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歌谣(日文:ムード歌謡/むーどかよう ),又译情感歌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独自发展的流行音乐样式之一。广义上来说,包含于歌谣曲之中。合唱为其主体,有时也会称为气氛合唱(ムードコーラス)。
夏威夷、爵士、拉丁等音乐要素很多都被收入到歌谣曲之中,并且借此充份掌握情感,其音乐性带有独特的世界观。歌词场景主要是夜店或者是酒馆之类的市区闹街,有时港口、机场也作为舞台,多于描写成人男女的恋爱,且曲子也常有男性歌手从女性观点唱出女性语气的特征。
同时,除了“银座”、“赤坂”、“横滨”、“御堂筋”、“神户”等繁华地名以外,“札幌”,“柳之濑(日语:柳ヶ瀬 (岐阜市))”,“长崎”等地方都市的地名也经常出现在歌词中,也就常常产生许多所谓“当地歌曲”(ご当地ソング)。
昭和20年代后半,主要为同盟国占领军工作的乐团迁移到银座或赤坂的夜总会,应客人的要求之下,开始演奏有气氛的跳舞音乐,此被认为是气氛歌谣的开端。当时原本所流行的乐团中即已有很多富于夏威夷风格的,所以许多气氛歌谣也有引入承继夏威夷吉他(スティール・ギター)、假音(ファルセット)等所谓的夏威夷乐风特征。
被认为是创始者的和田宏与Mahina Stars(日语:和田弘とマヒナスターズ)的人气带来了气氛歌谣的流行,在1960年代自成一种类型。
同时,演员出身的石原裕次郎也作为歌手发售了多首畅销气氛歌谣。如果不特意拘泥风格的定义,从昭和30年代到昭和40年代前半,气氛歌谣占据了歌谣曲的主流。森进一、五木宏、八代亚纪等所谓演歌界的权威在初次亮相时,情感歌谣色彩也很浓厚。
另外,不以艺能活动作为本职的职业棒球选手或是相扑力士等名人推出唱片之时,乃是有某种程度的歌唱实力,气氛歌谣的曲调时有变化。大相扑力士增位山太志郎则以“そんな女のひとりごと”等畅销曲起飞。
从昭和40年代后半开始,作为传统成人社交场合的夜总会或酒馆的文化衰退。而且,总的来说,情感歌谣所描绘的是不知所在的非现实腐旧的世界。再者,因为其与演歌的爱好者常常重叠,气氛歌谣经常与演歌被混为一谈;另一方面,由于民谣等新音乐 (日本)(日语:ニューミュージック)的抬头,气氛歌谣慢慢也衰退了,不过,因为昭和50年代卡拉OK小酒吧流行,又有了作为时代新风格的畅销曲起飞的例子。
现在,流行歌曲色彩强烈的乐曲被称作城市流行歌曲(シティ・ポップス),至于以往的气氛歌谣则被称作演歌流行歌曲(演歌ポップス),有时也使用新成人音乐(ニューアダルトミュージック)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