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平原

✍ dations ◷ 2025-07-01 20:59:02 #福建平原,福州地理,中国盆地

福州平原,地貌上亦即福州盆地,是中国福建闽江下游地区的一个低平的冲积—海积平原,面积489.1平方公里,在福建四大平原中面积位列第二,福州市区就位于该平原上。

福州平原西起闽侯侯官、东至长乐高安,东西向长度为32公里,北自福州斗顶、南至闽侯大义,南北向宽度达31公里,形状呈现菱形,沿北西至南东向展开,福州市区就在当中,四周为山脉环绕,东侧是鼓山、西侧为旗山、南侧矗立着五虎山、北侧盘踞有莲花峰,其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因而它在地貌上也是一个盆地,即福州盆地。整个福州平原(盆地)面积为489.1平方公里,仅次于漳州平原,为福建第二大平原。

福州平原实为丘陵性平原,其上分布有不少山丘,高度可分为4级,最低的如吴山海拔在15米左右、海拔35—45米等级的有仓前山、海拔70—80米的有黄山、最高的有180—200米的高盖山。在福州城区内仍有十几座小型山丘分布,民间有“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谚语来形容福州城的地貌。“三山现”是指城内山形显著的三座山丘:屏山(海拔62米)、乌山(海拔89米)、于山(海拔52米);“三山藏”则指市区内屏山、乌山、于山的三个支脉冶山、闽山、罗山,海拔仅为20—30米;“三山看不见”是指芝山、钟山和灵山,海拔仅几米到十几米,已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和街坊巷道等融为一体,不可辨别。福州的别名“三山”就来自于城内的屏山、乌山、于山三座山丘。

福州平原地势低平,全境海拔多在3—4米,一般不超过5米,少数山前局部地区海拔可达10—25米。闽江斜穿福州平原中部,于南台岛首尾(上下游)先分再合,闽江在南台岛的北支仍称闽江或北港,南支称乌龙江或南港,还有大樟溪、尚干溪、营前溪、新店溪等支流注入闽江,在福州平原上形成密集的水网,便利了农业灌溉和内河航运,而由于海拔低矮,海潮终年可顺闽江到达福州平原。

由于福州城市长期的发展,市区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福州平原很大部分已成为城市建设用地。

福州平原为冲积—海积平原,中更新世时期,在该地先是形成断陷盆地,此后经过河流海洋长期作用而在该盆地上形成堆积平原,地层组成自下而上依序是中更新世残积物、晚更新世河、海相沉积物、全新世河、海相沉积物,不整合覆盖于风化基岩之上,大部分地带堆积层厚度达30—40米,局部最深达65.94米(位于福州雕刻厂)。平原上不同高度层次的弧山、残丘,如屏山、乌山、于山、冶山、闽山等就是福州盆地地貌的不同发育阶段(地文期)的代表。

福州平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暖热湿润,热量资源丰富,年均温度在19.5℃—21℃,日均温≥10℃,积温在6500℃—7400℃,年降水量达1050—1700毫米。土壤以砖红性红壤为主,在冲积地层上有优良的潴育型水稻土发育,因而该平原十分适合水稻种植,还盛产柑桔、茉莉花等农作物。

在平原中部的福州市区一带分布着地面温泉带,其范围是由王庄到树兜沿北北西断裂,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1公里,面积达5平方公里,约占福州市区面积的7%,水温多在50℃—60℃,最高达97.6℃,水温自上而下逐渐升高,水头则自南而北逐渐降低,水质十分优良,加之福州平原的温泉埋藏浅、水压大,出涌口距地表仅40—65米,涌水量达0.5—1升每秒,因而由古代起,福州平原上的温泉就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在北宋嘉祐年间已有“官汤”、“民汤”等温泉浴池40多处。


相关

  • 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为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又称非实验性研究或对比研究。该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根据特定的特征分组后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
  • 僧帽水母僧帽水母(学名:Physalia physalis),又称葡萄牙战舰(英语:Portuguese man o' war),是一种管水母。虽然僧帽水母像水母,但其实是一个包含水螅体(英语:Polyp (zoology))及水母体的群落。每
  • 加拿大武装部队加拿大武装部队(英语:Canadian Armed Forces,CAF;,法语:Forces armées canadiennes,FAC)是加拿大各军部队自1968年2月1日起采用的统称。加拿大联邦政府由当日起将陆海空三军合并为
  • 心房反射心房反射(Atrial reflex),又称本布里奇反射(Bainbridge reflex),是人体借由感测中心静脉压的增加而提升心率的反射。血压是借由两侧心房与静脉交界的感压受体侦测。1915年,弗兰西斯
  • Asian CorrespondentAsian Correspondent,2009年创立的英语新闻网站,由Hybrid News Limited经营,汇集专业记者、博客、通讯社的报导。美联社在亚洲区的线上伙伴。
  • 杨启东杨启东(1906年-2003年),台湾水彩画家、油画家、教育家、艺术评论家,画作多次入选“台展”、“省展”及日本、法国展览等。1906年(民国前六年、明治39年)11月8日生于台湾中部丰原圳
  • 吴桂丹吴桂丹翰林院编修吴桂丹(1855年-1902年),字万程,号秋舫,广东高要县广利镇水坑乡(今鼎湖区桂城街道水坑村)人。晚清官员。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己丑科进士,同年五月,改
  • 陈邦彦陈邦彦(1678年-1752年),字世南,一作思南,号匏庐,匏庐道人,又号春晖,晚自称春晖老人。浙江海宁县人。清朝政治人物。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少失双亲,由伯父陈元龙抚养。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 伦格港伦格港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南部波斯湾沿岸,由霍尔木兹甘省负责管辖,距离布什尔420公里,始建于十七世纪,市内有机场设施,2006年人口25,303。
  • 赤松广隆赤松广隆(1948年5月3日-)为日本政治家,日本众议院议员(10期),曾任日本社会党书记长、民主党最高顾问、农林水产大臣、立宪民主党最高顾问等职务,现任众议院副议长。赤松广隆曾于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