罗格斯大学罗格斯大学,全称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简称罗大(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ˈrʌtɡərz/)是美国新泽西州的最大高等学府,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名列公立常春
- 花栗鼠共23种。花栗鼠属(学名:Tamias),也叫花鼠,是松鼠科地松鼠族的一属。共有23种,其中西伯利亚花栗鼠生活在亚洲东北部,东部花栗鼠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东部,其余的品种均生活在北美洲的
- 具在伊具在伊(韩语:구재이,1986年2月28日-),本名具恩爱(韩语:구은애),韩国女演员。
- Sony ReaderSony Reader是索尼发售的电子书阅读器。2006年9月率先于北美发售PRS-500型。2009年于日本发售PRS-650/350型。使用了E-Ink电子墨水,能实现接近纸张的显示效果与长时间显示。
- 严复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乾,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壄老人,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民国初年与闽县合并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祖籍河南固始。中国近代启
- 配色在色彩理论(英语:Color theory)中,色彩计划主要指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最常见的配色方案有“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等。单色配色是指使用
- 阿拉伯板块阿拉伯板块是过去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向北移动,而与欧亚板块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的三个板块之一(另两个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这三个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板块碎片的
- 多硫化物多硫化物是指含有硫硫键的化合物,主要可以分为二种:多硫化物盐及有机多硫化物。多硫化物阴离子通式为Sn2−,是多硫化氢H2Sn的共轭碱。像别名硫钡粉的多硫化钡即为多硫化物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