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体性文学

✍ dations ◷ 2025-07-26 15:26:02 #德国文学,1970年代,文学术语

新主体性文学(Neue Subjektivität)是联邦德国文学界19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些中青年作家曾经带着改造社会的理想参加了新左派运动,理想破灭后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自我,强调个人和主体的存在。他们提倡非理性主义与唯意志论。代表作家有彼得·施耐德、彼得·汉德克、尼古拉斯·伯恩、博多·斯特劳斯、加布里埃莱·沃曼等。

相关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为CDC)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作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
  • 画家画家,通常指以绘画为职业的人或者画画特别优秀的人。西方在文艺复兴或之前的时代,画家基本上是受人委托而作画的职业。在中国古代,正如音乐家一样,很多画家都不是职业性的。事实
  • 望诊望诊是四诊之一,医生运用视觉观察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迹象,以了解诊视对象身体状况的方法。望诊在四诊中形成和发展最早,内容有望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色泽、形体动态、舌象
  • 乌号作战英帕尔战役(Battle of Imphal,日军代号:ウ号作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陆军对英属印度所发动的战役之一,战役从1944年3月开始至同年7月结束,最后以日军的惨败收场,以单一作
  •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西奥多·威廉·舒尔兹(英语: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02年4月30日-1998年2月26日),昵称泰德·舒尔兹(Ted Schultz),美国经济学家, 芝加哥大学教授、前经济系主任,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
  • 祝惺元祝惺元(1880年-?)字砚溪,直隶省顺天府大兴县人,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官。父:祝华麟,女:祝珩祝惺元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此后他留学日本中央大学。1913年(民国2年),他任驻美国公使馆一等秘
  • 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是一类位于细胞表面(英语:cell surface)的受体。细胞表面受体可以接收来自细胞外的信号,即与可以配对的配体结合,引发细胞内部的反应,最后产生
  • 螺环化合物螺环化合物是一种由单个原子连接两个双环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环的构造基本上可以相同或是不同的,连接两个环之间的原子称为spiroatom(螺原子),通常是四级碳(又称螺碳),也可以是
  • 金弘集 (朝鲜)金弘集(1842年-1896年),字敬能,号道园、以政学斋,原名金宏集;本籍庆尚道庆州,谥号忠献(충헌),赠大提学,朝鲜王朝后期的政治人物,亲日派,俄馆播迁时被巡检处死。金弘集出身庆州金氏,是肃宗仁
  • 陶土陶土,又称陶泥,是烧制陶瓷器的原料,即用于烧制陶器、炻器和瓷器的高岭土。颜色不纯,为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混杂而成。含有铁质,具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具可塑性。矿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