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罗识(梵语:अमलविज्ञान,转写:amala-vijñāna),佛教术语,又译为庵摩罗识、唵摩罗识、菴摩罗识、阿末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白净无垢识。在瑜伽行唯识学派中,它是阿赖耶识的清净自性,即《解深密经》所说识真如,又名为第九识。真谛三藏节译的《决定藏论》是《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的“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章节,此中阿摩罗识对应于转依(āśraya-paravṛtti)。
阿摩罗(梵语:amala)是一个梵语复合字,在染污不净 mala 之前,加上否定词头 a- 组成,原意是清净无垢、不垢。
阿摩罗识(amala-vijñāna)这个术语,义译为清净识、无垢识,主要出自真谛三藏译经中的《决定藏论》、《三无性论》、《十八空论》与《转识论》,但是在现存梵文本中并找不到曾经使用这个字的记录。
汉传佛教的《释摩诃衍论》写为唵摩罗,《金刚三昧经》写为庵摩罗,或是菴摩罗,《楞严经》写为菴摩罗。菴摩罗(āmalaka),原是印度一种水果的译名,可能是因字形近似造成的错误。
阿摩罗识最早出自真谛三藏所译经典中,习学真谛所译经论的摄论宗以此建立九识学说。菩提流支所传地论宗相州北道派也立有九识学说。
勒那摩提所传地论宗相州南道派和玄奘所传法相宗,认为只有八识,反对另立第九识。
陈朝真谛三藏所传译的阿摩罗识学说,主要出自《决定藏论》与从《无相论》节译出的诸论等。在真谛之前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和唐朝译的《大乘密严经》中,都提到九识的说法,但没有明确定义第九识是什么,也没有形成具体的学说。玄奘《成唯识论》中也提到了无垢识,但不认为它可另立为第九识,认为它只是善净第八识的异名,圆测认为真谛的学说源出于安慧论师,因此在十大论师之中,可能就有论师支持九识说法。
摄论宗承袭真谛传译的阿摩罗识学说,并进一步受到如来藏学派《大乘起信论》等的影响。摄论宗认为:诸佛如来的无垢识,是永远断除了任何杂染习气。当经由修行,阿赖耶识性与以其为根本的诸烦恼染杂俱灭之后,修行者能够证得心性本净的心真如,即阿摩罗识,最终可究竟成佛。后来由唐朝玄奘所传的法相宗主张有情只有八识,凡夫与有学位第八识因杂染习气偏重故以阿赖耶识为名,唯是杂染虚妄之根本。但阿赖耶识中仍有受熏习的善染法种子,经由菩萨道修行转化为纯善净种子成立后即名无垢识,认为不需要另立第九识。
日本学者岩田良三比较现存梵本与真谛译本,在梵文本中,并没有找到阿摩罗识这个字眼。但他发现真谛将lokottara-jñāna(出世间智),viśuddha(清净),āśraya-paravṛtti, āśraya-parivṛtti(转依)皆译为阿摩罗识。玄奘译本中,将相关的段落译为转依、净识、唯识性、心性本净等,显示现存梵文本与玄奘译经是一致的。学者认为真谛三藏可能把阿摩罗识作为如来藏与清净真如的同义语,广泛用于译经中,这个字并不是梵文原本中所有;而玄奘则是采取直译。也有学者推测真谛三藏持有的梵文本,可能是源自于某个已失传的特别梵文版本,但目前尚未证实。
在真谛三藏所译经之外,在译出时间早于玄奘归国的唐朝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中,也出现了阿摩罗识。日本学者藤隆生比较现存梵文本,同样发现梵文本中并没有阿摩罗识的字眼,汉译的“心真如”相当于梵文的dharmatā-citta(法性心),而汉译中的“阿摩罗识”则相当于citta-tathatā(“心真如”或“心如性”)。宇井伯寿与胜又俊教也认同这个说法。《大乘庄严经论》译出时间在唐代,年代较晚,可能是受了真谛的影响才使用阿摩罗识这个术语,加入在译经。
此外,禅宗《金刚三昧经》中曾出现“菴摩罗”。还有在《楞严经》中,菴摩罗识常住不坏是空如来藏的异名,学者吕澂在《楞严百伪》声称有关说法与《胜鬘经》和《大般涅槃经》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