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国旗

✍ dations ◷ 2025-09-09 22:11:16 #国旗,利比亚

利比亚国旗(阿拉伯语:علم ليبيا‎;柏柏尔语:Acenyal n Libya)是利比亚的国家象征之一,现行的国旗于2011年8月3日启用,是为红、黑、绿三色横旗,黑色带子中央有新月和五芒星。这面旗帜曾于利比亚王国时期使用,其后因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推翻王朝而停用。2011年8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功攻下的黎波里,并获得联合国承认,利比亚王国时期的国旗得以重新采用。

在意大利入侵之前,利比亚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国旗以红色为底色,红色旗面中央有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

自1911年起,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国旗与当时的意大利国旗一样,旗面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构成,中央绘有萨伏依盾形徽章。另外,为对抗意大利,部分利比亚人于1918年11月16日在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自行成立“的黎波里塔尼亚共和国”,国旗底色为浅蓝色,中间有一棵绿色的棕榈树,棕榈树上有一颗白色星星。自共和国于1922年11月12日覆亡后,这面国旗已不再使用。(国旗模样)

利比亚王国于1951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其国旗也于同时采用,国旗是红、黑、绿三色横旗。中间黑色带子代表昔兰尼加地区,阔度是红色和绿色带子的两倍。黑色带子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数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传统标志,这个设计来源自塞努西穆斯林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红色带子代表费赞地区,亦象征人民的鲜血;而绿色带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伊斯兰教,亦是繁荣的象征。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军队发动了武装政变,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国旗变更为泛阿拉伯红、白、黑三色平行的阿拉伯解放旗。

该旗帜与当时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及也门国旗相近。

1972年,利比亚加入阿拉伯联邦共和国,与埃及和叙利亚共同使用相同的国旗。国旗亦是红、白、黑横旗,中央的老鹰图样为国徽,又称为“萨拉丁之鹰”,鹰爪下方的文字则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国名。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出访以色列,以寻求两国和解。这在阿拉伯世界引起震惊,卡扎菲亦极为不满,于是与叙利亚一同退出阿拉伯联邦共和国,并在3月2日将利比亚官方国名改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由于事出突然,没时间设计新国旗,所以卡扎菲同日直接改用全绿色的国旗。国旗没有其它的设计、徽章或其他细节,是历史上唯一只以一种颜色为国旗的国家。

绿色除了反映出利比亚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外,也象征着利比亚官方民族色彩、以及卡扎菲1969年的“绿色革命”,并表示与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是敌人。

1986年,利比亚再度改国号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旗帜依旧为全绿色。

2011年利比亚起义期间,一些反卡扎菲示威者、和一些不再支持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驻外使馆,在公开场合中使用了利比亚王国时期的国旗,但三条颜色带子的阔度是均等的。

2011年8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功攻下的黎波里。同年9月,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地位获得联合国承认,取代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同时,全国过渡委员会通知联合国,该委员会已经把该国的国名更改为“利比亚”,国旗也改用利比亚王国时期的设计。10月20日,卡扎菲被杀,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政权垮台,其绿底国旗自此停用。2013年1月9日利比亚国民议会正式批准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国号名称的决定,国民议会批准了“利比亚国”(State of Libya)作为现国名,在新宪法确立以前,将一直使用这一国名。

奥斯曼帝国属地时期
1833年-1911年

的黎波里塔尼亚
1833年-1911年

意属利比亚
1911年-1947年

昔兰尼加
1947年-1951年

利比亚王国
1951年-1969年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69年-1972年

阿拉伯联邦共和国
1972年-1977年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
1977年-2011年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2011年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2011年

利比亚国民议会
2012年-2014年

利比亚国
2011年至今

利比亚国海军旗帜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海军旗帜

利比亚王国国王的旗帜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3:2版本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旗帜(2011)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使用的另一面旗帜

意属利比亚 (1934-1942)

英国军事管理占领时期 (1942-1951)

利比亚王国 (1951-1969)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69-1972)

阿拉伯联邦共和国 (1972-1977)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77-2011)

利比亚国(2011-)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77-2011)及利比亚国(2011-)

相关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简称PETN;中文名:太安或太恩,又名彭梯儿)是已知最强烈的炸药之一,其相对有效指数(R.E. factor)达1.66。由于它是一种比TNT对撞击及摩
  • 弗雷德里克·布莱克曼弗雷德里克·弗罗斯特·布莱克曼(英语:Frederick Frost Blackman,1866年7月25日-1947年1月30日),英国植物生理学家, 皇家学会院士。1907年11月19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大伦敦内伦敦兰
  • 华妃刘华妃,唐玄宗李隆基妃。生奉天皇帝李琮(710年前出生)、靖恭太子李琬(711年至713年出生)、仪王李璲(716年至718年出生)。除知道刘氏生三子外,并推测出她在玄宗登基前即已成为他的妾
  • 细菌过滤率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也称为细菌过滤率,简称BFE,是量测过滤器(例如外科口罩)阻隔细菌穿透的能力。其结果会以表示过滤率的百分比表示,和阻隔细菌穿透的纤
  • 犁 (单位)犁是台湾的面积单位。明郑王朝以来的台湾开垦者,因多开垦农田,遂是以犁为单位,一犁为五甲,约等于台湾日治时期的14670坪,意即48496平方米。平方尧米、平方佑米(Ym²) 平方泽米、
  • 影像去背影像去背(英语:Image Matting),是指借由计算前景的颜色和透明度,将前景从影像中撷取出来的技术,可用于替换背景、影像合成、视觉特效,在电影工业中被广泛地使用。影像中的每个像素
  • 绣球雀屏珊瑚绣球雀屏珊瑚(学名:)为莲珊瑚科雀屏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 香取郡香取郡(日语:香取郡/かとりぐん  */?)是千叶县东北部的一郡。人口40,260人、面积138.69km²。(2003年)现管辖有以下3町。
  • 苏普朗足球会苏普朗足球会(FC Sopron)是一支位于匈牙利索普朗的职业足球会,球队于2008年解散。
  • 泉镜花泉镜花(1873年11月4日-1939年9月7日),活跃于明治后期-昭和初期的日本小说家,出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名镜太郎。1895年,泉镜花发表的《夜间巡警》、《外科室》,被视为“观念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