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王约翰(拉丁语:Presbyter Johannes,英语:Prester John,又称约翰长老、传教人约翰),于12至17世纪盛行于欧洲传说人物。
内容是传闻于东方充斥穆斯林和异教徒的地域中,存在由一名基督教之祭司(宗主教)兼皇帝所统治的神秘国度。关于这个王国的记载,见于中世纪流行的多部虚构作品。甚至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提到了他。据称,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三博士的后裔,是一名宽厚和正直的君主,统领一片充满财宝和珍禽异兽、圣多马曾居住的土地。该国内有“亚历山大之门”和“青春之泉”等胜地,边疆更为乐园所包围。他拥有的宝物包括一面可看见每一寸国土的镜子。他的王国富庶得难以想像。据说他是中亚的基督教捍卫者,曾经大破波斯军,之后大军直挥耶路撒冷,但因底格里斯河结冰无法渡过才作罢。还有传说认为,耶稣基督曾应许使徒约翰将活着见到耶稣再临,因此祭司王约翰,便是那一位拥有不老不死之身的使徒约翰本人。
13世纪末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时,蒙古军自中亚击破多个中东伊斯兰教国家,木剌夷、鲁姆苏丹国、阿尤布王朝先后灭亡,并血洗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并屠城十多天,蒙古做到了十字军一直没达成的目标—消灭伊斯兰,因此令中东的欧洲十字军国家认为来自东方的蒙古人正是由祭司王约翰带领的,更促成了多个军事同盟,如法国-蒙古同盟和拜占庭-蒙古联盟。16世纪初,葡萄牙人航海绕过非洲好望角,在东非埃塞俄比亚找到一个基督教王国,当时他们认定这便是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埃塞俄比亚人曾一度想找葡萄牙人抵抗穆斯林入侵。但其实两者教义差异极大,埃塞俄比亚人信仰的是埃及科普特派,因此两者最后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