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列国时代

✍ dations ◷ 2025-10-23 01:58:46 #印度帝国及王国,佛教史地,名数16

印度列国时代(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为“大国”,约前600年—约前3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承印度吠陀时代。主要是十六大国并立争霸,这些大国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北部的印度河-恒河平原。

摩揭陀国实力最强,经诃黎、幼龙、难陀、孔雀四个王朝的发展与扩张,最后由孔雀王朝在公元前4世纪末统一了印度大部,结束了印度列国时代。

十六大国,又称十六雄国,有多种说法与翻译,一般采用的版本是南传大藏经增支部

部分文献将喻尼、苏摩/苏噏摩列为十六大国。十六国中,跋耆和末罗是贵族共和国,其余为君主制国家。除了十六大国外,还有释迦、蓝摩等小国。

摩揭陀的王舍城、跋耆的毘舍离城、拘萨罗的舍卫城和阿逾陀城、迦尸的婆罗痆斯城、鸯伽的瞻波城、跋蹉的憍赏弥城和犍陀罗的呾叉始罗城,是当时的八大商业城市。此时期冶炼的铁器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在考古学领域,此时期与北方磨光黑陶文化(Northern Black Polished Ware)相对应。

列国时代是印度文化重要的发展时期,宗教与哲学蓬勃发展,剧烈的社会动荡伴随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沙门思潮,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有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和耆那教的创始人伐达摩那,另外还有持无作论的富兰那·迦叶,持宿命论的末伽梨·瞿舍罗,持不可知论的删阇夜·毗罗胝子,持顺世论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持七元素说的波拘陀·迦旃延。这一时代也被佛教称为“佛陀时代”。婆罗米文出现于此时代。

鸯伽 · 摩揭陀 · 迦尸 · 拘萨罗 · 跋耆 · 末罗 · 跋蹉 · 摩差 · 车底 · 般遮罗 · 俱卢 · 苏罗娑 · 阿槃提 · 阿湿波 · 犍陀罗 · 剑浮沙

释迦 · 蓝摩 · 羯陵伽 · 喻尼 · 苏摩/苏噏摩

相关

  •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尿流率图尿路动力学(英文:Urodynamics),简单来说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尿路动力学(在中国称:尿流动力学或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1。但是,在
  • 持久自由军事行动持久自由行动(英语: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是美国及其盟国所组成的联军,自2001年起开始执行、一连串针对基地组织和对该组织进行庇护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所采取之军事行动的
  • HIOsub4/sub高碘酸,也称过碘酸,是碘(VII)的含氧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IO4及H5IO6。高碘酸的稀溶液中存在H+和IO4−离子。随着浓度的上升,高碘酸开始以正高碘酸H5IO6的形式存在,可以从溶
  • 旗后炮台坐标:22°36′47″N 120°15′52″E / 22.6131943177226°N 120.264364135353°E / 22.6131943177226; 120.264364135353旗后炮台位于高雄市旗津区之旗后山上,民国七十四年(198
  • -9以下是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九版的编码列表:
  • 地球殊异假说在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中,稀有地球假说或称地球殊异假说(英语:Rare Earth hypothesis)认为地球上多细胞生物的形成需要不同寻常的天体物理及地质事件和环境的结合。“地球殊异
  • 绊脚石绊脚石(德语:Stolpersteine),是由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德语:Gunter Demnig)发起的一个艺术项目。所谓“绊脚石”,是棱长10厘米的立方体混凝土块,其中一面贴嵌了一块镌刻着专门纪
  • 数据压缩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论中,数据压缩或者源编码是按照特定的编码机制用比未经编码少的数据比特(或者其它信息相关的单位)表示信息的过程。例如,如果我们将“compression”编码为“c
  •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armatus (Linnaeus, 1766)远海梭子蟹(学名:Portunus pelagicus)为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动物,俗称市仔(蠘仔)、花脚市仔(花跤蠘仔)、花蟹等。分布于日本、塔希提、菲律宾、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