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记

✍ dations ◷ 2025-04-29 19:02:03 #张永记

张永记(越南语:Trương Vĩnh Ký/張永記;1837年12月6日-1898年9月1日),又名张正记(越南语:Trương Chánh Ký/張正記),号士载(越南语:Sĩ Tải/士載),又号南中隐士,越南阮朝历史学家、文学家、民俗学家、报业人士。

明命十八年(1837年12月6日),张永记在永隆省弘道府新明县明理总永清社(今属槟椥省则拉县)出生,父亲张正诗曾任阮朝领兵,但在张永记二岁时逝世。

张永记出生的年代仍属使用汉字的封建时期,因此他五岁时开始跟随兄长学习汉字,九岁时跟随法国Long神父学习国语字,并归信天主教。改信天主教后,张永记取名洗者若翰·彼得吕斯·张正记(Jean-Baptiste Pétrus Trương Chánh Ký),后来改名为彼得吕斯·张永记(Pétrus Trương Vĩnh Ký),简称彼得吕斯·记(Pétrus Ký)。当时越南国内严禁天主教,张永记跟随神父四处躲藏。

嗣德元年(1848年),张永记在Long神父的建议下,前往位于柬埔寨金边的神学院(trường Pô-nhia Lư/ trường đạo Pinha-lu)就学。张永记与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清国等国的学生学习该国的语言。嗣德四年(1851年),张永记又被送往马来半岛槟城的神学院(trường đạo Dulalma)学习。在槟城期间,张永记又发挥他学习语言的天分,学习了马来语、印度语、希腊语、西班语、日语、泰语等语言。张永记一生总计懂27种语言。

嗣德十一年(1858年),张永记学成归国,正好赶上法国入侵越南,占领沱㶞汛,攻克嘉定城。越南向向法国求和,急需翻译人才,神父向阮朝朝廷举荐了张永记,当时张永记刚刚二十二岁。交涉事毕,张永记请求辞去翻译一职,阮朝朝廷没有答应,令他担任官方通译,同时在嘉定通言场(翻译学校,由越南和法属交趾支那殖民政府共同组建)担任督教。

嗣德十五年(1862年),越南和法国达成和约,越南向法国割让南圻东三省(嘉定省、边和省和永隆省),并派潘清简等人前往法国商谈,张永记作为通译随同前往法国。回国后,张永记继续担任通言场督教。

嗣德二十年(1867年)十月初七日,嗣德帝赏赐张永记玉石、衣物、佩饰和银钱,奖励他培训翻译人才的功劳。嗣德二十一年(1868年)四月,嗣德帝增派黎文显等5人前往嘉定向张永记学习语言。同年十二月,张永记辞职回家,阮朝朝廷给予他每月二十元的退休俸禄,以便黎文显等人能继续跟随他学习。

由于张永记学识渊博且经常协助法国人当通译,故于公元1874年荣获法国推荐入选为世界十八文豪当中的第十七位。之后,张永记于1883年又荣获法国科学院院士头衔。

张永记在深入接触过西方文明,懂得报纸对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明传播的重要性。张永记回到越南后的隔年,亦即1865年,占领越南南部三省的法军少将准都督Roze邀请张永记担任殖民政府官员。张永记予以婉拒,但提出用越南国语字发行《嘉定报》的构想。Roze同意张永记办报的构想,但条件是须由法国人担任发行人。为达成办报目的,张永记同意Roze的建议,最后于1865年4月1日获得办报许可证,并由法国籍通译员埃内斯特·波托(Ernest Potteaux)担任首任发行人兼主编。《嘉定报》因而于1865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直到1869年5月16日起才改由张永记担任发行人兼主编,黄静果担任主笔。这份报纸一直发行到1897年12月才结束。

《嘉定报》为越南第一份用越南国语字发行的报纸。张永记可谓越南人当中最早推广越南国语字且有贡献的第一人。

同庆乙酉年(1885年),同庆帝即位。法国的生物学家保罗·贝特(法语:Paul Bert)被派遣到越南中圻与北圻担任特使。由于保罗·贝特与张永记为旧识,故特别邀请张永记前往顺化担任御前通言一职,做同庆帝的专职翻译,方便法国殖民政府和同庆帝交涉;同时也担任同庆帝的法语老师。

同庆元年(1886年)三月,同庆帝授张永记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不久又充任机密院参佐,随同同庆帝北巡。然而,保罗·贝特突然于同年11月意外病死,随后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到西贡教书。

回到西贡的张永记只能靠教书维持生活。过去受殖民政府喜爱时期,张永记总能获得补助出版书籍。顿失依靠后,张永记因自费出版而累积不少债务。

成泰十年七月十六日(1898年9月1日),张永记在西贡去世,寿六十二岁。死后葬在家中的前院。

位于今日胡志明市陈兴道街的张永记故居面积相当宽广,目前仍由张永记的后代子孙居住。前院除了有张永记的大型纪念墓室(1937年法国总督捐赠建成)之外,还有数十户家族成员的坟墓。故居庭园门口有一巨型牌楼。张家的后代子孙为增加收入,庭园的一部分出租给他人经营小型餐饮事业。

目前遗留在故居的张永记文物并不多。根据张家后代表示,因时代变迁,张永记的子孙多数移民法国或其他国家,张永记的文物也因而分散在各家族成员之中。目前遗留在张永记故居的较重要文物主要是启定帝和保大帝追赠官职的诏书。

张永记曾做过《嘉定报》主编,又出版超过一百本书。他不仅将西方和越南经典著作(《金云翘传》、《大南国史演歌》等)翻译为国语字,同时还编纂出版国语字和法文推广教材,并从事国语字的研究和写作。

张永记的成就不仅在越南国内获肯定,也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比如《大英百科全书》就收有Pétrus Ky词条来介绍张永记。

张永记于十九世纪在欧洲的名声响亮并获极高评价,曾获法国科学院院士头衔、当选世界十八大文豪和《大英百科全书》记载等。

然而,张永记在越南获得的评价却相对两极化。在1975年南北统一前,张永记曾获得较高的评价。西贡圣母圣殿主教座堂前广场原伫立着张永记的铜像,但1975年越南共产党解放南越后,该铜像已被移走,目前置于胡志明市美术馆内的某一角落。由于在政治上对张永记的评价尚未完全平反,位于西贡的张永记故居也未能获准对外正式开放参观。

尽管如此,目前在胡志明市及张永记的故乡永清社仍留有以张永记为名的道路及中等学校以兹纪念。

张永记一生著作丰富超过一百本书。

(对印度支那族群的声音,脚本,信仰和习俗的比较研究)

(书面,绘画,语音和字母系统a,b,c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和三种语言的语言/1894)

(东方语言和写作的相似性)

张永记有九个儿女,分别是:

相关

  • 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及
  • 花园葱蜗牛花园葱蜗牛(学名:Cepaea hortensis)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有肺类蜗牛。花园葱蜗牛的壳最宽阔处有2厘米。壳的颜色及条纹各有不同,不过一般都是黄色的,其上有褐色的斑纹。它们的特征是
  • 亚铁离子在化学中,亚铁(Fe2+)用于表示化合价为+2价的铁,区别于三价铁(化合价为+3价的铁)。这种用法已经过时,当前的IUPAC命名法使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化合价,例如氧化铁(II)表示氧化亚铁(FeO),而氧
  • 国家皇宫国家皇宫(马来语:Istana Negara) 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宫邸,它坐落于吉隆坡西北部的端古·阿卜杜勒哈利姆路(Jalan Tuanku Abdul Halim)上,耗资8亿林吉特兴建。占地面积96.52公顷,建
  • 南汉山城 (电影)《南汉山城》(韩语:남한산성;英语:)为2017年由同名历史小说《南汉山城》改编的韩国历史片,原作者金薰担任编剧,黄东赫执导。累积观影人次达384万人。另外,新马地区将于2018年6月16日
  • 克基拉市克基拉市(希腊语:Κέρκυρα,拉丁化:),是位于希腊西北部克基拉岛的一座主要城市,也是克基拉州的首府。历史上,这座城市在8世纪时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城市目前因为其拥有两个城
  • 2010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2010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英语:Forbes China Celebrity 100)是《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在2010年4月28日揭晓。这是福布斯第七次发布中国名人榜。。《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根据年
  • 2011年费尔干纳盆地地震2011年费尔干纳盆地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20日01:35,影响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地。震中位于吉尔吉斯边界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区,成因为逆断层,矩震级6.2,最大烈度为
  • 幸田百子幸田百子(日语:幸田ももこ,1984年9月24日-),日本少女漫画家。东京都出身,女性,血型A型。单行本全部都以集英社的玛格丽特漫画(Margaret Comics,マーガレットコミックス)系列发行:
  • 约翰·华尔身第二代从男爵约翰·华尔身爵士(英语:Sir John Walsham, 2nd baronets,1830年10月29日-1905年12月10日),是英国的外交官,曾担任驻清朝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