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历史
✍ dations ◷ 2025-04-26 17:11:43 #江西历史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起码二十万年前,南昌市治下的安义县已经有先民活动.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一万二千年前),今天万年县仙人洞出现水稻栽培文化.
到了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不少县市都有人类踪迹.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地域曾经被楚国和吴国管治. 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吴头楚尾”形容江西.秦始皇统一之后,设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寿县),在今江西境内设有7个县。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从此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下辖 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淦、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非今日之扬州市)。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西晋末年,由于永嘉之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使得这一带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成为当时南朝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隋代将州的级别降与郡同,此时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唐代增加到8州37县,8个州分别为: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 10 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733年,唐玄宗将道增加到15个,洪、饶、虔、吉、江、袁、抚、信 8 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下,这时江西不仅北部鄱阳湖平原及赣江南北通道沿线地区,而且边缘丘陵区带也广泛开发,陆续设置县治。浮梁(今景德镇市)的茶叶、昌南(景德)镇瓷器已为著名商品。唐玄宗时,宰相张九龄开辟了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赣江开始成为联系岭南和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路,沿线的江州(九江)、洪州(南昌)、吉州(吉安)、虔州(赣州),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建都于今扬州),后辖于南唐(建都于今南京)。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军,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元宗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在宋代,江西是中原人士南下移民开发的重点地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五名之内,落后于淮南东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等,明显领先于附近的广南东路、荆湖南路等。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这时设立的江西行省辖区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以及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 13 路和南丰、铅山 2 直隶州以及 48 个县、16 个县级州。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 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明朝广东单独设省后,至今江西的边界变化很小。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另外有三位藩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饶州府(鄱阳)和建昌府(南城)。明代,南安府(大余)的梅关和赣江仍是联系广东和长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线路,赣江沿线城市的工商业更为繁荣,除了传统的四大城市以外,樟树镇、吴城镇成为新兴的航运与商业中心。东北部的景德镇和河口镇(铅山)则是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以上四镇,并称为“江西四大镇”。同时,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较低的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移民,从事小商业或农业。清代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江西在清朝末年曾是湘军和太平天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因而损失巨大。人口从1853年的2450万人急剧下降到1873年的1770万人。1861年以后,九江被辟为长江上第一批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作为江西省的门户,九江迅速形成全省的经济中心,名列中国三大茶市(汉口、九江、福州)、四大米市(长沙、九江、芜湖、无锡)之一。1898年,萍乡煤矿大量开采,供汉阳铁厂需要,属于汉冶萍公司,1905年修筑了萍(乡)株(洲)铁路,以方便煤炭外运。不久又利用日资修筑了南浔铁路。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从1917年-1918年开始,赣南的钨矿开始大规模开采,成为江西的主要出口物资。1926年,9月19日、10月20日和11月7日,蒋介石率北伐军三次进攻南昌,是北伐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消灭孙传芳的主力部队。第一次国共内战(1927年-1937年)发端于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暴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苏区。其中著名的有湘赣苏区(由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而来,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安福)、闽浙赣苏区(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湘鄂赣苏区(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最重要的则是中央苏区,包括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于都、兴国、宁都、会昌、寻乌、黎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称为“红色首都”或“红都”。1930年-1934年,国民政府对江西苏区进行了5次军事围剿行动,其残酷的两方对战和清洗(包括红军内部清洗和战后政府的清洗)造成人员大量死亡或逃离,使得江西的人口锐减40%,到1936年只剩下1380万人。江西也是烈士最多的一个省份(占共产党方面的17%,国民党方面的2/3)。1934年3月,国民政府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随后推广到全国。此外,每年盛夏,国民政府各机构大批人员从南京前往“夏都”庐山避暑,并在庐山上建立军官训练团等设施。1936年,经过湖南的粤汉铁路全线通车,使得江西失去过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东西向的浙赣铁路通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九江口岸开始衰落下来。
相关
-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Fossil Fuel),亦称矿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其中原油通过石油化学工业精炼生产得到的产品也称为石化燃料。化石燃料之
- 大分大学大分大学大分大学(おおいただいがく、Oita University)位于大分县大分市的日本国立大学。2003年10月,大分医科大学(1976年成立)与大分大学合并,成为大分大学医学部。
- 电子设备电子学(英语:Electronics),是用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等电子组件来构成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
- 底土底土(Subsoil)是一个国家领陆和领海的地下部分。底土是领土的一部分,主权国家在这些底土中有绝对主权。主权国家在底土中除了能够开发底土的一切资源,任意运用这些自然资源外,还
- 过敏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沈学础沈学础(1938年2月28日-),物理学家。生于江苏溧阳。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
- 核蛋白体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
- 反冲力后坐力,通常是指枪炮发射时产生的瞬间后退力量。后退动量相等于枪的质量乘上枪后退的速度。后坐力所生的能量是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算出来,不过一般都是采直接测量。小口径武
- 三宅岛坐标:34°05′37″N 139°31′34″E / 34.0936°N 139.5261°E / 34.0936; 139.5261三宅岛是日本伊豆诸岛中的一个岛屿。位于东京以南175公里,伊豆大岛南方57公里的海面上。在
- 箱根箱根町(日语:箱根町/はこねまち Hakone machi */?)是日本神奈川县西部,箱根峠东侧位置的町,属足柄下郡。自古已是温泉町,在江户时代设置箱根关。近代由于西武铁道集团与小田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