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氧乙酸
✍ dations ◷ 2025-04-26 03:23:25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俗名:过醋酸),英文:Peracetic acid(peroxyacetic acid, or PAA),是有机过氧酸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是无色液体,具有乙酸的典型气味。过氧乙酸是强氧化剂。过醋酸作为消毒剂已有百年历史,1902年Freer&Novy于ACJ期刊(American Chemical Journal)首次发表过氧乙酸能有效抑制细菌及细菌孢子活性。1949年美国细菌学协会(American Bacteri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一篇报导比较了23种成分,包括氯化合物,其中过氧乙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灭菌剂。现今过氧乙酸在欧洲被大量使用于食品工业、酿酒工业、水处理系统、水净化系统的消毒,于医疗领域,过氧乙酸被用于可重复性医疗器械之消毒、血液透析设备、医院织物洗涤厂(依据德国RKI清单程序)。过醋酸(peracetic acid)从1955年即被当作消毒剂或灭菌剂使用,大部分应用于食品及污水的处理过程,亦曾被用于塑胶材质之隔离用具或医疗物品的消毒。其组成分为双氧水及醋酸,杀菌的作用机转在于释出自由氧及氢基,最终分解产物为氧气、水及醋酸。过醋酸可快速的杀死细菌繁殖体、霉菌、细菌孢子及病毒。过醋酸具有快速广效的杀菌效果,当浓度低于1ppm时,可在5分钟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及酵母菌。过醋酸亦证实可杀死小儿麻痹病毒、轮状病毒、乙型肝炎、HIV病毒。高浓度之过氧乙酸为无色、具强烈刺激味、具腐蚀性,经高温加热会易于分解,大多市售之过氧乙酸有浓度5%、10%及15%。过氧乙酸经由醋酸及过氧化氢反应而成。过氧乙酸在环境中会自动降解为醋酸,醋酸在环境中易于生物降解,因其具生物降解特性,常用于作为环境河川水处理剂。
相关
- 玉米黑穗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薄寮省薄寮省(越南语:Tỉnh Bạc Liê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仪式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具有一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与个人或团体判断有关;可以由个体、群体或团体组织主持和组织进行;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变,如结婚,诞
- 芽细胞在细胞生物学中,前体细胞(英语:precursor cell,也被称为母细胞,blast cell)是指已经部分分化的细胞,其分化潜能仅为单能性,较祖细胞更少。前体细胞可视为从干细胞分化到具体细胞的最
- 雅-赫氏反应雅-赫氏反应(英语 /ˌjɑːrɪʃ ˈhɛərkshaɪmər/),又称“赫氏反应”、“贾立士和赫塞麦反应”、“雅力士和赫塞麦反应”,现简称为“吉海反应”(J-H反应)),是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 杜预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曹魏末与西晋前期政治家、军事家、学者。以破竹之势一举歼灭东吴,帮助西晋完成统一的工作。出于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
- 阿蒙涅姆赫特五世塞赫姆卡拉(英语:Sekhemkare),埃及第十三王朝国王。据《都灵王表》记载,他在位6年。他统治时期的一座纪念碑上的几块被保存下来。他的名字还刻在尼罗河第二瀑布地区的努比亚尤龙
- rhabdomyolysis横纹肌溶解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人体肌肉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
- 火焰茸孢印黄色火焰茸 (学名 Trichoderma cornu-damae,旧分类为 Podostroma cornu-damae),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为肉座菌目肉座菌科木霉菌属的腐生性子囊
- 星球大战计划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际大战(StarWars),正式名称为战略防卫先制(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Star Wars Program,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目标为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