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革命党事件

✍ dations ◷ 2025-10-30 03:33:21 #人民革命党事件

人民革命党事件(朝鲜语:인민혁명당 사건人民革命黨 事件),简称人革党事件,是指大韩民国朴正熙军政府统治下的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就“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冤杀8人、15人错判的历史事件。此事分为1965年第一次事件反共法、1975年第二次事件国家保安法。

1975年4月9日,韩国大法院以违反《国家保安法》起诉23人,被告8人宣布死刑、15人被判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15年等重刑。 人民革命党事件是朴正熙时代的韩国人权遭到压制的典型事例。

2005年12月,韩国国家情报院发表人民革命党事件记录。韩国司法当局就人民革命党事件再度审查开始。 2007年,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重新审案,8人宣布无罪。2008年1月23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宣布,人革党事件中14名服役者无罪。

第一次事件于1964年8月14日发生。次日,KCIA部长金炯旭宣布,都礼钟、革新系人士杨春遇、报道关系者、学生41人遭到检举,事件的“全貌”公表。

KCIA认定朝鲜劳动党发布指令、人民革命党与反韩国政府团体组织各界人士策划国家事变,实际起诉人数为13人,都礼钟、杨春遇以外的11人由下级法院宣告无罪。大法院最终裁决,都礼钟、杨春遇有期徒刑6年,其他10人有期徒刑1年、缓刑3年。

1975年4月9日发生第二次事件。韩国人民革命党再建委员会事件建立,大学生示威。

1972年,朴正熙维新政府(独裁政府)建立。1973年,金大中事件、1970年代前半韩国维新体制反对运动、全国民主青年学生总联盟(民青学联)关系者开始了(民青学联事件)。1974年4月8日,以违反《国家保安法》逮捕了都礼钟等23人,罪状是“人民革命党重建委员会”、民青学联国家颠覆活动指挥。

1975年4月8日,中央情报部以违反《国家保安法》为由羁押并起诉了23人,其中8人被判处死刑、15人被判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15年等重刑。韩国国防部在法院作出决定20个小时之后,就把8人执行死刑。

人革党事件,8人死刑:

1975年4月8日,法院人事单:。

2005年12月,韩国国家情报院人民革命党事件记录发表。韩国司法当局就人民革命党事件再度审查开始。

2007年,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重新审案,8人宣布无罪。

2008年1月23日,人革党事件中14名服役者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上被法院宣布无罪。

2012年9月24日,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就其父亲朴正熙军政府的“5·16军事政变”、“人民革命党事件”向全体韩国国民道歉。

相关

  • 常温常温也叫一般温度或者室温,通常定义为摄氏 25 度。有时会设为 300K(约 27°C),以利于使用绝对温度的计算。不同于标准状况,常温不一定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温度。
  • 胡族胡人,或称胡族,中国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称呼,主要是指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该名称来源一说是匈奴人在历史上自称为“胡”,另有说法为鹘人的错写,因为草原游牧民族多有养鹰的传统,秦
  • 蒲生贤秀蒲生贤秀(天文3年(1534年) - 天正12年4月17日(1584年5月26日))蒲生定秀的长男,蒲生氏乡之父。妻是后藤氏(后藤贤丰之妹)。弟青地茂纲。近江日野城主、最初于六角家出仕。其于观音寺骚
  • 爱德华·埃弗里特爱德华·埃弗里特(Edward Everett,1794年4月11日-1865年1月15日),美国政治家,波士顿人, 曾任马萨诸塞州州长、哈佛大学校长和美国国务卿。爱德华·埃弗里特的父亲是牧师, 早年在哈
  • 一课一练 (教辅)一课一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自1993年推出的根据上海中小学教学课纲编写的教辅书。1999年起该教辅涵盖上海市小学至高中十二个年级的全部学科。2015
  • 肖恩·帕特里克·马洛尼肖恩·帕特里克·马洛尼(英语:Sean Patrick Maloney;1966年7月30日-)是美国的一位政治人物。自2013年开始,他是纽约州第18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民主党。马洛尼
  • 全美超级模特儿新秀大赛 (第六季)《全美超级模特儿新秀大赛》 第六季是美国真人秀全美超级模特儿新秀大赛(超级名模生死斗)的第六个季度。主题为“童话成真”(Fairy Tales Come True)。32位准超模云集于洛杉矶
  • 大岛站 (东京都)大岛站(日语:大島駅/おおじまえき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江东区大岛五丁目,属于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地铁)新宿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S 15。本站是岛式月台2面3线地下车站。本站
  • 2013年洛杉矶国际机场枪击案2013年洛杉矶国际机场枪击案是在2013年11月1日太平洋时区上午约9:20,发生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第三航厦的枪击案件,年龄23岁的保罗·安东尼·希恩西亚(Pa
  • 媒体素养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在各种环境中以适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评估(evaluate)及制造(create)媒体信息的能力,又称媒介素养。“媒体素养教育”或“媒体教育”有别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专业教育,教育对象主体是全体公民。教育目标为使全民具备自主思辨能力与产生信息的能力,从而以批判性角度去解读各种媒体信息、假新闻。使人成为人为媒介消息的纯熟创作者和新闻的生产者,促进人们对每种媒介的特长和局限的理解,并且拥有创造独立媒体的能力,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