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

✍ dations ◷ 2025-10-29 05:28:17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辽朝政府,中国行宫,契丹语,汉语外来词

捺钵是契丹语,汉语译为行营、行辕、行在、营盘﹐意为辽朝帝王的行营。

辽朝虽以辽上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时巡狩”,“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捺钵一语最早记载自马扩的《茆斋自叙》。《辽史》有“春捺钵”条:“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

辽朝皇帝每年只在上京暂住,经常迁移。每年两次,北面和南面官被召到捺钵商讨国事。皇帝游幸期间,由北面高官陪伴,一起生活。南面官则于冬天南下中京,处理汉人臣民的事务,只有一名丞相及几名文书充当皇帝的日常随从。

辽代皇帝的捺钵体制在四个季节分别安排了不同的活动,以适应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春捺钵地一般在鸭子河泺,其活动有钓鱼、捕捉天鹅等。夏捺钵一般在黑山,吐尔山一带,皇帝夏天来此避暑...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围猎...冬捺钵之地主要是在广平淀,皇帝来此避寒是主要目的。”

周, 峰. 宋使所见契丹人的生活——以行程录和使辽诗为中心,载《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刘正寅等编著.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43–152. ISBN 978-7-5097-0941-2.

相关

  • 爱瑟尔湖艾瑟尔湖(荷兰语:IJsselmeer)是荷兰中央的一个浅的淡水湖,面积为1100km²,平均深度为5-6米。艾瑟尔湖是须德海在1933年被阿夫鲁戴克大堤(Afsluitdijk)所隔开后,所形成的人工湖。
  • 数学学科分类标准数学学科分类标准(MSC) 是由美国数学学会策划的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引文数据库数学评论和数学文摘上的字母数字混合的分类方案. 数学学科分类被许多数学接收学术论文的期刊采用
  • 常量元素常量元素,又称宏量元素、大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丰富的元素。常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化学元素,计有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
  • 奥沙华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恒星时恒星时是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标示的天球子午圈值,由于借用了时间的计量单位,所以常被误解为是一种时间单位。恒星时是根据地球自转来计算的,它的基础是恒星日(比地球的自转周期短
  • 焚风焚风(德语:Föhn;英语:Föhn wind)或称火烧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的干热风,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势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是一种下坡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山脉都有类似的风,在各个地方
  • REN21REN21,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公司作为全球性的政策网络,为国际领导提供可再生能源平台。致力于在发展中及工业化国家经济体系中为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 双反相机双反相机(TLR, Twin-Lens Reflex),全称为双镜头反光镜取景照相机,与单反相机(SLR, Single Lens Reflex)同属反光取景式相机。顾名思义,TLR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两个镜头,一个在另外
  • 凸堤效应突堤效应(英语:groin effect),垂直于海岸的防波堤或丁字坝会拦阻沿岸流,使得防波堤靠上游侧出现漂砂堆积,另一侧出现侵蚀的现象。常见的例子是在海岸边建防波堤,沙滩缩小、为了填海
  • 九里水头河九里水头河,位于中国山东省文登市开发区街道,是东母猪河左岸支流,发源于汤泊村(原属文登营镇),西流至九里水头社区(原属于文城镇)南入东母猪河,全长8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