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塞琉西亚
✍ dations ◷ 2025-04-04 11:52:16 #塞琉西亚
塞琉西亚或称为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 (希腊语:Σελεύκεια),是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时的一座大城市,坐落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畔,与俄庇斯(日后的泰西封)对望。当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继业者开始争夺帝国的遗产,其中塞琉古一世是其中一位继业者,他约在前305年前后建立塞琉西亚,准备作为日后的首都。但后来塞琉古帝国把首都迁移到了叙利亚北部的安条克。随后塞琉西亚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希腊化文化中心、地区的行政首府,居民主要由马其顿人、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组成。因塞琉西亚在来自幼发拉底河的运河上的交会点上,成为陆路和水路的交通要道,在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间,塞琉西亚城市规模可媲美埃及的亚历山大,也比叙利亚的安条克还大。波利比乌斯用马其顿语的珀利伽恩来称呼塞琉西亚议会,暗示塞琉西亚为马其顿人的殖民城市。但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斯记载中描述塞琉西亚下层多数居民为巴比伦人,而考古上的发现也显示塞琉西亚大多数居民不属于希腊文化。安息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前141年占领塞琉西亚,并当作王国西部首都,在古罗马塔西佗描述中,塞琉西亚尽管在安息统治下,但它的城墙和城市仍富有希腊化的特色。古代文献透露此时塞琉西亚拥有60万人口,由300名议员组成的议会治理,成为当时世界级大城市之一,只有罗马、亚历山大和安条克可以相提并论。然而于前55年一场有关安息统治权的决定性战役在塞琉西亚附近爆发,米特里达梯三世在罗马共和国叙利亚总督奥卢斯·加比尼乌斯的支持下,与其兄弟奥罗德二世交战,此战米特里达梯三世遭到击败,确立了奥罗德二世的统治权。在117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在征服美索不达米亚时,塞琉西亚遭到一次焚毁,而罗马帝国新皇帝哈德良随后就放弃新领土,塞琉西亚重新回到安息手中,并以安息风格重建。但于164年遭到罗马将军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完全摧毁。六十年后(即225年),萨珊王朝的创建者阿尔达希尔一世在原塞琉西亚城池废墟对岸另建了新塞琉西亚,并成为当时一个有基督教主教下的一个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塞琉西亚可能因底格里斯河改道而逐渐废弃。在1920年代,当考古学家在寻找俄庇斯时,发现塞琉西亚遗址。坐标:33°8′14″N 44°31′2″E / 33.13722°N 44.51722°E / 33.13722; 44.51722
相关
- 童增童增(1956年-)祖籍湖北黄陂,生于重庆。保钓运动人士。童增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祖上有数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中三人参加过武昌起义。1982年,童增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1986年考入北
- 胸腔胸腔(英语:thoracic cavity 或 chest cavity)是指脊椎动物胸廓与膈围成的体腔。
- 苏美尔语幼发拉底河 · 底格里斯河乌鲁克 · 乌尔 · 埃利都 启什 · 拉格什 · 尼普尔 阿卡德帝国 · 库提 乌尔第三王朝 · 伊辛第一王朝 · 拉尔萨 · 伊辛第二王朝古巴比
- 正写法正写法,即是文字符号形体的规范和使用规则,包括正字法和正词法。汉字正字法可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简化字总表》、修订后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战斗或逃跑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Fight-or-flight response),心理学,生理学名词,为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所创建,其发现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应激,使躯体
- 面粉厂面粉厂,是第二产业的工厂,把小麦、大麦、皮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等粮食磨成粉,成品是面粉、麦粉等。在供应链上游是农作物供应商,而下游是面粉批发商人。
- 浓硫酸硫酸(化学分子式为H2SO4)也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
- 亨利·蒂泽德亨利·托马斯·蒂泽德 GCB AFC(英语:Air Force Cross (United Kingdom)) FRS(英语:Sir Henry Thomas Tizard,1885年8月23日-1959年10月9日),英国化学家、发明家、伦敦帝国学院校长,设
- 浆糊糨糊又称浆糊,是一种以糯米或其它富含淀粉的谷物为主原料制成的天然黏合剂。功能与胶水、树脂大同小异,主要用来沾黏。糨糊是古代中国和邻近国家经常使用的一种黏合剂,即使在迈
- 托勒密五世托勒密五世“神显者”(希腊语:Πτολεμαῖος Ἐπιφανής Εὐχάριστος, 前209年10月9日-前180年9月),是 托勒密埃及第五位国王(Basileus)和法老,于前2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