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食顺序

✍ dations ◷ 2025-02-23 22:01:37 #语言学,语音组合法

夺食顺序(或译流血顺序,英文Bleeding order),由Paul Kiparsky(英语:Paul Kiparsky)在1968年引入,用来描述音位学规则的相互影响。当规则A生效后,规则B生效的条件被破坏,即规则B无法生效,则称为夺食顺序。直观表述如下:

若规则A是 ,规则B是 ,这就是夺食顺序:

相反,若当规则A生效后,创造了规则B生效的条件,则称为喂食顺序。

英语中有个例子:规则A为 /ɪ/ 插入在清齿龈擦音和复数- 之间,如 buses 读作 (底层形式应为 //bʌs-z// )。规则B为词尾清化(英语:Final-obstruent devoicing),指的是清辅音后的音段发生清化,如 books 读作 (底层形式应为 //bʊk-z// )。我们可以发现 buses 应当读作 ,这说明规则B并没有发生,即规则A、规则B为夺食顺序。

如果两个规则存在潜在的夺食顺序(先A后B),却依照相反顺序(先B后A)生效,则称为反夺食顺序。例如:荷兰语方言Kaatsheuvel(英语:Kaatsheuvel)中,词语(“蛇”)的指小形发音为。如果规则A:-插入先发生,则规则B:在名词词干和后缀 /-kə/ 之间插入 /-ə/ 就无法发生,结果将是 。实际上在此处规则B先生效。

相关

  • 员工餐饮员工餐饮,是指公司、机关向员工供应的餐饮。可分为数种形式。
  • 棉兰棉兰市(印尼语:Kota Medan),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首府,位于该省北部。是印度尼西亚仅次于雅加达及泗水的第三大城市,亦是苏门答腊最大城市。华人约有50万,也有颇具规模的泰米尔人
  • 麻豆溪事件麻豆社事件,又称麻豆溪事件、麻豆事件、麻豆事件,发生于1629年,台湾荷西殖民时期的西拉雅族和大武垅族麻豆社原住民,因不满荷兰台湾长官的统治,双方发生战争。麻豆社最终失败,签定
  • 罗曼·英伽登罗曼·维托德·英伽登(Roman Witold Ingarden,1893-1970),波兰哲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本体论和美学。二战之前,英伽登的多数著作都是以德文出版的。战争期间他回到波兰,所以
  • 放庆禄放庆禄(1844年-1877年),傣族,云南省芒市人。第二十世芒市土司。放庆禄出身土司世家,为十九世土司放承恩胞弟放世恩长子,因放承恩无嗣,遂将放庆禄过继门下。1849年,放承恩病故,放庆禄年
  • 凹塔螺科凹塔螺科(学名:Retusidae),中国大陆作囊螺科:ix,166,是后鳃类支序头楯目的一个海洋腹足纲后鳃类软体动物的科,其物种皆为个体非常细小。按原来2005年的分类,本科属于壳蛞蝓总科,现时
  • 许三守许三守(韩语:허삼수,1936年9月18日-),韩国陆军上校、政治人物。曾参与越战,1979年随同全斗焕一起发动双十二政变。
  • 数位文学数位文学是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文学文化,从80年代开始出现“电脑诗”等各种前卫书写,以及随后在90年代初“电子布告栏系统”(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s, BBS)出现后,引发新一
  • 台湾文艺 (台湾文艺联盟)台湾文艺:昭和九年(1934年)11月15日创刊,昭和11年(1936年)8月28日杂志停刊,一共发行15期。该杂志停刊没有多久,其发行机关台湾文艺联盟也销声匿迹。该杂志以台中地区为中心,网罗全岛
  • 安民 (1945年)安民(1945年4月11日-),生于陕西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1964年8月至1970年8月,在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其间,于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8月至1975年10月,在河北省赤城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