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 (小说)

✍ dations ◷ 2025-11-11 00:36:36 #泥河 (小说)

《泥河》是台湾作家陈烨(本名:陈春秀)的小说集。全书分为〈浓雾河岸〉、〈泥河〉、〈明日在大河彼岸〉三部,以府城标的物“台南运河”为舞台背景,述说二二八事件后,一个府城大家族的黯黑沦亡史。故事主角为城真华、林正森与林炳城三位,包含家族斗争、男女情爱、历史意识等主题,展露女性书写中鲜少表现的政治关怀与批判。

《泥河》是陈烨借由创构府城林家的家族史,呈现台湾近代史中二二八事件所带来的创伤经历。小说分别由城真华、林正森、林炳城三位角色的观点进行叙述,并由此分为〈雾浓河畔〉、〈泥河〉与〈明日在大河彼岸〉三部曲。

全作陈烨采取写实主义手法 ,以超写实、意识流、 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技巧,呈现故事叙事者的创伤记忆是如何在压抑后又如梦魔般挥之不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刘亮雅认为,《泥河》在刻划林家成员间的爱恨冲突时偶尔流于通俗,但陈烨以台湾历史连结性别与国族的压迫,角色不断历经的恶梦记忆仿佛二二八事件的残暴记忆再度复返,不但暗示二二八事件作为一段公共记忆,若未获得集体治疗便可能就此埋下台湾人互相仇恨的导因,而受害者的冤屈若得不到平复,亦可能转为仇恨。:140-142

本书第一部〈雾浓河畔〉以嫁入林家四十多年的城真华作为主要叙事者开启故事,透过城真华的视角梳理林家是如何逐渐没落,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是如何受到名门压力与二二八事件影响,最后不但无法父亲所愿、守护城家过去的威望,也无法与自己真心相爱的林炳国相爱,并在中年之后,深陷于对丈夫林炳家的怨恨及与儿女的疏远关系中无法脱离痛苦,使自己终其一生活在无限悔恨及纠结情感之中。

第二部〈泥河〉以城真华的大儿子林正森南下找住在安平的二房代表林银钗,希望林银钗可以为其盖印卖祖产此部故事之主轴。除凸显林正森为求财富不择手段的贪婪外,也透过林银钗与黄梅娘生死不移的真挚情谊,显示即便是当年二二八事件使林家二房剧变,黄家与林家间的关系依旧紧密且不移。

第三部〈明日在大河彼岸〉则是讲述林炳城从年轻时受到杨大哥跟林炳国的启发,积极参与抗日运动,而后鉴于林家二房因二二八事件而没落,从而不涉政治。二战后,便开始担任台南运河国小校长的林炳城内心不断回荡著对政治的愤慨及对已故知人的亏欠,沉寂至晚年后一改前态,强力抵制政治力量的入侵无辜的校园,并渐渐放下对林炳国的亏欠,重获释然。

作者陈烨出身台南望族,《泥河》以府城标的物“运河”为小说背景,此作品始撰于1984年、连载于1988年的《自立晚报》本土副刊,单行本亦由《自立晚报》出版,是当时首部明确以“二二八事件”为主题的长篇小说;2002年改题为《烈爱真华》重新再版,内容除新加的“楔子”一章外,内容与原著《泥河》大致相同。:138适逢 1987 年台湾解严,同年“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成立,台湾社会对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禁忌开始松动,但因相关历史史料仍处于禁锢阶段,因此,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杨翠认为,如同《泥河》主角记忆如无法穿透的“浓雾”,二二八“历史真相”至今难以厘清与理解。:144也如作家叶石涛在《燃烧的天》代序中也曾写道:“她的小说《泥河》,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其实《泥河》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挖掘台湾历史中的伤痕,陈烨所企图的是以一个家族的生活来反映时代、社会的变迁。”

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邱贵芬教授认为《泥河》的出版,带进了女性书写中鲜少表现的政治关怀与意识形态批判。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杨翠则从空间与记忆角度分析该小说,“《泥河》书名即隐含丰富的空间意象,全书以府城地标物——运河——为定点空间展开,演绎二二八事件之后府城大家族的沦亡史,含融著历史意识、土地认同、政治批判与儿女情爱。⋯⋯透过记忆与梦境,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互相浸透,达到互文的效果,”

文学研究者林怡翠认为《泥河》除去对女性“浪漫化”的常见想像,《泥河》中的女性角色不是典型的勤劳、乐观、慈祥、充满母爱形象,而是痛苦、黑暗,甚至是残忍与难以接近的。她们被过去纠缠而近乎幻觉、发疯的程度,这种形象在小说中成为典型,与活跃、充满斗争力量的男性角色是相反的,呈现出“男:光明/女:黑暗”的形象,也借此凸显女性在父系家族结构中需要肩负的家族责任及遭受到的压迫。这是陈烨透过书写女人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女人,以突破男性作家的族群记忆,打破男性书写话语中的象征秩序,让女性的族群记忆被看见之处。:51-53

明志科技大学教授简素琤认为,陈烨《泥河》以二二八事件带给受难者家属个人、家庭的影响为主题,叙述个人生活史如何因二二八事件而改变个人的生命历程;此部小说的悲剧成因除旧社会的枷锁外,也因二二八事件的发生以及形同社会禁忌般的存在,加剧真华内心的退缩以及家族成员间分歧。在重重的心结和误解下,《泥河》凸显了大时代底下,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公领域的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关联。

在《泥河》中,女性角色不再以象征台湾与台湾人的方式被处理,而是被视为受二二八事件影响的个别女人。除此之外,陈烨也处理二二八受难者男性家属的生活史及心路历程,不同的男性角色,也受到这历史事件不同方式的影响。特别是第三部〈明日在大河彼岸〉中,陈烨呼应吕赫若与林双不将台湾人视为女性的观点,并透过林炳城作为一位男性角色,在二二八事件之后被“去势”,与再度获得政治参与的方式,重振雄风、恢复男性尊严。:36-38

台大外文系教授刘亮雅则认为,《泥河》显现一个充满历史缺口、被悲情涂抹的台湾,特别是故事中城真华所历经的性别压迫和二二八的创伤记忆,导致她处于被害者与加害者间的身份纠结,陈烨藉以暗示正视台湾女性历史创伤之重要性。:140-142

《泥河》总共有四个版本。1984年由陈烨完成撰写,1988年连载于《自立晚报》本土副刊,后于1989年3月由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出版单行本。2002年4月,改写后改名为《烈爱真华》,由联经出版重新出版。

关于改写,陈烨曾自述:“重新改写《泥河》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找到了把小说写得‘好看’的关键;另一个是我必须要透过文学写作,跟我父亲达成一种和解。”

改版自序 寻索人间历史的真相

相关

  • DVD数字多功能影音光盘(英语:Digital Versatile Disc,缩写: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媒体,通常用来播放标清(标准解晰度)的电影,高清音质的音乐与大容量存储数据用途。DVD与CD或蓝光光盘(Blu-ra
  • 骨盆腔髋(拉丁语:pelvis),又称腰带、骨盆、盘骨,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健
  • 贺锦丽卡玛拉·德维·哈里斯(英语:Kamala Devi Harris;/ˈkɑːmələ/;1964年10月20日-),中文名贺锦丽,是一名美国律师、政治人物与民主党成员。她曾担任第32任加州检察总长,现时是加利福
  • 玛丽·约瓦诺维奇玛丽·约瓦诺维奇(英语:Marie Louise "Masha" Yovanovitch 1958年11月11日-)美国外交官,曾在美国国务院担任高级官员,出任美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美国驻亚美尼亚大使和美国驻乌
  • 英廉英廉(满语:ᡳᠩᠯᡳᠶᠠᠨ,穆麟德:,1707年-1783年),字计六,号梦堂。辽东(今辽阳)人,冯氏。其先世冯士勇本浙江嘉兴人,后徙山东省,再徙辽东,内务府汉军包衣籍,镶黄旗旗鼓佐领出身。英廉生于康
  • 2012年美国联邦预算2012年美国联邦预算(英语:2012 United States federal budget)是2012财政年度(即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运作的经费,最初的开支请求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2011年2月向联邦国会提出。部分因为茶党运动的成功造势而在2010年国会选举中大胜的共和党控制联邦众议院后,也于2011年4月发布了一项名为繁荣之路(英语:The Path to Prosperity)的竞争方案。两份预算方案都将重点放在削减赤字上,但是对于税收、福利项目、国防支出和科研经
  • 闫钶《趁现在》《彩虹物语》(易安中学年级队成员身份)《少年如歌》闫钶(2006年4月29日-),本名闫钶睿,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市,中国大陆男歌手、演员,所属经纪公司原际画文化有限公司、易安音乐社成员。
  • 马从凯马从凯(1812年-1896年),字捷三,江苏徐州窑湾镇马圩村人。清朝军事将领。武传胪出身。生于嘉庆十六年(1812年),道光九年(1829年)中式己丑科二甲第一名武进士。授官三等侍卫,曾任紫禁城后宰门守卫。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文宗卒于热河,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马从凯护驾有功。马从凯晚年回乡建造住宅数间,规模宏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马圩村兵卒,墓在在马圩村南500米处,在大跃进和破四旧运动中被挖掘。
  • 弗朗西斯科·西尔维拉弗朗西斯科·西尔维拉·德勒维列乌泽(西班牙语:Francisco Silvela y de Le Vielleuze,1845年12月15日-1905年5月29日) ,西班牙保守党政治人物。他曾在马丁内斯·坎波斯内阁中出任内政大臣,在卡诺瓦斯内阁担任恩典与司法大臣和内政大臣。在卡诺瓦斯遇刺后成为保守党党首,两次担任首相。在第一届内阁中兼任外交大臣,第二次内阁中兼任海军大臣。1845年12月15日出生于马德里,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父亲弗朗西斯科·奥古斯丁·西尔维拉是一名律师和政治家,曾在1838年担任内政大
  • 那里坡曹氏祠堂那里坡曹氏祠堂,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青平镇那里坡村,为湛江市廉江市的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4年4月17日。那里坡曹氏祠堂的历史年代为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