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威

✍ dations ◷ 2025-09-02 12:53:03 #唐孝威
唐孝威(1931年10月1日-),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无锡,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核物理、高能物理、生物物理、核医学、脑科学、神经信息学、心理学等。他是知名教育家唐文治之孙,其妻吕芳则是知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之女。唐孝威1949年自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核探测器研究以及π介子实验。1956年至1959年间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从事高能物理研究。1960年回国后参加两弹工程,后前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工作,他领导的研究室在中子点火实验、核试验近区测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66年12月的一次氢弹原理实验中,他成为现场判断和证实中国氢弹原理成功的第一人。1970年代曾加入中国“一星”研制工作,1978年由他带领的科学实验小组赴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从事高能物理实验,加入丁肇中领导的马克·杰(Mark-J)探测器合作组工作。后来合作组通过实验了传递强作用力的胶子的存在。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其后,他又在国内带领研究组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由丁肇中领导的L3国际实验组工作。实验组最后证实了三代中微子的存在。1980年代后,他结识了贝时璋等知名生物学家,此后他便转而进行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1994年出任攀登计划项目“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此后又开始从事脑科学、神经信息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参加973计划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脑高级功能的机制”课题的研究,还代表中国参加过全球“人类脑计划”神经信息学工作组。2013年6月5日,浙江大学将最高荣誉“竺可桢奖”颁给了唐孝威院士。

相关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糙皮病糙皮病又称癞皮病,是一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主要诱因是缺乏维生素B3(烟酸)和蛋白质,特别是含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蛋白质。色氨酸能被转化为烟酸,大约60mg色氨酸能被转化成1mg烟酸,过
  • 贝克每松贝克每松(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是一种类固醇类药物,为一种糖皮质素,常见商品名为Qvar。 此药物作为吸入器的药粉、乳霜、药片以及鼻喷剂。 吸入器药粉常用于治疗长期的气
  •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更确切的称为A型或B型胃炎)是一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导致胃腺细胞丧失,并最终由肠和纤维组织取代。因此,胃的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功能受损,导致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如
  • 副木夹板、副木(英语:Splint),亦称夹,为一种硬性或有弹性的装置,可将移位的或可动的身体部位保持在适当位置,也能对受伤部位提供保护。副木可用于严重程度不至于需要固定整个受伤部位的
  • 亨利·卡文迪什亨利·卡文迪什(英语:Henry Cavendish,又译亨利·卡文迪许、亨利·卡文狄西、亨利·卡文迪西,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首次对氢气的性质进行了细致
  • 23S23S rRNA是一个长为2904nt(在大肠杆菌中)的细菌核糖体大亚基(50S亚基)组分。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活性中心就位于此rRNA的第五结构域(domain V),而此结构域也是许多抑制转录的抗生素
  • 约翰·范扶累克约翰·范扶累克(英语:John van Vleck,1899年3月13日-1980年10月27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米德尔敦,美国物理学家,1977年,因为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与菲利普·安德
  • 里奥纳德·科恩里奥纳德·诺曼·科恩(英语:Leonard Norman Cohen,也译作莱昂纳德·诺曼·科恩,1934年9月21日-2016年11月7日),生于魁北克蒙特利尔西峰(Westmount),加拿大创作歌手、音乐人、诗人以及
  • 李崇银李崇银(1940年4月15日-),中国气象学家。出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