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令

✍ dations ◷ 2025-08-03 19:37:02 #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令

《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令》(英语:Bank Charter Act 1844),又称《皮尔条例》,是英国国会在首相罗伯特·皮尔任内通过的一项法令。法令限制了英国各大银行的权利,把印钞权收归中央集权式的英格兰银行所有。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和爱尔兰的商业银行依然能够发现自己的纸币,省级银行业公司的银行券在流通中更是随处可见。

根据法令,除了英格兰银行外,其他银行不得发行新的纸币(银行券),现有发行纸币的银行如果破产倒闭,则需收回其发行的纸币;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若发行新币,则需有全额黄金为保证。法令起到了限制流通中纸币供应量的作用,也让英格兰银行有效垄断了新币的发行。不过,活期存款却不受法令的约束,与纸币不同,无需以全额黄金为保证。

此法令将金银本位主义在英国制度化,规定了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和可发行钞票之间的比率,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银行可发行的没有黄金储备支持的钞票限制在1400万英镑内。法令严格限制了国内各大银行的发钞权,阻止英国任何其他银行获得钞票发行权,开始了钞票发行中央集权化的进程。

虽然法令要求新币必须以黄金或公债为全额保证,不过却给了政府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候暂时停止黄金支付的权力,而在历史上也确实发生过数次政府暂停支付黄金的事件,分别发生在1847年、1857年和1866年欧沃伦格尼银行(Overend Gurney Bank)危机期间。同时,尽管法令限制了新币的发行,却并没有限制银行凭空创造新的存款,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这些存款会继续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储户办理储蓄业务时,银行向客户借债,许诺带息返还,并允以可观的抵押物,银行存款就是这些债务的总和。当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时,货币以债务的形式被创造出来,存款被储户取出就相当于银行偿还了这些债务,这些货币便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而一银行里的存款实际上是此前另一银行向客户提供的现金,长期来看,允许银行无限吸纳存款放出贷款,会大量创造货币,货币流入市场后抬升资产价值,最终要导致通货膨胀。这项法令是英国货币学派(英语:currency school)的胜利,该学院认为纸币的发行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这项法令使得省级银行业公司合并成更大的银行,同时失去了发钞权。英格兰的民间钞票最终消失了,让英格兰银行垄断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钞票发行权。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最后一个自行发行钞票的银行是1921年的福克斯福勒银行(Fox,Fowler and Company)。

一年后苏格兰实行的1845年银行法令则更加宽容,允许苏格兰的银行发行他们1845年流通量以上的货币,只要新增发行量有总部的黄金储备支持即可,银行兼并后也可以合并他们所发行的钞票。

时至今日,苏格兰的三个商业银行和北爱尔兰的四个商业银行继续发行他们自己的英镑纸币,但均受到英格兰银行管制。

相关

  • 危机热线危机热线是一种电话或网络咨询服务,主要对存在情感问题或有计划自杀的人提供咨询。危机热线的有效性曾遭受批评:没有明显证据能证明危机热线能有效降低自杀率且对已经决定自杀
  • 马卡蒂马卡蒂(英语:Makati),又译马卡迪、马卡第、马加智(闽南语白话字:Má-ka-tì)是组成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的16座城市之一。马卡蒂是菲律宾的金融中心,全国最高密度的国际企业与本地企业
  • 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医疗财团法人(法人登记名称),所属医疗机构包含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医院(简称义大医院)、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癌治疗医院(简称义大癌治疗医院)、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大昌医院
  • 哥特兰语哥特兰语(Gutamål)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北日耳曼语支的一个语言,使用范围是瑞典的哥特兰岛。据一个网站统计,现在在Facebook上有1500人使用哥特兰语。
  • 卡尔·拉狄克卡尔·伯恩哈多维奇·拉狄克(俄语:Карл Бернга́рдович Ра́дек 1885年10月31日-1939年5月19日) 共产主义宣传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波兰、德国活动,共产国
  • 吉姆·卡吉雅吉姆·卡吉雅(英语:Jim Kajiya),计算机图形学的先驱,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开发了渲染方程。1979年卡吉雅获得了犹他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79年至1994年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目前是微
  • 马腾霭马腾霭(1921年-1991年),男,宁夏吴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祖父马化龙。
  • 乔拉乔拉(Chhor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Barddhama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83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839人,其中男性7023人,女性5816人;0—6岁人口1632人,其中男842人,女790人;识字率51.0
  • 1920年华北大旱灾1920-1921年华北大旱灾,陕西、河南、山东、直隶、京兆大旱,50万死亡,受灾民众2,000万。迁入东北的流民数十万。此灾荒是中国赈灾史的常见研究题材。同期有1921年湖南饥荒。
  • 乔瓦尼·阿齐尼乔瓦尼·阿齐尼(意大利语:Giovanni Azzini,1929年9月28日-1994年6月4日),意大利男子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他曾代表意大利国奥队参加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获得第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