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鹦鹉

✍ dations ◷ 2025-07-09 05:30:53 #牛顿鹦鹉

牛顿鹦鹉(),又名罗德里格斯环颈鹦鹉,是罗德里格斯岛特有的一种鹦鹉。它们约长40厘米,呈蓝灰色。

牛顿鹦鹉的种小名是为纪念最初纪录它们的François Leguat的难民身份。最后是于1875年观察到它们,目前只余下两组完整的标本及数个亚化石。

牛顿鹦鹉有两组完全的标本存放在剑桥大学,一个雄性及一个雌性。雌鸟标本是由毛里求斯的殖民官爱德华·牛顿(英语:Edward Newton)交给他的哥哥阿弗烈·牛顿(英语:Alfred Newton),而阿弗烈于1872年正式作出描述。雄鸟标本是于1875年射杀的,从其喙的颜色及双翼没有红点而估计是一只雏鸟。目前亦有发现一些亚化石。

牛顿鹦鹉长约40厘米,其中不半是它们的尾羽。它们的外观像其他鹦鹉,颈上有黑环,不过它们却呈蓝灰色,而非绿色。瞳孔呈黄色,上身较深色,下身则较浅色。雄鸟从蜡膜至眼睛间有一条较深色的线。雌鸟的头部较灰色,其颈上黑环不大明显。早期的报告指它们肩膀上有红点,但现存的两个标本都没有,因而估计雄鸟标本是一只雏鸟。另外亦有发现绿色的牛顿鹦鹉。

牛顿鹦鹉最初是由François Leguat纪录。他认为牛顿鹦鹉很丰富,主要是吃橄榄树类的果实。他发现牛顿鹦鹉可以作为食物及能够模仿说话,于离开毛里求斯时就带走了一只。于1726年有另一个有关的纪录。后来法国数学家彭革雷(Alexandre Pingré)于1761年到了罗德里格斯观察金星凌日时,发现牛顿鹦鹉已很稀少。

牛顿鹦鹉的灭绝可能是因失去栖息地及猎杀所致。

相关

  • 重复使力伤害重复使力伤害(英文: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或称重复性劳损、劳肌损伤、重复性动作的伤害,是指因长时间重复使用某组肌肉造成的损害。吉他、打字、在装配线工作、某些
  • 曼尼普尔语曼尼普尔语,又称梅泰语(Meitei-lon/ꯃꯤꯇꯩ ꯂꯣꯟ;又名Meitei-lol/ꯃꯤꯇꯩ ꯂꯣꯟ、pangal-lol或Manipuri/মনিপুরি,又或Meithei/মেইথেই)是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
  • 水团水团(英语:water mass)在海洋学中为一范围内特性相似的水体,可与周围水体区别开来,类似气象学中的气团的概念。水团特性包括温度、盐度、化学物质——同位素比例,和其他物理量。世
  •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通常称为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是美国众议院的常务委员会之一。它负责对
  • 诸夏诸夏,是指与中原诸侯国,最初周王朝同姓、姻亲与受功的诸侯,后来广义成为中原诸侯国的代称,频繁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典籍中。周人自称为“有夏”或“时夏”,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诸候自
  • 吉尔伯特·贝克吉尔伯特·贝克(英语:Gilbert Baker,1951年6月2日-2017年3月31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艺术家与政治人物。他是一位男同性恋者,在1977年当选旧金山市议员,是加州首位公开出柜的公职人员
  • 圣经 (消歧义)圣经可能指:
  • 阿库西拉乌斯 (阿哥斯)阿库西拉乌斯 (阿哥斯)(英语:Acusilaus),约活动于公元前500年前后。他的事迹较为简略,其名为《谱系》的三部书中所讲述的均为史诗英雄。传世的作品也仅有残篇。其事迹于其他古希
  • 电解水机电解水机(Water-Ionizer)是依据电化学与电解原理,采用钛白金(铂)素材或其它合金材质作为电解槽之电极板,其间配置陶瓷离子分离膜的透析与分离作用。依操作需要,电解槽使用钛白金电
  • 多尹·阿比奥拉多尹·阿比奥拉(Doyin Abiola, Doyinsola Hamidat Abiola,1946年2月1日-),尼日利亚新闻家。曾任《国家协和报(英语:Concord Group (Nigeria))》的总经理和发行人,她是首位担任《每日时报(英语:Daily Times (Nigeria))》总编的尼日利亚女性。多尹·阿比奥拉在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接受教育,并于1969年获得英语和戏剧学位。毕业后,她于1969年开始在《每日见闻报》()工作。期间,她开始在报纸上撰写Tiro专栏,讨论公众关心的各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