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仲子,姓孟,名仲子;另说名仲;又说名睾,字仲子。战国时邹国人,一说为鲁国人,生卒年不详。赵岐《孟子注》记载孟仲子为孟子堂弟,而孟氏族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实际身份不可考。孟仲子为孟子弟子,孟子死后为公孙丑弟子,又有说曾为子思弟子。曾著书论《诗》,今已失传。今于山东省孟母林墓群有孟仲子墓。
孟仲子最初为子思弟子,与孟子共同学于子思门下,子思死后学于孟子,孟子死后又学于公孙丑。相传孔子编定《诗经》之后,传授于子夏,再依序相传于鲁国人曾申、魏国人李克、鲁国人孟仲子、根牟子、赵国人荀子、鲁国人毛亨、赵国人毛苌。《毛诗》中有许多段落皆引用孟仲子之语为注,但孟仲子之书今已失传。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认为孟仲子实有两人,孟子堂弟为传授《诗经》的孟仲子,孟子之子为学于公孙丑的孟仲子。孟子族谱直到第四十五代孙孟宁之后才有可信的记载,据传孟宁曾自峄山道人得《公孙子》一书,才知道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并曾师从公孙丑。
《孟子》记载,一日齐王派使者来告诉孟子自己生病了,无法亲自来见孟子,并问孟子可否明日上朝相见。孟子则回答,自己也不幸染疾,不能上朝。第二天,孟子准备出门到齐大夫东郭氏家中吊唁。公孙丑问孟子,昨日才以生病为借口推辞上朝,今天却出门吊丧,是否不太合适。孟子说,昨天我生病,今天就痊愈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呢?于是出门。后来齐王派使者与医者来拜访孟子扑空,家中的孟仲子便对使者说,今日孟子病已稍愈,现在已经在前往朝廷的路上了。使者离开后,孟仲子便派人去找孟子,请孟子不要回家,赶紧去上朝。孟子不愿上朝,而孟仲子又不让孟子回家,于是到齐大夫景丑氏家中借宿,而与景丑有忠君敬主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