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虫

✍ dations ◷ 2025-08-07 05:07:49 #步行虫
步行虫科(Carabidae,Ground beetles)也称为步甲科,是鞘翅目(甲虫)中,世界性分布(英语: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的一个科。全世界有超过四万种,北美洲有二千种,而欧洲有二千七百种。在2015年统计时,是动物界物种数最多的十个分科之一。如虎甲及放屁虫等都属于步行虫科。步行虫科的外形及颜色有些不同,不过大部分是闪亮的黑色或金属光泽,而且有脊状翼盖(鞘翅)。有些物种的鞘翅无法分开(特别是大的步行虫科昆虫),因此这类的步行虫就无法飞行。其中Mormolyce属因为其特殊外形的鞘翅,也称为琴虫(英语:violin beetle)。除了非常原始的flanged bombardier beetles(英语:flanged bombardier beetles)外,所有步行虫都在腿上有凹槽,其中有梳毛可以清洁昆虫的触角。步行虫科常见的栖地是在树干下、原木下、或是在池塘及河流边的石头或砂旁边。大部分的步行虫科是肉食性,会主动猎食可以压倒的无脊椎动物猎物。有些步行虫科会快速奔跑捕杀猎物,像虎甲(Cicindelinae)可以维持时速9公里的速度,在考虑其相对体长的情形下,他们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大部分的步行虫科是夜行动物,虎甲昼夜都会捕食,身上有鲜明的颜色,虎甲有大眼睛,靠视力捕食。步行虫科中的Promecognathus laevissimus(英语:Promecognathus laevissimus)会捕食黄斑马陆(英语:Harpaphe haydeniana),他们可以对抗氰化氢-这种对大部分步行虫都有毒的物质。星步甲属(英语:星步甲屬)的步行虫物种主要以毒蛾亚科(英语:Lymantriinae)、带蛾科(英语:Thaumetopoeidae)、灯蛾亚科的毛虫为食;这些毛虫拥有螫毛,因此大部分食虫动物并不会捕捉这些毛虫。在 1905 年代时,大量来自欧洲的疆星步行虫(英语:Calosoma sycophanta)被人工引进至新西兰进行生物防治,用以消灭当地的舞毒蛾。

相关

  • 浊度本词条中浊度专指水质浊度(Turbidity),是指水样中因为大量肉眼可见悬浮物质而造成的混浊情形,类似空气中的烟。浊度量测是水污染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其他浊度可能有尿液浊度。
  • 脑血管障壁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
  • 临床CT影像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奥古斯丁·菲涅耳奥古斯丁-让·菲涅耳(法语:Augustin-Jean Fresne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保罗·里维尔保罗·里维尔(英语:Paul Revere;/rɪˈvɪər/,1735年1月1日-1818年5月10日)是美国麻塞诸塞州波士顿银匠、实业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爱国者。保罗·里维尔是位杰出的军人,
  • 20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20,TAS2R20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2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形式因四因说(four causes),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古希腊语:αἴτιον)归纳为四大类。四因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
  • 王诗琅王诗琅(1908年2月26日-1984年11月6日),台湾作家,笔名王锦江。王诗琅是台湾艋舺人,笔名王锦江。自幼进入私塾就读,对稗官野史及传记小说特别感兴趣。王诗琅16岁(1924年)时组织“励学会
  • 谷胺酰胺谷氨酸(英语:Glutamic acid)是α-氨基戊二酸是组成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
  • 鳞龙超目鳞龙超目(学名:Lepidosauria)又称鳞龙总目,是群有重叠鳞片的爬行动物。它们包括喙头蜥、蜥蜴、蛇、蚓蜥。鳞龙超目是现今爬行动物中最成功的一群。鳞龙超目是蜥形纲下的一个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