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 (小说)

✍ dations ◷ 2025-08-26 14:21:54 #泥河 (小说)

《泥河》是台湾作家陈烨(本名:陈春秀)的小说集。全书分为〈浓雾河岸〉、〈泥河〉、〈明日在大河彼岸〉三部,以府城标的物“台南运河”为舞台背景,述说二二八事件后,一个府城大家族的黯黑沦亡史。故事主角为城真华、林正森与林炳城三位,包含家族斗争、男女情爱、历史意识等主题,展露女性书写中鲜少表现的政治关怀与批判。

《泥河》是陈烨借由创构府城林家的家族史,呈现台湾近代史中二二八事件所带来的创伤经历。小说分别由城真华、林正森、林炳城三位角色的观点进行叙述,并由此分为〈雾浓河畔〉、〈泥河〉与〈明日在大河彼岸〉三部曲。

全作陈烨采取写实主义手法 ,以超写实、意识流、 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技巧,呈现故事叙事者的创伤记忆是如何在压抑后又如梦魔般挥之不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刘亮雅认为,《泥河》在刻划林家成员间的爱恨冲突时偶尔流于通俗,但陈烨以台湾历史连结性别与国族的压迫,角色不断历经的恶梦记忆仿佛二二八事件的残暴记忆再度复返,不但暗示二二八事件作为一段公共记忆,若未获得集体治疗便可能就此埋下台湾人互相仇恨的导因,而受害者的冤屈若得不到平复,亦可能转为仇恨。:140-142

本书第一部〈雾浓河畔〉以嫁入林家四十多年的城真华作为主要叙事者开启故事,透过城真华的视角梳理林家是如何逐渐没落,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是如何受到名门压力与二二八事件影响,最后不但无法父亲所愿、守护城家过去的威望,也无法与自己真心相爱的林炳国相爱,并在中年之后,深陷于对丈夫林炳家的怨恨及与儿女的疏远关系中无法脱离痛苦,使自己终其一生活在无限悔恨及纠结情感之中。

第二部〈泥河〉以城真华的大儿子林正森南下找住在安平的二房代表林银钗,希望林银钗可以为其盖印卖祖产此部故事之主轴。除凸显林正森为求财富不择手段的贪婪外,也透过林银钗与黄梅娘生死不移的真挚情谊,显示即便是当年二二八事件使林家二房剧变,黄家与林家间的关系依旧紧密且不移。

第三部〈明日在大河彼岸〉则是讲述林炳城从年轻时受到杨大哥跟林炳国的启发,积极参与抗日运动,而后鉴于林家二房因二二八事件而没落,从而不涉政治。二战后,便开始担任台南运河国小校长的林炳城内心不断回荡著对政治的愤慨及对已故知人的亏欠,沉寂至晚年后一改前态,强力抵制政治力量的入侵无辜的校园,并渐渐放下对林炳国的亏欠,重获释然。

作者陈烨出身台南望族,《泥河》以府城标的物“运河”为小说背景,此作品始撰于1984年、连载于1988年的《自立晚报》本土副刊,单行本亦由《自立晚报》出版,是当时首部明确以“二二八事件”为主题的长篇小说;2002年改题为《烈爱真华》重新再版,内容除新加的“楔子”一章外,内容与原著《泥河》大致相同。:138适逢 1987 年台湾解严,同年“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成立,台湾社会对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禁忌开始松动,但因相关历史史料仍处于禁锢阶段,因此,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杨翠认为,如同《泥河》主角记忆如无法穿透的“浓雾”,二二八“历史真相”至今难以厘清与理解。:144也如作家叶石涛在《燃烧的天》代序中也曾写道:“她的小说《泥河》,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其实《泥河》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挖掘台湾历史中的伤痕,陈烨所企图的是以一个家族的生活来反映时代、社会的变迁。”

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邱贵芬教授认为《泥河》的出版,带进了女性书写中鲜少表现的政治关怀与意识形态批判。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杨翠则从空间与记忆角度分析该小说,“《泥河》书名即隐含丰富的空间意象,全书以府城地标物——运河——为定点空间展开,演绎二二八事件之后府城大家族的沦亡史,含融著历史意识、土地认同、政治批判与儿女情爱。⋯⋯透过记忆与梦境,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互相浸透,达到互文的效果,”

文学研究者林怡翠认为《泥河》除去对女性“浪漫化”的常见想像,《泥河》中的女性角色不是典型的勤劳、乐观、慈祥、充满母爱形象,而是痛苦、黑暗,甚至是残忍与难以接近的。她们被过去纠缠而近乎幻觉、发疯的程度,这种形象在小说中成为典型,与活跃、充满斗争力量的男性角色是相反的,呈现出“男:光明/女:黑暗”的形象,也借此凸显女性在父系家族结构中需要肩负的家族责任及遭受到的压迫。这是陈烨透过书写女人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女人,以突破男性作家的族群记忆,打破男性书写话语中的象征秩序,让女性的族群记忆被看见之处。:51-53

明志科技大学教授简素琤认为,陈烨《泥河》以二二八事件带给受难者家属个人、家庭的影响为主题,叙述个人生活史如何因二二八事件而改变个人的生命历程;此部小说的悲剧成因除旧社会的枷锁外,也因二二八事件的发生以及形同社会禁忌般的存在,加剧真华内心的退缩以及家族成员间分歧。在重重的心结和误解下,《泥河》凸显了大时代底下,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公领域的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关联。

在《泥河》中,女性角色不再以象征台湾与台湾人的方式被处理,而是被视为受二二八事件影响的个别女人。除此之外,陈烨也处理二二八受难者男性家属的生活史及心路历程,不同的男性角色,也受到这历史事件不同方式的影响。特别是第三部〈明日在大河彼岸〉中,陈烨呼应吕赫若与林双不将台湾人视为女性的观点,并透过林炳城作为一位男性角色,在二二八事件之后被“去势”,与再度获得政治参与的方式,重振雄风、恢复男性尊严。:36-38

台大外文系教授刘亮雅则认为,《泥河》显现一个充满历史缺口、被悲情涂抹的台湾,特别是故事中城真华所历经的性别压迫和二二八的创伤记忆,导致她处于被害者与加害者间的身份纠结,陈烨藉以暗示正视台湾女性历史创伤之重要性。:140-142

《泥河》总共有四个版本。1984年由陈烨完成撰写,1988年连载于《自立晚报》本土副刊,后于1989年3月由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出版单行本。2002年4月,改写后改名为《烈爱真华》,由联经出版重新出版。

关于改写,陈烨曾自述:“重新改写《泥河》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找到了把小说写得‘好看’的关键;另一个是我必须要透过文学写作,跟我父亲达成一种和解。”

改版自序 寻索人间历史的真相

相关

  • 剪接体剪接体(英语:Spliceosome)是一种由RNA与蛋白质剪接体次单位所组成的超大型复合物,用来将mRNA序列中转录自DNA模板的内含子移除,并将剩余的外显子连接起来(此过程称为剪接)。剪接
  • 弗林·唐斯弗林·唐斯(英语:Flynn Downes;1999年1月20日-)是一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他现在效力于伊普斯维奇,并且也代表英格兰U19国家队参赛。唐斯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
  • 方济各·安霖泽方济各·安霖泽(英语:Francis Arinze;1932年11月1日-)是尼日利亚籍天主教主教级枢机、韦莱特里-塞尼罗马城郊教区领衔主教及圣座礼仪及圣事部荣休部长(英语:Congregation for Divin
  • 冯元飚冯元飚(1599年-1645年),字尔弢,号邺仙,浙江慈溪(今慈城)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冯元飚于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天启六年(1626年)任广东揭阳县知县,政
  • 山蝰属山蝰属(学名:,俗称“七步红”、“锁链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下的一个属,属下有4种,而山蝰()为亚洲南部最常见一种毒蛇。由于山蝰的分布范围甚广,因此被视为南亚区域最危险的蛇类
  • HOT式反坦克导弹HOT式反坦克导弹(又称霍特反坦克导弹)是由法国和德国(当时的西德)共同研发出来的反坦克导弹,HOT即是"High Subsonic Optical Remote-Guided, Tube-Launched"的缩写,意即"高次音速、光学遥控、筒射"。HOT式作为重型反坦克导弹主要由武装直升机(例如:瞪羚直升机)和装甲车辆(例如:美洲豹1型发射车)发射,其战斗部采用高爆反坦克弹设计,能炸穿800至1,250毫米厚钢装甲。如同大多数第二代反坦克导弹,HOT式仍是有线制导,最远射程约为4千米。HOT式基本型,1
  • 林智平林智平(1985年3月23日-),阿美族,为台湾的棒球选手之一,目前效力中华职棒的乐天桃猿队,守备位置为三垒手,由于当时与“大师兄”林智胜同队,故获得“小师兄”的称号。又由于部分球迷认为其长相像罗志祥,故亦有“桃猿罗志祥”称号。代训结束后,由于职棒环境纷扰(米迪亚暴龙被除名,中信鲸解散),加上签约金谈不拢,一度拒绝职棒,后来经教练劝说下才决定加入。刚进职棒以二垒手与游击手为主,直到2012年才成为主要先发三垒手。2014年起开始发挥速度,连续三年共计89次盗垒成功,为2014-2016连续三年盗垒王。20
  • 陈守信陈守信(1949年12月-),男,汉族,宁夏隆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奥斯特瓦尔德色彩系统奥斯特瓦尔德色彩系统是一个色彩系统,由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于1920年发表。是显色系。在这个系统认为,所有颜色都是由“黑”(B),“白”(W),“纯色”(F)三种成分按照一定的面积比例旋转混色得到,而且 W+B+F=100(%)。所以描述一个特定颜色,只要给出三种变量的具体数值就可以了。常用色相编号从1到24。先指定两对相反色,红绿和黄青(ultramarine blue),分别置于色相环四分之一的位置,之后在他们之间配置出四种中间色,即红+黄=橙,红+青=紫,
  • 乔治·麦凯 (赛艇运动员)乔治·麦凯(英语:George MacKay,1900年7月11日-1972年8月23日),加拿大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加拿大参加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艇比赛,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