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 (隋朝)

✍ dations ◷ 2025-07-21 04:51:26 #萧皇后 (隋朝)

曾祖父:昭明皇帝萧统
曾祖母:龚太后
祖父:梁宣帝萧詧
祖母:曹贵嫔
养父:西梁东平孝王萧岌、张轲

萧皇后(567年—647年4月17日),谥号愍皇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隋炀帝皇后。

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弟弟东平王萧岌抚养。萧岌过世后,萧氏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由于张轲家境贫寒,因此贵为皇女的萧氏亦随之操劳家务。

隋文帝即位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之后文帝希望从向来关系良好的西梁选位公主为晋王之妃。萧岿知道后开始占选,但占卜所有留在身边的女儿,结果却皆不宜,最后不得已接回萧氏,占之,结果大吉,于是582年,萧氏成为杨广之妻,封晋王妃,婚后,萧氏育有两子。

史书中记载,萧氏温婉端庄、聪慧好学、知书达礼,深得文帝与独孤皇后之宠,与丈夫杨广之间也相当和谐,并为丈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杨广登基为帝,萧氏以正室身份被封为皇后,这时杨广三十八岁,萧皇后大约四十岁。隋炀帝在即位后,多有失德,萧皇后婉谏无果。而杨广妃嫔众多,但对于皇后萧氏一直相当宠敬。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史书中也所记录着许多杨广对萧氏所说的话。对于杨广的暴政,萧皇后因为惧怕而不敢直述,而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政变,身在江都行宫的杨广被叛军宇文化及杀害,萧皇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被乱军带到了聊城。之后叛首夏王窦建德攻破聊城,杀宇文化及,对萧皇后称臣,暂安置于武强县。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兼杨广堂妹,因此有淡薄的亲属关系,处罗可汗遂遣使恭迎皇后,不过以这种说法来解释处罗下定决心迎萧皇后的目的并不靠谱,关键是杨政道和萧皇后同为他手上唯一的前朝皇族人员和重量级人物。其后,依附东突厥的窦建德也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处罗可汗立炀帝和萧皇后的孙子杨政道为隋王,建都于定襄,作为东突厥的傀儡政权,并与中原争夺天下。而流亡突厥的隋百姓也奉杨政道为主。

由于颉利可汗早期在内政方面委任众多粟特人,在唐朝贞观四年,正处于唐灭东突厥之战之时,一位来自撒马尔罕的粟特人康苏密挟持萧皇后和隋王杨政道投降唐朝,此二人也是当初东突厥作为“反唐复隋”的手上棋子。贞观四年(630年)时,回京后的萧皇后已经六十多岁,唐太宗对年迈的她待之以礼。贞观二十二年,萧皇后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其葬于杨广之陵,与炀帝合葬,上谥愍皇后。

2013年,考古人员宣称其与隋炀帝的合葬墓被发现。内有一1米5的女性骸骨,被认为是萧皇后的遗骸。

相关

  • 田寮坐标:22°52′50″N 120°21′38″E / 22.880473°N 120.360551°E / 22.880473; 120.360551田寮交流道为台湾国道三号的交流道,位于台湾高雄市田寮区近阿莲区,指标为369k。
  • 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英语:Base analog)是具有取代核苷酸中核碱基功能的化学物质,是一类能够诱发点突变的试剂。例子有:5-溴尿嘧啶和2-氨基嘌呤。碱基类似物在进入细胞后通过补救途径转化
  •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原名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于1997年12月26日落成及启用,占地约800公顷,引进了逾500种动物,近20,000只,为亚洲规模最庞
  • 小丛壳科小丛壳科(Glomerellaceae)是粪壳菌纲下的一个科,属于子囊菌门真菌,是一种植物病原体。小丛壳科的名称首次在2007年建议。小丛壳科一共下属六个属:Locq. ex Seifert & W. Gams, in
  • 李康 (消歧义)李康可以指:
  • 姐妹俩《姐妹俩》(),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短篇小说,发表于1904年8月13日,笔名为Stephen Dædulus,收录于《都柏林人》一书。 1895年7月1日詹姆斯·福林神父因第三次中风死于瘫痪。“我”是故
  • 远藤祐里香远藤祐里香(日语:遠藤ゆりか,1994年6月24日-),是日本的前女性声优与前歌手。※粗体字代表主要角色。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5年2016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 许昌号导弹护卫舰“许昌”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36)简称“许昌”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十四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可以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及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许昌舰由黄埔文冲造船厂建造,2016年5月30日下水,2017年6月23日入列,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二支队。许昌舰舰名取自河南省许昌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17年6月23日在广东省湛江市某军港举行。
  • 伊朗文化启蒙运动伊朗文化启蒙运动(波斯语:روشنگری ایرانی‎)指的是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伊朗传统社会中,在第一代伊朗知识分子的主导下,涌现的大量新思潮,因此也称伊朗第一代知识分子运动(波斯语:نسل اول جنبش های روشنفکری در ایران‎‎)。在卡扎尔王朝治下,伊朗文化间交流繁荣的环境,为国内受教育阶层中形成新思想提供基础,伊朗在俄罗斯-波斯战争的最终失败激化了这一过程。这场失败也让卡扎尔统治阶层决心改变伊朗的落后面貌,促成了德黑兰工学馆(英语:Dar_ul-Funun_(Pers
  • 三礼馆三礼馆是乾隆元年(1736年)设置的纂修机构,参修人数达百余人,至乾隆十九年,编成《三礼义疏》。 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诏开三礼馆,以为“《礼记》一书,尚未修纂。又《仪礼》、《周礼》二经,学者以无关科举,多未寓目。”随着清廷异族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固,加强礼制建设成为迫切之举,至七月九日,始任命鄂尔泰、张廷玉、朱轼、甘汝来等为三礼馆总裁,一时重臣、名儒,如诸锦、惠士奇、杭世骏、蔡德晋、吴廷华、姜兆锡等,均赞纂修之职参,李绂即由博学鸿词科跻身三礼馆副总裁,发凡起例和搜集《三礼》文献,另一位副总裁方苞曾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