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 dations ◷ 2025-04-28 16:04:27 #Vi,文本编辑器,Linux文本编辑器,用C编程的自由软件

Vim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其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和Emacs并列成为类Unix系统用户最喜欢的编辑器。

Vim的第一个版本由布莱姆·米勒在1991年发布。最初的简称是Vi IMitation,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正式名称改成了Vi IMproved。现在是在开放源代码方式下发行的自由软件。

布莱姆·米勒在80年代末购入他的Amiga计算机时,Amiga上还没有他最常用的编辑器vi。Bram从一个开源的vi复制Stevie开始,开发了Vim的1.0版本。最初的目标只是完全复制vi的功能,那个时候的Vim是Vi IMitation(模拟)的简称。1991年Vim 1.14版被"Fred Fish Disk #591"这个Amiga用的免费软件集所收录了。1992年1.22版本的Vim被移植到了UNIX和MS-DOS上。从那个时候开始,Vim的全名就变成Vi IMproved(改良)了。

在这之后,Vim加入了不计其数的新功能。做为第一个里程碑的是1994年的3.0版本加入了多窗口编辑(分割视窗)模式,可以在同一终端中同时编辑多个文件。1996年发布的Vim 4.0是第一个利用GUI(图形用户界面)的版本。1998年5.0版本的Vim加入了highlight(语法高亮)功能。2001年的Vim 6.0版本加入了代码折叠、插件、多国语言支持、垂直分割视窗等功能。2006 年5月发布的Vim 7.0版更加入了拼字检查、上下文相关补全,标签页编辑等新功能。2008年8月发布的Vim 7.2,合并了Vim 7.1以来的所有修正补丁,并且加入了脚本的浮点数支持。现在最新的版本是Vim 8。

目前,VIM是按照VIM许可证发布的开源软件,这个协议兼容GPL。它的协议中包含一些慈善条款,建议用户向荷兰ICCF捐款,用于帮助乌干达的艾滋病患者。VIM启动时会显示「Help poor children in Uganda!」的字样,在中文版本中则是「请帮助乌干达的可怜孩童!」。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Vim有着一个比较陡峭的学习曲线。这意味着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进展缓慢,但是一旦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之后,能大幅度提高编辑效率。为了帮助学习,Vim为初学者准备了Vim教学。通常可以在Unix系统命令行下输入"vimtutor"或者点击Windows系统桌面上的Vim教学图标进入。在Vim用户手册中更加详细的描述了Vim的基础和进阶功能。可以在Vim中输入":help user-manual"进入用户手册。手册除了原始的英文版本之外,也被志愿者翻译成了各国文字,其中包括中文。

新用户也应该学习Vim的帮助系统。可以在Vim中输入不带参数的"help"来阅读主帮助文件。

从派生出来的Vim具有多种模式,这种独特的设计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混淆。几乎所有的编辑器都会有插入和执行命令两种模式,并且大多数的编辑器使用了与Vim截然不同的方式:命令目录(鼠标或者键盘驱动),组合键(通常通过control键(CTRL)和alt键(ALT)组成)或者鼠标输入。Vim和vi一样,仅仅通过键盘来在这些模式之中切换。这就使得Vim可以不用进行菜单或者鼠标操作,并且最小化组合键的操作。对文字录入员或者程序员可以大大增强速度和效率。

Vim具有6种基本模式和5种派生模式。

在普通模式中,用的编辑器命令,比如移动光标,删除文本等等。这也是Vim启动后的默认模式。这正好和许多新用户期待的操作方式相反(大多数编辑器默认模式为插入模式)。

Vim强大的编辑能力来自于其普通模式命令。普通模式命令往往需要一个操作符结尾。例如普通模式命令"dd"删除当前行,但是第一个"d"的后面可以跟另外的移动命令来代替第二个"d",比如用移动到下一行的"j"键就可以删除当前行和下一行。另外还可以指定命令重复次数,"2dd"(重复"dd"两次),和"dj"的效果是一样的。用户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文本间移动/跳转的命令和其他的普通模式的编辑命令,并且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的话,能够比那些没有模式的编辑器更加高效的进行文本编辑。

在普通模式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进入插入模式。比较普通的方式是按"a"(append/追加)键或者"i"(insert/插入)键。

在这个模式中,大多数按键都会向文本缓冲区中插入文本。大多数新用户希望文本编辑器编辑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个模式。

在插入模式中,可以按ESC键回到普通模式。

这个模式与普通模式比较相似。但是移动命令会扩大高亮的文本区域。高亮区域可以是字符、行或者是一块文本。当执行一个非移动命令时,命令会被执行到这块高亮的区域上。Vim的"文本对象"也能和移动命令一样用在这个模式中。

这个模式和无模式编辑器的行为比较相似(Windows标准文本控件的方式)。这个模式中,可以用鼠标或者光标键高亮选择文本,不过输入任何字符的话,Vim会用这个字符替换选择的高亮文本块,并且自动进入插入模式。

在命令行模式中可以输入会被解释成并执行的文本。例如执行命令(":"键),搜索("/"和"?"键)或者过滤命令("!"键)。在命令执行之后,Vim返回到命令行模式之前的模式,通常是普通模式。

这和命令行模式比较相似,在使用":visual"命令离开Ex模式前,可以一次执行多条命令。

这个派生模式指普通模式中,执行一个操作命令后Vim等待一个"动作"来完成这个命令。Vim也支持在操作符等待模式中使用"文本对象"作为动作,包括"aw"一个单词(a word)、"as"一个句子(a sentence)、"ap"一个段落(a paragraph)等等。

比如,在普通模式下"d2as"删除当前和下一个句子。在可视模式下"apU"把当前段落所有字母大写。

这个模式是在插入模式下按下ctrl-o键的时候进入。这个时候暂时进入普通模式,执行完一个命令之后,Vim返回插入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插入模式下按下ctrl-o键并且开始一个可视选择的时候开始。在可视区域选择取消的时候,Vim返回插入模式。

通常这个模式由插入模式下鼠标拖拽或者shift方向键来进入。当选择区域取消的时候,Vim返回插入模式。

这是一个特殊的插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可以做和插入模式一样的操作,但是每个输入的字符都会覆盖文本缓冲中已经存在的字符。在普通模式下按"R"键进入。

Evim(Easy Vim)是一个特殊的GUI模式用来尽量的表现的和"无模式"编辑器一样。编辑器自动进入并且停留在插入模式,用户只能通过菜单、鼠标和键盘控制键来对文本进行操作。可以在命令行下输入"evim"或者"vim -y"进入。在Windows下,通常也可以点击桌面上Evim(Easy Vim)的图标。

Vim提供了文本形式的大量文档。并且Vim为了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根据Vim自己的帮助文件语法,关键字会被各种各样醒目的颜色表示出来。可以用快捷键像在浏览器中那样浏览帮助文件。在GUI版的Vim中还可以使用鼠标在帮助文件中移动。方便用户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功能还不止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helpgrep'命令。使用这条命令,用户可以在所有帮助文件中搜索想要察看的内容,用':cwindows'可以在另一个窗口中表示搜索的结果,根据搜索的结果自动在帮助文件内跳转。使用Vim的帮助功能,更可以在搜索的结果中,继续进行搜索。

Vim是程序员为了方便的编写程序而开发的文本编辑器。Vim具有可以让写代码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的各种各样功能。和集成开发环境一样,Vim具有可以配置成在编辑代码源文件之后直接进行编译的功能。编译出错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个窗口中显示出错误。根据错误信息,直接跳转到正在编辑的源文件出错位置。代码高亮,文本折叠,上下文关联补完都是对程序员特别有帮助的功能(参考':help quickfix')

可以逐行的对文本文件进行比较。Vim可以并排显示两个版本的文件,同时以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表示有差别部分。改变过、新增的或者是被删除的行会以颜色高亮来强调,没有改变过的部分则会被自动折叠表示。

对于已经在vim中打开的两个缓冲区,分别使用:diffthis之后将会对这两个缓冲区的内容进行比较,被比较的缓冲区可以是一个尚未存盘的内存中的缓冲区。

在比较两个文件的不同之处时,可以用:diffget和:diffput命令对每一处不同进行双向的同步,也可以在比较不同时对内容进行其它编辑,然后用:diffupdate对最新内容重新进行比较。

在浏览两个文件的不同之处时,可以用c两个Normal模式的命令直接跳转到上一个和下一个不同之处。

可以通过diffopt等选项更精细地控制哪些区别被认为是真正的不同之处,比如可以设置比较时忽略空白字符数量的不同。

Unix下可以用vimdiff命令来使用这个功能。

Vim有其脚本语言Vimscript,使用Vimscript写成的宏可以实现自动执行复杂的操作。用 -s选项启动Vim,或者直接切换到宏所在目录使用':source'命令都可以执行Vim脚本。Vim的配置文件就可以作为Vim脚本的一个范例,Unix和Linux下配置文件名是.vimrc,Windows下配置文件一般叫做_vimrc。这个文件在启动Vim的时候被自动执行。Vimscript可以使用Vim 命令行模式的所有命令,使用':normal'命令还可以使用通常模式中的所有命令。Vimscript具有数字,字符串两种数据类型。用数字代表布尔类型,0代表假,之外的数全代表真。最新的Vim 7更提供了列表、关联数组等高级数据结构。Vimscript也拥有各种比较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控制结构实现了if分支和for/while循环。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函数,并且可以使用超过100种的预定义函数。编写成的脚本文件可以在调试模式中进行调试。

Neovim是Vim的一个重构版本,致力于成为Vim的超集(superset)。Neovim和Vim配置文件采用相同的语法,所以Vim的配置文件也可以用于Neovim。Neovim的第一个版本在2015年12月发行,并且能够完全兼容Vim的特性。

Neovim项目从2014年发起,有许多来自Vim社区的开源开发者为其提供早期支持,包括更好的脚本支持、插件以及和更好地融合图形界面等。Neovim项目在2014年3月23号成功获得捐款,足够支持一名全职开发者。还有很多其他发挥Neovim功能的前端正在开发中。

相比于Vim,Neovim的主要改进在于其支持异步加载插件。此外,Neovim的插件可以用任意语言编写,而Vim的插件仅能使用Vimscript进行编写。Neovim在Ubuntu发行版中可以用PPA源进行安装,同时也支持采用其他包管理器进行安装,因此在各种Linux发行版中都可以顺利安装。

相关

  • 5f13 7s22, 8, 18, 32, 31, 8, 2主条目:钔的同位素钔是一个人工合成元素,化学符号为Md(曾作Mv),原子序是101。钔是锕系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超铀金属元素,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
  • 德尼·萨苏-恩格索德尼·萨苏-恩格索(Denis Sassou-Nguesso,1943年2月5日-),刚果共和国现任总统,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43年2月5日生于刚果北部盆地省奥旺多,早年曾先后在阿尔及尔和法国的军
  • 映画伦理机构映画伦理机构(日语:一般財団法人映画倫理機構,英语:Film 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Organization),简称“映伦”(映倫),是日本针对所有国内公开放映的电影进行内容审查及分级之机构,
  • 李铎 (朝鲜)李铎(朝鲜语:이탁/李鐸,1509年5月13日-1576年2月9日),字善鸣,朝鲜王朝中期文臣。本贯全义李氏。1531年通过进士试,1535年文科及第,任权知副正字。1542年,历任正言、佐郎、持平。后与洪
  • 赫莉娜·吕特尔赫莉娜·吕特尔(爱沙尼亚语:Helina Rüütel,1997年8月11日-),爱沙尼亚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5年5月,赫莉娜·吕特尔出战里加羽毛球国际赛,与 克里斯汀·库巴 合作赢得女子双打比赛
  • 黄家瑞黄家瑞(?-1645年),字祯臻,济宁府滕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家瑞是万历十一年进士黄中色的孙子、万历三十七年举人黄昌年的儿子,在天启七年(1627年)成为举人,到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
  • 佐迪图佐迪图(Zewditu,1876年4月29日-1930年4月2日),埃塞俄比亚皇帝(1916年—1930年在位)。她是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长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
  • 电磁波导在电磁学和通信工程中,波导这个词可以指在它的端点间传递电磁波的任何线性结构。但最初和最常见的意思是指用来传输无线电波的空心金属管。这种波导主要用作微波频率的传输线
  • 罗臭头罗臭头(?-1915年),台湾日治时期嘉义厅店仔口支厅南势庄(今台南市白河区)人,一度迁居六甲支厅所管辖的乌山内(今台南市六甲区),之后又迁至大南势庄的二尖山中(标高2800米),为台湾抗日份子,六
  • 沙恩·布莱克沙恩·布莱克(英语:Shane Black,1961年12月16日-)是一名美国电影男演员、导演和编剧。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他参与制作了多部动作电影,其中包括《轰天炮》与 。他导演的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