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技术

✍ dations ◷ 2025-11-10 13:47:59 #热传导

等温技术(英语:Isothermal Technology)是指高热传导介质以热波热共振传热的方式,使得传热元器件或物质,其热能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即时实现无温差现象,亦即热阻为零的热传递技术。

热传递基本以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进行。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傅立叶在1807年将导热规律总结为傅立叶定律,即通过等温面的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其形式可表达为:q(r,t)=-k∇T(r,t),其中q是热流密度,T是温度,t是时间,r是空间坐标,k是材料热导系数。当体系出现空间微尺度热效应,或者时间微尺度效应时,傅立叶导热定律便不再适用,而修正为双相迟滞模型:q(r,t+τq )=-k∇T(r,t+τT),其中τq是热流迟滞(时间微尺度效应),τT是温度梯度迟滞(空间微尺度效应)。此时,能量(温度)传播是以波动的方式传播,与基于傅立叶定律的抛物型导热方程所表现的扩散方式传播有很大的不同。

等温技术利用等温传热介质的多相性(从而可同时存在多个输运过程),使得各种输运过程交叉耦合,产生新的流体效应。 这样的效应不仅可以强化双相迟滞模型中的波动传热,使得该等温传热介质具有热波甚至热共振的热输运特性,而且可以进一步通过调节交叉耦合项来调制热波热共振,从而实现具有热超导特性的等温热传甚或负温差热传。此时,通过傅立叶导热定律推导出的热导系数可以是无穷的。

相关

  • 颜福庆颜福庆(1882年7月28日-1970年11月29日),字克卿,江苏宝山人,中国医学教育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专业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国立上海医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
  • 河洛大鼓河洛大鼓早期被称为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阳大鼓,是发源自河南省洛阳市,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结合南阳的单大鼓,并吸纳河南坠子的曲调形式后形成的一种说唱艺术。1952年被定名为河
  • 欧洲联盟军欧盟军(英语:European Union Force,缩写:EUFOR),是欧盟基于《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下部署的战斗部队之统称。欧盟军受欧盟联合军事参谋部(英语:European Union Military Staff)(Europe
  • 船后靖彦船后靖彦(ふなご やすひこ、1957年10月4日-),日本的政治家。令和新选组所属参议院议员。
  • 安东尼·柏金斯安东尼·柏金斯(英语:Anthony Perkins,1932年4月4日-1992年9月12日),美国电影、舞台剧演员,代表作是在是亚弗列德·希区考克执导的恐怖片《惊魂记》之中,演出诺曼·贝兹(Norman Bate
  • 路易二世·德·波旁 (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第四代孔代亲王(法语:Louis II de Bourbon,4me prince de Condé,1621年9月8日-1686年11月11日),(外号为“大孔代”,法语:le Grand Condé),是法国军人和政治家,孔代亲
  • 钱尔福龙山坐标:45°29′40″N 7°14′48″E / 45.494444°N 7.246592°E / 45.494444; 7.246592钱尔福龙山(意大利语:Ciarforon),是意大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北部,由瓦莱达奥斯塔大区和皮埃蒙
  • 第三次肇庆战斗肇庆战斗发生于1923年4月22日,地点则是在中国粤西一带。是北洋政府时期大型战斗之一。肇庆战斗的交战两方为新桂军与粤军之联军与桂军沈鸿英部。战斗过程中,本来桂粤联军占领
  • 吉檀迦利《吉檀迦利》(孟加拉语:গীতাঞ্জলি,直译:“献给神的赞歌”)是一部由孟加拉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所著的诗集。1913年,泰戈尔凭该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
  • 谈国帆谈国帆(1905年-1986年1月1日),男,陕西临潼人,中国军事人物、政治人物,曾任甘肃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