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涡旋

✍ dations ◷ 2025-07-19 07:03:54 #光学

光学涡旋(optical vortex)也称为光涡,是光学场中的零点,也就是光强度为零的点。自从约翰·奈(英语:John Nye (scientist))和迈克尔·贝里在1974年提出全面性的论文后,就开始了许多光学涡旋性质的研究,论文描述“光波列位错”的基本性质,这个研究后来成为“奇点光学”(singular optics)的核心理论。

在光学涡旋中,光会像螺旋开瓶器一般,沿着其轴扭转。因为其扭转,在轴的位置光会彼此相消。若投影在一平坦表面上,光学涡旋看起来会像一个光环,在中间有一个没有光的黑色区域。这种螺旋形行进,中间黑暗的光,称为光学涡旋。

光学涡旋的拓扑荷(英语:topological charge)定义为其在一个波长的扭转次数,拓扑荷恒为整数,依其扭转方向可能是正数或是负数。拓扑荷越大表示光沿着轴旋转的越快。此自旋会随着光波列而有角动量,若有电偶极矩则会产生力矩。

光的轨道角动量可以由捕获粒子的轨道运动来观察。光学涡旋和平面光的干涉会出现同心螺旋的螺旋相位。

在实验室中有许多方式可以产生光学涡旋。一般可以直接用激光产生,或者用一些方式,将激光光束变成涡旋,例如用电脑产生全息图,螺旋相位延迟的结构,或是材料中的双折射涡旋。

光学奇点是光场中的零点。在场中的相位会沿着零强度的点旋转(因此称为涡旋)。光学涡旋在二维场中为一个点,在三维场中为一条线(其余维数为2)。将场中的相位沿着包围涡流的路径场积分,会得到2π的整数倍。此整数称为光学涡旋的拓扑荷或是强度。

超几何高斯光束(HyGG)在其中心有一个光学涡旋,光束的形式为

为旁轴波动方程含有贝塞尔函数的解(参照近轴近似)。超几何高斯光束中的光子有轨道角动量,其中的正整数也就是光束中央涡旋的强度。圆偏振光的自旋角动量可以被转换成轨道角动量。

有许多的方式可以产生超几何高斯光束,静态螺旋相位板(Static spiral phase plate, SPP)、电脑产生的全息摄影、模式转换(Mode conversion)、q板(英语:q-plate)、s板、空间光调制器(英语:spatial light modulator)及可变形反射镜(英语:Deformable mirror)等。

光学涡旋可用在许多应用中,例如以往只能直接侦测的太阳系外行星可以用旋风星冕仪观测。光镊可以用在处理像细胞大小的物体等,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英语:STED microscopy)中也有到光学涡旋的技术。

相关

  • 分类学家分类学(英语:Taxonomy)是一门进行分类的方法与科学,源于希腊文的.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 快捷方式符号链接(软链接、Symbolic link)是一类特殊的文件, 其包含有一条以绝对路径或者相对路径的形式指向其它文件或者目录的引用。 符号链接最早在4.2BSD版本中出现(1983年)。今天POS
  • 2017年东亚运动会2017年东亚运动会临时动议于2013年天津举行的东亚运协会理事会宣布原定于2017年的第七届东亚运动会中止举办,于2019年转型为东亚青年运动会。第七届东亚运动会,原定将于2012年
  • 德国文化德国文化是指德国与德国人创造的文化。德国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著名科学家有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卡
  • 国内统一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内统一书号(常简称统一书号,外文书籍也使用“CSBN W……”的格式,但“中国标准书号”1986年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中国内地给正式出版的图书的分配的统一号
  • 1078年
  • 家蚁亚科家蚁亚科(Myrmicinae)隶属于蚁科,现生约140属,世界广布,蛹不结茧,有些物种具螫针,腹柄节两节,筑巢于土中、枯木中、石头下或活树中。家蚁亚科的物种生有明显的后腹柄节,也就是第三腹
  • 钱致榕钱致榕(英文名:Chih-Yung Chien,1939年-),知名美国籍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四川省,1946年随家人迁至台湾定居,于台湾完成基础教育。1961年前往美国,1966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起
  •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般来说,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当论及这一问
  • 梅关坐标:25°20′01″N 114°20′23″E / 25.33361°N 114.33972°E / 25.33361; 114.33972梅关古道古称大庾岭路,位于中国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唐朝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