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塞琉西亚
✍ dations ◷ 2025-09-02 09:50:18 #塞琉西亚
塞琉西亚或称为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 (希腊语:Σελεύκεια),是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时的一座大城市,坐落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畔,与俄庇斯(日后的泰西封)对望。当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继业者开始争夺帝国的遗产,其中塞琉古一世是其中一位继业者,他约在前305年前后建立塞琉西亚,准备作为日后的首都。但后来塞琉古帝国把首都迁移到了叙利亚北部的安条克。随后塞琉西亚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希腊化文化中心、地区的行政首府,居民主要由马其顿人、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组成。因塞琉西亚在来自幼发拉底河的运河上的交会点上,成为陆路和水路的交通要道,在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间,塞琉西亚城市规模可媲美埃及的亚历山大,也比叙利亚的安条克还大。波利比乌斯用马其顿语的珀利伽恩来称呼塞琉西亚议会,暗示塞琉西亚为马其顿人的殖民城市。但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斯记载中描述塞琉西亚下层多数居民为巴比伦人,而考古上的发现也显示塞琉西亚大多数居民不属于希腊文化。安息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前141年占领塞琉西亚,并当作王国西部首都,在古罗马塔西佗描述中,塞琉西亚尽管在安息统治下,但它的城墙和城市仍富有希腊化的特色。古代文献透露此时塞琉西亚拥有60万人口,由300名议员组成的议会治理,成为当时世界级大城市之一,只有罗马、亚历山大和安条克可以相提并论。然而于前55年一场有关安息统治权的决定性战役在塞琉西亚附近爆发,米特里达梯三世在罗马共和国叙利亚总督奥卢斯·加比尼乌斯的支持下,与其兄弟奥罗德二世交战,此战米特里达梯三世遭到击败,确立了奥罗德二世的统治权。在117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在征服美索不达米亚时,塞琉西亚遭到一次焚毁,而罗马帝国新皇帝哈德良随后就放弃新领土,塞琉西亚重新回到安息手中,并以安息风格重建。但于164年遭到罗马将军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完全摧毁。六十年后(即225年),萨珊王朝的创建者阿尔达希尔一世在原塞琉西亚城池废墟对岸另建了新塞琉西亚,并成为当时一个有基督教主教下的一个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塞琉西亚可能因底格里斯河改道而逐渐废弃。在1920年代,当考古学家在寻找俄庇斯时,发现塞琉西亚遗址。坐标:33°8′14″N 44°31′2″E / 33.13722°N 44.51722°E / 33.13722; 44.51722
相关
- 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犹太战争,亦称大起义或犹太人大起义,是位于地中海东岸黎凡特的犹太人在公元66年至135年间,对抗罗马帝国的一连串战争大规模的起义。历史上第一次的犹太-罗马战争(公元66-73年)以
- 查理大帝无 (前一位拥有相同头衔:查理曼(法语:Charles Ier le Grand、Charlemagne,德语:Karl I der Große,拉丁语:Carolus Magnus,(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查理大帝”,是欧洲中世纪早
- 形容词形容词是词类中的一类。其根本特点是自由地作定语、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语义上,形容词多表示性质、状态、属性、描述等含义。和名词、动词相比,形容词本身的词类地位最不
- 主谓短语在汉语句法中,主谓短语是短语的结构分类之一,它由两个成分组成。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主语和谓语构成了主谓关系(或主述关系
- 虔婆老鸨(鸨,音:Bǎo),又称鸨母、虔婆、龟婆,是妓院的实际经营者,或妓女的经纪人,一般指女性;男性则称龟公、龟头、皮条客。其中的老代表熟练之人,鸨为会走不会飞之鸟,在中国古代象征淫贱。
- 古生物史前生物是指许多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体,年代范围大约是从38亿年前到大约公元前3500年人类开始保留文字纪录以前。在这段演化期间,许多新型态的生命诞生;许多如恐龙般的生物则灭
- 赫尔伯特·傅利曼赫伯特·弗里德曼(英语:Herbert Friedman,1916年6月21日-2000年9月9日),美国天文学家,太阳物理学、探空火箭、高层大气物理学和天文学应用的先驱,他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大众科学传播者
- 生机论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一部兵法书,记载了三十六条兵法。“三十六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齐书·王敬则传》提到的“三十六策”:“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
- 表面涂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Surface treatment)指的是通过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或者涂覆一层其他材料实现对基底材料的保护。材料的损坏和失效大多是从表面破损开始的,因此针对材料的表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