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粒子物理学)

✍ dations ◷ 2025-08-13 02:04:22 #粒子物理学

在粒子物理学中,代或世代(英语:Generation)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分类。各代粒子之间的相异之处仅为味量子数及质量,但它们所涉及到的相互作用种类都是一样的。

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基本费米子共有三代。每一代有两种轻子及两种夸克。两种轻子可分成带电荷-1的(像电子)及中性的(中微子);而两种夸克则可分成带电荷−1⁄3的(下型)及带电荷+2⁄3 的(上型)。

后一代粒子的质量要比前一代的要大,但是中微子可能是例外(它们的质量非零,但却小得很,故现时还未有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质量)。比方说,第一代的电子质量只有6999511000000000000♠0.511 MeV/2,而第二代的μ子质量为7002106000000000000♠106 MeV/2,第三代的τ子质量则为7003177700000000000♠1777 MeV/2(几乎是质子质量的两倍)。质量级列使得较后代的粒子会衰变至第一代的粒子,因此日常的物质(原子)都是由第一代粒子所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核则由质子及中子构成,它们则是由上及下夸克所组成。第二及第三代的带电基本粒子,并不会在一般的物质中出现,而只会在极高能量的环境下出现,例如宇宙射线或粒子加速器。代这一个词最早是由哈伊姆·哈拉里(英语:Haim Harari)(Haim Harari)使用,并于1976年的法国勒斯乌舍(Les Houches)物理夏令营中正式提出。

所有代的中微子都在宇宙间飘流着,但都很少会与一般物质产生相互作用。科学家们希望,透过深入研究轻子各代间关系,可以有助于解释基本粒子的质量比,以及在量子角度为质量本质之谜提供线索。

至于第四代或更后代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是不太可能会存在的。有些反对第四代粒子存在可能的论证,是基于额外代的存在,会为精准的电弱可观测量带来微小的修正值;而测量结果对这些修正值的存在很不利。而且,CERN的大型电子正子对撞机所量度的Z玻色子宽度,已经排除了有“轻”中微子(即质量小于7001450000000000000♠45 GeV/2))的第四代模型 。然而,高能对撞机对第四代粒子的搜索仍然持续中,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观测到任何第四代存在的证据。在这些搜索中,第四代粒子的标记为第三代的符号外加一个撇号(例如:b′ 及t′)。

相关

  • Cs蒸气压第一:375.7 kJ·mol−1 第二:2234.3 kJ·mol−1 第三:3400 kJ·mol主条目:铯的同位素铯(Cesium,旧译作鏭)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s,原子序为55。铯属于碱金属,带银金色
  • 普立马结合型雌激素(英语:Conjugated estrogens,旧误译共轭雌激素),也称妊马雌酮,商品名称为普立马(Premarin,取自pregnant mares' urine的缩写),是一种常用雌激素药物,惠氏制药公司生产,是一
  • 任意单位任意单位英文缩写为arb. unit,也称为程序定义单位(缩写p.d.u.) 是在科学或技术领域的一种相对单位,来表示物质的量、强度或其他物理量和一个预定义的参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参考
  • 赫里欧爱德华·赫里欧(Édouard Herriot,1872年7月5日-1957年3月26日),法国政治家和作家。1905年当选为里昂市长,此后一生皆任此职。1924~1932年三次组阁任法国总理,1936~1940年当选国民议
  • 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简称“十二年国教”,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希望延长基本教育年限,将高中、高职、五专的前三年纳入并统整,以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实力,并以“全人教育”、“核心素养
  • 贫铀弹贫化铀弹(Depleted uranium ammunition)又称衰变铀弹或耗弱铀弹,是指弹体使用来自浓缩铀的尾矿(并非来自核电厂的核废料)为主原料的合金所制作出的弹头。由于在实战、演习、射击
  • 吴敬梓吴敬梓(1701年-1754年11月),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滁全椒人,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又因自故乡安徽全椒移居江苏江宁(今南京市),所以自称“秦淮寓客”。《儒林外史》作者。《儒林外
  • 京都动画“ 梦を、描きます 梦を、育てます 梦を、届けたい 発想する会社。 ” ——これは“京アニ”の梦です。京都动画(日语: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英语:Kyoto
  • 卡定本杰明·路易斯·“本”·卡丁(英语:Benjamin Louis "Ben" Cardin;1943年10月5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2007年起担任马里兰州美国参议院议员。此前他从未输过一次选举,在1987
  • 胜论胜论学派(梵语:वैशॆषिक,转写:Vaiśeṣika), 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其创始人为羯那陀(Kanada),理论载于《胜论经》(Vaiśeṣika-sūtra)中,该经写定于公元前2世纪。唐玄奘翻译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