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 (歌剧魅影)

✍ dations ◷ 2025-10-22 16:54:27 #艾瑞克 (歌剧魅影)

艾瑞克(英语:Erik),也被称为歌剧魅影(英语: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之鬼(英语:Opera Ghost),或魅影(英语:The Phantom),是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于1911年出版的小说《歌剧魅影》(法语:Le Fantôme de l'Opéra,英语: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同名角色,也是其小说的各影视改编作品的主角和反派。外貌形象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版中,右脸带着半张面具的魅影最为人所知。

原著小说中,艾瑞克有天生的缺陷,其一是脸部畸形、长得像骷髅头。小时候母亲因害怕他的脸而要他戴着面具。他充满才华,精通建筑、机关、音乐、魔术等技艺,却因可怖的外貌被人排斥,总是戴着面具、离群索居。有一段时间他四处流浪,一度来到波斯,得到苏丹赏识而成为波斯皇宫的一名弄臣。艾瑞克在此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华,打造了许多用以取悦苏丹宠姬的建筑与机关,其中包括了许多残忍的陷阱与刑具,并在此结识了一生中唯一称得上是朋友的宫庭侍卫长波斯人(英语:The Persian)。然而艾瑞克最后因故惹怒了苏丹,几乎被杀,所幸蒙波斯人之助才得以逃回故乡法国。回国后的他承包了巴黎歌剧院的工程,建造期间借机在歌剧院的地底湖处替自己盖了隐密的住处。落成之后,他因通晓剧院各处的暗门、机关而来去自如。他平时大多在作曲,也常插手剧院的管理事务、人事安排。他要求剧院经理付他“薪水”,甚至在剧院拥有私人五号包厢。如果事务安排不合他的意,他会写黑函恐吓剧院经理、四处整人,例如在排演时让布幕掉下来砸到人。当警告不被理会,或看某人很不顺眼时,他甚至动手杀人。

后来,歌剧院来了一个新的女伶,克莉丝汀·戴耶(英语:Christine Daaé)(法语:Christine Daaé),艾瑞克不知不觉爱上了她,每天跑到她厢房的暗门后教她声乐技巧。克莉丝汀一直以为那个声音是父亲生前提过的“音乐天使”而不疑有他。后来克莉丝汀的儿时玩伴勞爾·夏尼子爵(Viscount Raoul de Chagny(英语:Viscount Raoul de Chagny))出现并追求她,艾瑞克则想尽办法要拆散他们。经过各种算计、设下陷阱,艾瑞克抓住子爵,拿子爵的生命当筹码,威胁克莉丝汀和他在一起。但等到克莉丝汀为了子爵而答应后,艾瑞克反而悟得了真爱的意义,放走他们,不久悲伤而死。

1925年同名默片版的剧情基本上和原著相同,除了艾瑞克最后试图强行带走克莉丝汀但失败,被追捕他的暴民殴打致死。此版的版权已进入公开领域。

1986年音乐剧版和以前者为基础改编的2004年电影版中,魅影只有右半边脸畸形,因此只戴半张面具(为了舞台效果的设计),后来则不知去向。

1990年迷你电视电影版(英语: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miniseries))(直接改编自小说,和韦伯的音乐剧无关)的艾瑞克为前巴黎歌剧院经理的私生子,最后被警察围捕时不愿意被活捉,暗示父亲枪杀了他。一般认为这个版本的艾瑞克比其他的更有人性。后来这个版本改编成音乐剧《魅影》(Phantom),1991年首演于德州。

2010年的音乐剧原创续作《爱无止尽》(英语:Love Never Dies)故事背景是1986年音乐剧背景的十年后,作者劳埃德·韦伯表示“这不是续集,是独立的故事”(歌剧魅影的粉丝普遍认为这是“官方同人”)。故事中,艾瑞克消失后来到了美国曼哈顿,与克莉丝汀再度相遇。

书籍

DVD

网络数据库

新闻

相关

  • 毛卷云毛卷云(学名:Cirrus fibratus,缩写: Ci fib ),是卷云的一种。毛卷云的外观类似直线或不规则的白色丝线,形态纤细,末端不呈钩状或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毛卷云的“云丝”互不重叠。
  • 400mR400米赛跑是一种常见的田径短跑项目。通常它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在标准的室外跑道上,400米正好是绕跑道一圈的长度。运动员从错列的的起跑线出发,并在全程中都分道赛跑。目前
  • 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由1988年至1993年,期间召开过五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确认第六届全国人
  • 甲基多巴甲基多巴(英语:Methyldopa),也作α-甲基多巴,商品名亦称爱道美等,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用于妊娠高血压病(英语:high blood pressure in pregnancy)、高血压急症(英语:Hypertensiv
  • 达维德·科内尔达维德·科内尔(匈牙利语:Dávid Kornél,1971年10月22日-),匈牙利前职业篮球运动员。
  • 帕米多沃冰原岛峰帕米多沃冰原岛峰(保加利亚语:нунатак Памидово,‘Nunatak Pamidovo’ \'nu-na-tak pa-'mi-do-vo\)是南极洲的冰原岛峰,位于葛拉汉地的奥斯卡二世海岸,处于伊兹沃
  • 刘康刘康可以指:
  • 喀秋莎《喀秋莎》(俄语:Катюша),又译为《卡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就流传于苏联的歌曲,在二次大战时为苏联士兵送行的爱情歌曲。本曲讲述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盼望在边
  • 丛强滋丛强滋(1965年-),山东省威海市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山东地区代表。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担任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
  • 激浪派激浪派(Fluxus)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间活跃的一个激进的国际文艺流派。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艺术主张,如迪克·希金斯的“中介艺术”、亨利·弗林特的“观念艺术”和白南准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