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量子色动力学
✍ dations ◷ 2025-08-10 17:04:55 #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英语:Quantum Chromodynamics,简称QCD)是一个描述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标准动力学理论,它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夸克是构成重子(质子、中子等)以及介子(π、K等)的基本单元,而胶子则传递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结合,形成各种核子和介子,或者使它们相互分离,发生衰变等。多年来量子色动力学已经收集了庞大的实验证据。量子色动力学是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即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的一个成功运用,它所对应是非阿贝尔规范群的
S
U
(
3
)
{displaystyle SU(3)}
群,群量子数被称为“颜色”或者“色荷”。每一种夸克有三种颜色,对应着
S
U
(
3
)
{displaystyle SU(3)}
群的基本表示。胶子是强作用力的传播者,有八种,对应着
S
U
(
3
)
{displaystyle SU(3)}
群的伴随表示。这个理论的动力学完全由它的
S
U
(
3
)
{displaystyle SU(3)}
规范对称群决定。量子色动力学享有2种特有的属性:没有已知的相变线分开这两种属性;禁闭是在低能量尺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能量的增加,渐近自由成为主导。静态夸克模型建立之后,在重子质量谱和重子磁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某些由一种夸克组成的粒子的存在,如
Δ
+
+
,
Ω
−
,
Δ
−
{displaystyle Delta ^{++},Omega ^{-},Delta ^{-}}
等,与物理学的基本假设广义泡利原理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家引入了颜色自由度,并且颜色最少有3种。这个时候颜色还只是引入的某种量子数,并没有被认为是动力学自由度。静态夸克模型建立之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各种实验,都没有发现分数电荷的自旋
1
2
{displaystyle {frac {1}{2}}}
的夸克存在,物理学家被迫接受了夸克是禁闭在强子内部的现实。然而,美国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在七十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的轻强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发现强子的结构函数具有比约肯无标度性(Bjorken Scaling)。为解释这个令人惊奇的结果,费曼由此提出了部分子模型,假设强子是由一簇自由的没有相互作用的部分子组成的,就可以自然的解释比约肯无标度性(Bjorken Scaling)。更细致的研究确认了部分子的自旋为
1
2
{displaystyle {frac {1}{2}}}
,并且具有分数电荷。部分子模型和静态夸克模型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两个模型对强子结构的描述有严重的冲突,具体来讲就是夸克禁闭与部分子无相互作用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要等到渐近自由的发现。格娄斯,韦尔切克和休·波利策的计算表明,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中夸克相互作用强度随能标的增加而减弱,部分子模型的成功正预示着存在
S
U
(
N
)
{displaystyle SU(N)}
的规范相互作用,N自然的就解释为原先夸克模型中引入的新自由度--颜色。理论上,量子色动力学通过色荷定义局部对称性的SU(3)规范群的杨-米尔斯理论.拉氏密度为其中在反应过程有一个大的能标的时候,量子色动力学耦合常数
α
s
{displaystyle alpha _{s}}
小于1,可以将反应截面展开为
α
s
{displaystyle alpha _{s}}
的幂级数,这种处理量子色动力学的方法叫做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首先被应用到轻子强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计算轻子部分子散射过程的高阶修正,成功解释了比约肯无标度性(Bjorken Scaling)因为能标的变化导致的微小破坏。这坚定了物理学家的信心,相信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正确理论。70到80年代微扰量子色动力学推广到其他各种高能反应过程,如
e
+
e
−
{displaystyle e^{+}e^{-}}
产生强子的反应,强子强子对撞产生双轻子过程,以及强子强子对撞产生大横动量强子的过程,所得结果与实验在许多个数量级的层次上是符合的。理论方面,微扰量子色动力学也有许多新的成果。为处理高阶修正
α
s
n
{displaystyle alpha _{s}^{n}}
产生的发散(也就是高阶修正在某些情况下趋近于无穷大),人们发展了QCD因子化定理,将发散吸收到普适的部分子分布函数或者部分子碎裂函数中。人们利用计算机和符号计算软件,将微扰量子色动力学推进到3圈的精度,也就是
α
s
3
{displaystyle alpha _{s}^{3}}
的修正。计算到这个精度,需要处理几万甚至几十万个费曼图,需要用高性能计算机,更重要的是高效率高智能的符号计算软件。这方面的进展,是人类通过机器扩展自己能力极限的惊人之作。在低能标下,强相互作用强度很强,微扰方法就失效了,迄今还没有切实有效的解析方法可以处理,而最为常见有效的还是通过肯尼斯·威尔逊等人提出的格点场论(英语:Lattice QCD)进行数值模拟来求解。
相关
- AAAD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英语: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EC 4.1.1.28;同义词:多巴脱羧酶、色氨酸脱羧酶、5-羟色氨酸脱羧酶、AAAD)是一个裂合酶。EC 1.1/2/3/4/5/6/7/8/9
- 儿童照顾儿童照顾(Child care)也称为儿童看护、育儿或是托儿,是指照顾一名或多名儿童,儿童年龄一般在是六个月到十三岁之间。一般是指由日托中心、保姆或是其他人照顾儿童的行为或是技能
- Homo人属(学名:Homo)是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现代人即智人是其唯一幸存的物种。然而,有一些学者认为,依DNA的差异性而言,黑猩猩属和人属,在生物学分类上,实在应该归为同
- 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法(德语:Effektive Klimaklassifikation,意为“有效气候分类法”),最被广泛被使用的气候分类法,由德国气候学家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所发展出来的气候分类法,1918年
- 间断平衡间断平衡(英语:Punctuated equilibrium)是一个演化生物学理论。此理论认为行有性生殖的物种可在某一段时间中,经历相对传统观念而言较为快速的物种形成过程,之后又经历一段长时间
- 流亡政府卡宾达共和国(宾达语:Kilansi kia Kabinda、法语:République du Kabinda)是目前未被承认的卡宾达省(目前是安哥拉一部分)分离政府采用的名称。卡宾达是位于中部非洲西部的地区,面
- 4c–2e四中心两电子键是指当四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时的成键情况。因为在一般化学键中,都是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所以此类的成键很不寻常,主要集中在部分原子簇化合物中。例如B6H7−
- 弗雷德里克·巴特莱特弗雷德里克·巴特莱特爵士(英语:Sir 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1886年10月20日-1969年9月30日),英国心理学家,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从1931年到1951年退休)。1944 年,他和肯尼思·
- 萨拉·罗斯福萨拉·安·德拉诺·罗斯福(Sara Ann Delano Roosevelt,1854年9月21日 - 1941年9月7日),美国德拉诺家族成员,老詹姆斯·罗斯福的妻子,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母亲。出口控制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u/font1.5–3.3 MeV/c2在所有种类的夸克中,上夸克(Up quark)的质量最小,裸质量约为1.8–7000300000000000000♠3.0 MeV/c2。上夸克是第一代夸克, 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带有电荷+2⁄